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辛弃疾老舍张爱玲:名人效应助力城市“出圈”

2020-12-20 16:15:01
相关推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九龙

一代又一代的名人来了又去,在城市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影子,城市也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城市惦念着远去的故人,故人也在影响着他们生活过的地方。

从2000年开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便关注城市文化话题,最近他的《想象都市》《记忆北京》出版。在他看来,有城而无人,那是不可想象的。

辛弃疾朋友圈火爆,名人传递正能量

最近,很多济南市民被一条“加入辛弃疾朋友圈”的小程序刷了屏。上线两天,小程序的点击量已有约40万,这个数字接近济南市高新区的常住人口。

今年是济南历史文化名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诞辰880周年,济南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除了小程序外,还有“济南二安”诗词京剧演唱会、主题书画作品展、研讨会等,给这位老乡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生日。

辛弃疾的名人效应还在不断放大。位于小清河济南港南侧,投资220亿元、占地5平方公里的“稼轩文旅城”马上开工建设。即将进驻济南的“开心麻花”启动了辛弃疾舞台剧的创编,这部剧将成为“开心麻花”带给山东观众的“见面礼”。济西湿地也计划打造“二安故里”相关场景,让游客既可以感受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的柔情,也能找到辛弃疾“策马扬鞭”的豪放。

诸如此类的文化产业尝试,正变得越来越多。正如陈平原所说,人文的东西,需要不断地去讲述、辨析、阐释。“基于沟通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口头传说与书面记载、历史地理与文学想象,在某种程度上重现三百年、八百年乃至千年古都风韵的设想。”

所有古老的城市,都是经历岁月成长演变的产物。它们饱经战争的创伤,蕴含历史的积淀。名人的存在,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不仅仅是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更不仅仅是一种旅游资源。名人的存在,昭示了一座城市文化的厚度与精神的深度。

名人身上所携带的正能量,往往影响着所在城市的品格。过去,老百姓们普遍有为当地名人建祠、修庙、立碑、写传的传统,纪念名人的光辉人生,感恩名人对家乡、对社会的卓越贡献,激励后人学习名人、延续成功之路。

关公故里山西运城,家家老百姓张贴关公门神、供奉关公神祗、编演关公戏曲,忠义仁勇、崇和尚德的关公精神成为当地风尚,锻造了晋商传奇。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文风昌盛、文教发达,历史上仅状元就产生了7位,整座城都被儒家文化所滋养着。

名人的存在,还直接助长城市的名气。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原本并不是一流的风景名胜,其规模与名气皆不显赫,但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及崔颢的《黄鹤楼》而闻名遐迩,慕名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不计其数。成都杜甫草堂,原本不过是一间破草房,由于诗圣杜甫的高知名度而千古流芳,成为国人心中的文学圣地。

老舍的胡同四合院,张爱玲的咖啡馆

王府井附近的丰富胡同是北京一个普通的胡同,因为有老舍的故居“丹柿小院”,变得不再普通。

作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写了一辈子北京”的京派文学代表人物,老舍对北京城有独特的文化体验,在许多作品中妙笔写过京味文化。

丰富胡同19号是座朴实无华的二进三合小院。影影绰绰的树枝光影洒落在青石地面上,青砖灰瓦红门廊的庭院淡然而不寂寥,老舍先生亲手栽下的两棵柿子树依然繁茂如昔。

院子西侧用小耳房改造的小书房,是《龙须沟》《茶馆》这些中国话剧史上经典剧目的诞生之地。这些作品,给北京这座城市树立了一座后人难以企及的文学纪念碑。

某种意义上讲,只有真正走进这样的老北京四合院,身临其境地感受四合院典雅宁静的建筑文化魅力,才能体会和想象夏日小院内“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风景,读懂作家,读懂北京。

在北京,漫步什刹海周边,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名人故居:如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马海德故居、张之洞故居、张伯驹故居……一位名人,就是一本书;一座故居,就是一段历史。走在这样的街区,历史仿佛有了清晰的触感,城市也因有这些名人故居而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气息。

可见,真正的文化名城,其文化情调不是用现代材料工艺堆砌起来的布景化的假古董,而是自然而然、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在城市的角落里。正因为如此,陈平原主张在“建设”“经营”“打造”城市之外,还要学会“养育”城市。

陈平原认为,“打造”这个词,未免过高估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才,一方水土创造一方文化,同样的道理,一方水土也培植一方名城。“人需要养育,城也需要养育,包括体贴、呵护与扶持。”

“养育”是需要用心用情的。位于上海静安区常德路195号的常德公寓,原名爱林登公寓,始建于1933年,建成于1936年,作家张爱玲曾在这座公寓里生活过6年多时间。在这座公寓里,张爱玲完成了《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封锁》等重要作品。

2008年,当地对这座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修缮复原工程。修缮坚持“修旧留旧”,除了外墙的颜色,楼内的陈设也极力恢复成老样子,其钢窗、阳台、灯罩恢复到了70年前的状态,消防龙头、门把手和信箱等老物件得到了完全保留。

修缮复原完成后,当地政府对底楼原有商户进行了搬迁,引进实体书店“千彩书坊”,对老房子进行“活态保护”。

相传,张爱玲曾在常德公寓楼下边喝咖啡边写作。受此影响,“千彩书坊”,采取了“书+咖啡”的运营模式,定位“有咖啡香的书店”。推开书店窄门,墙上一幅张爱玲的油画像和整面书墙道出了书店的主题与特色。红棕色的老式桌椅、泛黄的碎花壁纸、播放着《天涯歌女》的老式留声机,让人仿佛回到了张爱玲生活的年代。

而今,这里还是文艺名人演讲、签售新书或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文化场所,成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

如果单看物质,这样的名人故居或许并不珍贵。它们大多普普通通,看似平常,甚至狭小简陋,但是,它们却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笔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名人小镇旅游旺,资源保护第一位

名人是历史沿袭下来稀缺的香饽饽,围绕名人文化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区域新兴产业,提升城市品牌,在世界上不乏成功范例。

在莫扎特故里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诞生地、莫扎特音乐学院、莫扎特广场、莫扎特博物馆、莫扎特纪念铜像等莫扎特元素随处可见。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与丰富多彩的莫扎特文化浑然一体,使之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明保护区。旅游业每年创造的财富,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

芬兰旅游局制定了“圣诞老人故乡计划”。1985年在罗瓦涅米市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圣诞老人村”,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圣诞老人文化产业”,每年有100多万游客到访。

在国内,各地也早早打起了名人牌。纪晓岚故里河北沧县开发了占地100余亩的纪晓岚文化园;汉中城固县有张骞墓,每年这里会举办一次张骞文化艺术节;湘潭市已连续举办了四届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

不过,较为普遍的情况是,搞活动虽然考虑到了名人效应,但较为分散,对当地的发展影响甚微。

有些地方对名人资源无序开发,还滋生出一批服务水平低、竞争力差、布局不合理的景区和企业,造成资源浪费。例如,某地“梁祝故里”景区,除了一座“梁祝故里”牌坊、一条通往“梁祝墓遗址”的道路与两座墓周围一些景观树,再无其他旅游项目。如今只能半途而废,几千万投资打了水漂。

更有甚者,是一些地方争夺名人吵得不可开交,引发乱象。李白故里之争、李自成生死地之争、大禹出生地之争、梁祝原发地之争、诸葛亮躬耕地之争、屈原族别之争、杜康之争……甚至发生了“一个花木兰五地争抢”的局面。

早在2010年,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就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对名人故里、故居或文化遗址的开发利用合理适度,这实际上是希望各地不要盲目争抢名人资源。

陈平原认为,呵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命脉,做好了会有经济效益;但不能反过来思考,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选择性地“扶持文化事业”。有些城市记忆对于当地人来说很重要,但不见得能转化为旅游资源。

在他看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生命,都有其历史文化命脉,必须努力理解并适应它,再略作调整与发挥。“千百年留下来的东西,大有深意,但都很脆弱,必须小心呵护。”

在全球文化产业更追求唯一性、独特性、品质化的大背景下,名人是其故里最具差异化优势的独特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一样不可再生,因而粗制滥造只会破坏名人文化。有时候,宁可步子慢一点。

欧洲城市保护名人故居的通行方式,大都实行原真性保护策略,不搞大规模修复,强调保护故居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采取以不改变现有用途、实物保护与设立标牌为主,以建立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图片、影像和手稿原件等实物陈列为辅的模式。

走在伦敦的街头小巷,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屋门口,镶着一块直径约一尺的圆形陶瓷蓝牌。蓝牌上的文字,记载着此间老屋某年至某年曾住过的名人情况。老屋的认定,由伦敦文物遗产委员会下设的“蓝牌委员会”负责。

从1867年开始,第一块蓝牌挂在拜伦故居门口。故居老屋一经挂上蓝牌,便成为“英国遗产”,受到法律保护。在伦敦,这些挂蓝牌的故居多数并未被辟为博物馆或纪念馆,但按照相关法律要求,不得随意改变其原状,更不能拆除,并且定期会得到合理修缮。

对很多名人故里来说,名人的文化符号意义多于文化产业价值。如今,很多开发创意、思路还停留在经济上,而忽略了人文的关怀。这需要政府与社会形成普遍共识,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投资与消费、长期与短期、规划与建设等多方面的矛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中亲情作文600字叙事 介绍徐州家乡的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500字 关于伤心的作文600字 带着希望出发作文 细节见人品作文 我的小台灯作文 被忽略的爱作文 小学开学第一天作文 怎样学习英语的英语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 你是我的太阳满分作文 毕业了作文600字 关于诚信友善的作文 难忘的教诲作文 保护大熊猫的英语作文 以看见为题目的作文 美丽安徽作文 我喜欢中秋节作文 作文小事不小400字 美丽的什么作文600字 描写天门山景色的作文 那件事真让我什么作文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作文 享受友谊作文500字 观察食物的作文 学骑车作文400字 爱国是一种责任作文 吃亏是福的作文 走出困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