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莫言巧用小故事阐释“守旧与创新”

2020-12-20 14:05:01
相关推荐

我们经常呼吁重读经典,不仅自己读经典,也呼吁孩子们读经典,这样一种怀古现象也是对现代作品的不满。尽管如此,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杂交稻米的味道,也许不如原来的稻米味道好,就否定杂交水稻一样。

在科技领域需要革命性的思维,文学艺术领域、食品生产领域等,则需要怀旧情绪,甚至复古意识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强晓玲

一直以来,文化和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两种力量,文化是经济的基础和先导。“文艺复兴”开启了欧洲工业革命的道路,“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12月2日,海南博鳌,在1500多位企业家与会的“2019年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在论坛中用人们熟悉的小故事,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守旧与创新”“差异的美”,与众多企业家探寻中国企业文化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守旧与创新

“我不懂科技也不懂企业,但是作为一个小作家我有很多的梦想。我在北京坐车遇到堵车的时候经常梦想,如果有一款汽车,堵车的时候能够飞起来,不堵车的时候在路上跑,该是多么幸福事情啊。”

一开场,莫言就为企业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

莫言说,创新并非改革开放之后才喊出来的“响亮口号”,从特定意义来讲,从先秦甚至更早就已经出现,“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守旧与创新的斗争史”。

“假如当年不烧这些东西现在还要种地吗,不要种地了。”莫言说,哥哥每次在提自己放火点燃的旧字画时,总是后悔不已,那是爷爷替村里一个开烧酒作坊的大地主保存的旧物。

即便这样,莫言仍相信当年依然有很多人冒着巨大的风险,把前人创造的“宝贝”收藏起来。他说,“人是天然的喜欢古老的,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或者说大多数人都有恋旧的天性,这种天性就是人的保守性,当然这是我们在艺术文化范畴领域讨论”。

“上世纪80年代,有一句话,说有一条疯狗名字叫创新,跟着我们屁股后面咬。”莫言说,那时的文学领域里,大家都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这种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因为对当时现实的创作成果、创作理论的不满,也是在我们与国外同行作品进行比较之后产生巨大的压力与刺激”。

回望那个阶段,涌现出一批富有新意的作品,“但更多所谓的创新实际上变成了对外国作品的模仿。”莫言说,那时湖南作家韩少功在海南担任文学主席,引发了“寻根运动”,就是防止盲目崇拜西方,简单地模仿西方,倡导在民间文化里,在浩瀚的古典里挖掘艺术素材。“后来有人把我列入到寻根作家行列,对此我表示非常荣幸跟惭愧,我觉得对寻根文学没有做出什么贡献。”

莫言从三个方面谈了对创新与守旧的看法。

首先,文学创作领域的创新一般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当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高峰阶段,让后来者感到无法超越时,创新的欲望就会产生。这种创新表现在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或者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的诞生。他说:“新的文学形式产生了,并不是旧的文学形式就要消亡。”

唐代“格律诗”达到了高峰,宋词产生后,成了宋代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但格律诗还是有人在写,“文艺形式古老与现代其实可以同时存在一个时空里,并且同样具有很蓬勃的生命力。”

同理,高铁动车组如果没有之前的内燃机车、蒸汽机车的铺垫,也不会有当今的创新成果。

“新与旧不是绝对的,有一些新的东西刚出现的时候大受欢迎,但过上一段时间就会被人抛弃,而旧的东西又会出来引领风尚。”莫言抛出自己第二个观点。

他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中日恢复邦交,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大量的尿素化肥。“日本的尿素化肥比国产好,包装更精致,纸质包装的里面是尼龙布内包,封口用尼龙线封住。国内的包装需要剪刀打开,而日本的封口是两根尼龙线,一拽就开了。尼龙线很完整,我们用作钓鱼线,非常结实。”

他说,日本尿素的尼龙包装袋质量非常好,当时村干部们用尿素化肥袋子染成蓝色、黄色,做成裤子穿在身上飘飘欲仙,非常令人羡慕,但由于印染技术差,遮盖不住袋子上原来的字,做不好,清晰可见“尿素”两个大字,“这样穿着日本尿素化肥袋子的干部,我们称之为‘尿素干部’”。

后来做衣服流行一种叫“凡立丁”的新面料,拥有这个面料做成的裤子成了当时农村青年最高的梦想。“凡立丁”之后流行“的确良”,如果一个农村青年能够穿上这样一件衣服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而现在流行的是纯棉制品,“几百年前我们就开始穿了,当年穿‘的确良’‘凡立丁’的时候,我们知道纯棉的衣服最土气,而今天‘的确良’‘凡立丁’找不到了,纯棉已经变成了时尚,所以说新和旧有时候是轮回的。”

“每次来海南岛,都会想起曾经发生的一件事情。”莫言回忆,当时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每到冬天,县里就会从每个村里抽调一个壮劳力,组成队伍到海南岛配种高粱,第二年回北方再种。“在海南种出的高粱产量高、品质差,连猪、鸡都不爱吃,后来这个配种高粱慢慢也不再种植了。”

说到创新动力,莫言说,粮食大幅度增产,除了大量使用肥料、农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良种,以及各种各样的药物、饲料,刺激家禽快速生长繁殖。过去养大一只鸡需要半年,现在20多天就长大了,甚至更短时间。

“创新的目标就是要生产既环保又健康的产品,比如长得又快、味道又好、对人体无害的禽、蛋、肉、鱼等。比如,老祖母煮的鸡蛋的味道,母亲蒸的馒头的味道,看上去是怀旧,实际上是对创新成果的不满。”

“我们经常呼吁重读经典,不仅自己读经典,也呼吁孩子们读经典,这样一种怀古现象也是对现代作品的不满。尽管如此,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杂交稻米的味道,也许不如原来的稻米味道好,就否定杂交水稻一样。”莫言道。

关于“旧”中寻找创新的灵感跟素材,莫言说,“屠呦呦的青蒿素就是从旧里面找新的典型范例,我本人的小说创作更是从古老的经典和民间传说里面获得了许多灵感跟素材。”

莫言说,科技上常有革命性的创新。文学领域与人的情感的关联性决定了它创新的不彻底性,“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况经常出现,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况更会出现。在科技领域需要革命性的思维,文学艺术领域、食品生产领域等,则需要怀旧情绪,甚至复古意识。

“文学无论如何创新,如果与人的情感命运无关,也就没有意义了。”他说,比如茅台酒无论如何创新,如果那迷人的酱香味没了,茅台酒也就不是茅台酒了。

“迷人的不仅仅酱香味,各种香气都有入迷者,能不能酿造勾兑出一个新的香型并让人入迷?几百年后我们也将成为古人,我们的创造成果也将成为古迹。能否成为典范,我们现在谁也不知道。”

差异就是美

“昨天出发时,北京雪压树枝,来到海南,温暖如春。美就是在对比和差异当中产生,差异就是美。”

论坛上,莫言同时提出,无论是狭义的文化,还是广义的,包括企业文化、影视文化的种种文化,都有一种共通性需要坚持,要保持突出差异性。保持差异是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他说,“要牢记差异、保持差异、突出差异、发展差异,才可能使文化产品创造和保持高质量发展。”

“文化创造价值,文化能不能赚钱呢?当然文化可以赚钱。但我们的戏剧,我们的很多艺术都是依靠政府补贴才能支撑下去,我们每年排演大量的戏,演三场两场束之高阁。花那么多钱没有产生什么价值,当然也许创造了一些社会价值。”面对当前中国文化市场,莫言坦言,“差的文化不可能赚钱,好的文化肯定可以赚钱,能不能赚钱不是弘扬一个文化的唯一标准,但起码是重要标准”。

以伦敦西区剧院为例,莫言曾在伦敦西区看过两场歌剧——雨果的《悲惨世界》。2009年第一场,2019年第二场,时隔十年,戏依然每天上演,剧场已成《悲惨世界》专有剧场。座椅已经破烂,依然一票难求,据说演出已达9000场次,且每场座无虚席,有时候甚至一天演两场。“这样的演出盛况和票房自然要赚大钱,我们到伦敦西区看过很多演出,歌剧、话剧、舞剧,同样一票难求。西方这些国家,舞台艺术是赚钱的。”

莫言接着讲起自己在日本观看“宝冢歌剧团”演出的所见。

“宝冢歌剧团”是有着105年历史的古老剧院,百多年来一直坚持演出,不仅仅在日本有大量粉丝,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有粉丝。剧院的演出剧目内容丰富,有西方的歌剧,也有日本传统戏剧。角色无论男女老少,均由年轻貌美的女演员扮演,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

“我们看了五场演出,每一次去举目所见都是女性,偶尔看到有几个老人或几个年轻人陪同过来看戏。演出结束后,哪怕外面冰天雪地,或是风暴雷鸣,成百上千的粉丝都会围着围巾或戴着标识在剧院门外等待他们心目当中的偶像。”

宝冢在东京、神户有两个演出场地,座位均是3000多个,每一次观众都是座无虚席。“我们好几次高价买退票才可以看到,这样的演出当然是赚钱的,坚持一百多年,赔钱肯定早不干了。”莫言说,宝冢的经验中国“不能复制,但可以借鉴”。

莫言认为,日本传统的歌舞伎,是与中国京剧相似的剧种。观众主要由老年群体构成,很多人穿着盛装非常隆重来看演出。有时一场演出三个半小时,中间休息两场,中午观众还会在剧场里面吃饭。

“在日本,现代的宝冢,传统的歌舞伎,不但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很好的文化价值。”莫言说,中国人对艺术的爱好,从来不弱于任何一个国家,“关键要看拿什么样的东西给观众”。

“我搞文学创作,写小说,偶尔也写戏剧。任何艺术当中都有一种共通性,与人的情感相关。”他说,“文学艺术能够通过翻译感动外国的读者,因为这种共通性。文学作品以人作为最终描写对象,写人的情感,人的命运,这样的共通性不仅文学要保持,所有艺术品种都要保持,坚守文学艺术的共通性,然后发展、突出、保护文学艺术的差异性或者说特殊性”。

莫言强调,没有差异就没有比较,没有差异就没有艺术。“在经济、文化领域,保护差异也是提高我们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暑假日记英语作文 敬畏作文 平凡的作文 初二作文辅导 互相关爱的作文300字 我是小小啄木鸟作文 美是到处都有的作文 初一语文月考作文 初秋的风作文 鹅鼻嘴公园作文 写博物馆的作文 不期而遇的幸福作文 动物性格的作文 第一次受打击作文600字 原来如此的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题 开心的那一刻作文 儿童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什么了不起的作文 打枣作文200字 关于心态的作文800字 难以忘记的一件事作文 盼雪作文 互相关爱作文 有关于阅读的作文 成功的背后作文 关于天目湖的作文 小小发明家作文 自知之明的作文 我的收获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