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物志:读鲁迅老舍的澳大利亚作家周思:我尊敬中国

2020-12-20 15:50:01
相关推荐

中新社阿德莱德7月2日电 题:读鲁迅老舍的澳大利亚作家周思:我尊敬中国

中新社记者 陶社兰

“我尊敬中国。中国不但改变了我的人生,其许多发展经验对澳大利亚也很重要。”在阿德莱德大学的办公室里,澳大利亚前驻华文化参赞尼古拉斯·周思(Nicholas Jose)用中文告诉中新社记者。他还是知名的澳大利亚当代作家,目前在阿德莱德大学英文系担任创意写作教授。

周思的一生,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曾祖父1891年与妻子一起从悉尼到中国传教,在浙江绍兴、宁波和台州等地生活了近10年。他的祖父1893年生于中国,在江南水乡度过童年。然而生于伦敦、在澳大利亚珀斯和阿德莱德长大的周思,却是在牛津大学读博士的时候,才开始接触中文。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当时正在学习文言文。他告诉我,将来要想做世界公民的话,就应该学习中文。我想想,有道理啊。”周思回忆道。

1978年,周思博士毕业后,在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找到一份教职,刚好学校有中文课程,于是,28岁的他,一边当老师,一边当学生,半工半读学了3年中文。1983年,他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交流学习。

在周思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虽然物质生活还很贫乏,但是民众热情、乐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所在的定福庄,周围都是农田,电力也比较缺乏,常常停电,到处漆黑一片。市民的衣着颜色也很单调,汽车很少,大家都骑自行车。

在北京的学习以及对长江三角洲的考察,让周思感觉到贫穷中的中国正在酝酿着变化。他相信,未来中国一定会与澳大利亚、与世界建立许多联系。他决定重返中国。

3年后,周思又一次回到中国,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教书。和普通民众一样,骑着自行车去买东西。他的中文提高了很多,可以和农贸市场的小贩讨价还价。相比第一次到北京,西餐也多了。那年冬天,友谊宾馆院子里,不知从哪跑来一只火鸡。当时那里住着许多外国专家,大家都跑出来在雪地里想抓住它。结果它还是跑掉了,没有成为圣诞节的大餐。

谈起这些往事,周思表现出一个文人的真诚、有趣、儒雅、热情。大学时代,他就开始写小说,1980年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86年,中国的《外国文学》月刊还发表了他的两篇短篇小说。作家的身份,让他在申请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的职位时多了重要的砝码,也让他在从事两国文化交流的工作中如鱼得水。

周思说,国与国之间要做到相互了解,文化交流必不可少。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文化、学术是两国关系坚实的基础。

在担任文化参赞的3年里,周思邀请中国的京剧团、话剧团及一些音乐家赴澳大利亚演出,也将澳大利亚的版画、当代美术组织到北京展览,还促成了两国国家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互访。

1990年,卸任后回到悉尼的周思潜心写作。在他已经出版的7部长篇小说中,4部(《长安大街》《黑玫瑰》《红线》《本来面目》)和中国文化、历史、现实生活有关。他认为,要了解中国,必须看中国文学作品。他读鲁迅、老舍、沈从文、莫言,特别喜欢余华的《活着》。他从书架上找出张爱玲、刘慈欣的作品英译本,笑言“这是我的家产”。

周思告诉记者,他的一本有关中国的文化散文集Chinese Whispers(《细语中国》)正在翻译成中文。事实上,为了扩大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他也一直关心、支持把中国的文学作品介绍到世界,他自己也翻译过中国作家的作品。去年11月,他去成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这种开放的形态令他感慨。相距25年,成都的变化也让他吃惊。

“这些年,我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我们一起为促进澳中两国的交流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我感谢中国。”周思说。(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亲情类 作文 初心 爱上阅读作文 19年作文 作文提纲范例大全13篇 中考的作文 激烈的足球比赛作文 冬天里的故事作文 教师节英语作文初中 写我的爸爸的作文 黄姚古镇作文 观察的作文200字 运动会作文儿 相信美好作文 我喜欢吃鱼作文 我被妈妈感动了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400字 风景作文600字初中 温暖作文400字五年级 生活需要作文500字 口语交际作文100字 写一篇水果作文 550字作文大全 大自然的奇妙作文300字 四年级作文评语大全 作文某某我想对你说 运动会200米作文 珍爱时间作文 看菊展作文 勇往直前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