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马豹子:变魔术“变”出好日子

2020-12-21 01:25:01
相关推荐

核心提示:一个资源贫乏的传统魔术村如何实现逆袭?一个“变”字,道出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的“独门秘籍”。十几年来,马豹子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求变求新,在把“小魔术”做成大产业的路上奔跑,带领着乡亲们奔出了好日子。

2019年4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正在该村的苗圃基地进行网络直播,向网友推荐大黄村的美景。(马豹子供图)

变魔术能“变”出真金白银吗?在大黄村,能!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是闻名全国的魔术之乡,赵庄镇大黄村是宝丰魔术的发源地。以前,大黄村的村民多以外出表演魔术为生,常年奔波只能换来一家老小勉强温饱。村民们住的是简陋破旧的土坯房,走的是坑洼不平的泥土路。一提起大黄村,总是与“落后”挂钩。

在大黄村土生土长的马豹子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从19岁组建魔术团,不畏艰难闯出一片市场,到直面冲击推出“魔术+”新营销模式,让当地魔术表演“起死回生”;从回乡担任村支书带领大家建起小商品批发市场、流转2000多亩土地种植花卉苗木发展旅游业,再到如今紧跟潮流发展“互联网+”经济……瞅准时机、乘势而上,面对一个个“不可能”,马豹子用“变”一一破解,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传奇”。

如今的大黄村,乡村别墅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小商品批发市场红红火火,千亩苗圃基地美不胜收。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将腰包填得越来越鼓,人均年收入由曾经的不足6000元猛涨到约3.7万元。大黄村把“贫困”“落后”的帽子甩得远远的,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出身农村,扎根农村,不忘农村。从魔术团团长到村支书,再到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马豹子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求变求新,在把“小魔术”做成大产业的路上奔跑,带领着乡亲们奔出了好日子。

村里最年轻的魔术团团长:专走别人不敢走的路

大黄村的魔术演艺传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在这里,老人小孩都会变魔术,家家户户靠外出表演魔术为生。

马豹子的家也不例外。马豹子在家里排行老四,上面的三个哥哥都变得一手好魔术。马豹子中学毕业后,父母找了个师父教他魔术,希望他像村里大多数人一样“掌握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手艺”。

认真跟着师父学了一年,马豹子却总是不得要领。深知自己没有天赋,不是表演魔术的“那块料”,马豹子决定变个思路——不当演员当团长!

那一年是1991年,马豹子19岁。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时,大家都觉得他异想天开:村里几十个团长年累月在外奔波,不挣钱的占多数。你一个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子,竟然想当团长?!但马豹子一再坚持,父母拗不过他,也就同意了。

组团需要钱。钱从哪来?

“小时候家里穷,一家八口住草房,一起风呼呼地响,特怕房子散了架。”马豹子回忆说,那时吃不饱饭、穿破洞裤子,是经常的事。想要买笔和本、交学费,得自己挑麦麸皮去集市上卖。当时,村里多数人家的情况与马豹子家相似。

家里除了一座老宅、几亩田地,就只有几头猪牛。说服父母,马豹子把家里的猪和牛卖了出去,“几乎赔上全家积蓄”凑钱买了一批表演设备,组建了一个9人魔术团。

团组好了,去哪表演?

按照当地传统,各个魔术团主要在河南周边省市的乡村开展表演。“山高路远”的云贵川,没人敢去。

“只有别人都不去的地方才能赚钱。”认准这条路,马豹子第一站就带着魔术团去了云南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艰难地把人、设备安全运到后,马豹子兜里就剩15块钱了。怕人心涣散,他没敢将实情告诉团员,用所剩不多的钱给大家买了顿饭。“如果第一场演出没人看,所有人都得饿肚子,当时压力特别大。”马豹子告诉记者。

幸运的是,第一场演出非常成功。5毛钱一张的门票卖出去了一千多张,共卖了736块钱。在马豹子心中,“这个数字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此后,马豹子的魔术团在多地掀起了观看魔术表演的热潮。

暗地里,团员们总是叫马豹子“魔鬼团长”:“要求特别严格,没有一天睡过懒觉,完全是军事化管理!”但在大家心中,他又是公正无私、有担当的“暖心团长”:“赚的钱都是大家分红,他从不多拿。”“一天在山里表演,结束后下起了大雨,睡觉的地儿不够,他就让大家睡屋里,自己睡在门外房檐下。”“有一次走盘山路,大巴引擎气温过高着火,他第一个冲上前去灭火”……

凭借独到的眼光、惊人的勇气与毅力,马豹子带着自己的魔术团走遍全国,魔术团也逐渐从9人小团一步步扩展至200多人的大团,增加了杂技、歌舞等表演项目。马豹子的魔术团大获成功,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流行团”。宝丰县的很多魔术团纷纷效仿他的做法,收入一下子拉高一截,当地魔术产业再度迎来繁荣。

2020年3月,马豹子(左一)鼓励图书批发市场商户复工复产。摄影/文守亚

直面冲击找出路,不卖门票卖商品

2003年,电视、网络迅速普及开来。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收看各类节目,这给以卖门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魔术表演造成了巨大冲击。

“大团缩成小团,小团半路散伙。”整个行业面临生存危机,马豹子的魔术团也亏损严重。“当时连场地费都付不起,村里不少年轻人都放弃魔术表演,改行去大城市打工。甚至有人一把火烧了道具,说这辈子再也不干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马豹子满脸苦涩。老艺人们想不通,难道千百年传下来的饭碗,就这么给砸了?

“时代变了,魔术不变,能中?”多年带团的经验让马豹子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干什么,要有人气。于是,他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免费表演魔术,不卖门票卖商品。

对此,很多人表示质疑:“卖门票还赔钱,免费演出难道要让团员喝西北风?”“我们是表演魔术的,在台上卖东西,心里接受不了。”“大家顶多看个热闹,怎么可能会买东西?”但马豹子坚持要“试一试”。

2007年,马豹子从浙江批发来满满一车无烟炒锅,在云南一个小村子开始了第一场“不卖门票卖炒锅”的魔术表演。听说有免费表演可看,乡亲们纷纷跑来捧场。但由于经验不足,当天只卖出去几口锅。之后,马豹子的魔术团一边表演,一边创新形式和销售方法,渐渐卖出十几口、几十口、上百口锅……这些物美价廉的炒锅深受观众欢迎,销售场面越来越火爆。

试水成功后,马豹子将经营品种扩大,从香皂、毛巾等日用品到剃须刀、电饭锅类的小家电,只要是老百姓生活所需,他都摆上了魔术表演的舞台。“魔术演艺+销售”模式迅速风靡宝丰县,几乎成了当地所有魔术团的经营模式。

“国南门,国北门,到处都有咱大黄人。”从三亚到漠河,各地都能看到大黄村的魔术表演流动车辆。“魔术+”新营销模式使传统魔术演艺巧妙地与商品销售相融合,拉长了魔术文化产业链条,促进魔术文化产业转型。当地魔术表演行业“起死回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马豹子(右)与大黄村一家经营布艺批发的商户交谈。摄影/新华社记者 朱祥

“一人富不算富,村民全富才幸福”

2009年,37岁的马豹子身份有了新的变化。这一年,他放弃如火如荼的演艺事业,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村支书的工资每个月只有200元左右。“为啥放弃外面赚钱的大生意,回来干这吃力不讨好的营生?”村民纷纷猜测,马豹子回来顶多干个一年半载,肯定待不住还要回去做生意。

“一人富不算富,村民全富才幸福。”面对身边人的不理解,马豹子道出了自己的初心,“在外闯荡,生意再好也只是生意。带领全村乡亲共同致富,这才是事业。”

随着“魔术+”新营销模式的推广,大黄村及周边满载各种小商品的流动魔术表演车奔走于全国各地,乡亲们陆续赚到了钱。但由于当时通讯、物流并不发达,大家每年都要往返几次义乌等地进货,“既耽误时间又浪费钱”。

由此,马豹子又冒出一个新点子:“与其分散从各地进货,不如打造大黄村自己的批发市场,再将商品通过面包车销售出去。”但是,大黄村地处偏僻,离县城远,又没有自然资源,哪里会有人来投资建市场?

“当时想着农村能有多大前景?几年后可能就没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了,毕竟是真金白银投到里面了。”投资人姚江涛的担忧,代表着多数投资人的顾虑。但马豹子很快说服了投资人:“小商品批发市场哪里都可以建,但在大黄村建批发市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任何地方都无法复制这里的‘魔术+’新营销模式。”

经过不懈努力,2012年,大黄小微企业园建成。第二年,马豹子又助推建成大黄文化产业园区。据统计,目前在两个园区内的企业近300家,拥有棉纺化纤、小玩具制作、相框加工等大中型工厂十余家,形成了图书、相框、日用品和床上用品四大市场,制造和销售的产品达几千种,年创收15.6亿元,辐射带动周边3.7万台面包车、2800台流动舞台车、13万人就业。十几年间,大黄村人均年收入由不足6000元猛涨到约3.7万元。

此外,通过招商引资,大黄村2000多亩土地整体流转,大力发展园林花卉、药材种植和观光农业。村民们真真正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2016年,大黄村成立了宝丰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马豹子多方奔走,给那些想创业但缺乏资金的农民工及贫困户做担保,帮他们申请银行贷款。大黄村还与87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将脱贫致富的经验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的人一起富起来。

今年,瞅准互联网直播商机,大黄村又建立了新零售网红孵化基地,通过电商直播把村里的小商品销往更远的地方。

马豹子(右一)给村里的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马豹子供图)

“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本”

除了在村里发展产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外,马豹子还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修路就是其中一项。

“村里的路多少年都是土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的,人走路都难。”村民姚彬杰告诉记者,当时大家最迫切的需求就是给村里修路。马豹子一上任村支书,就盯紧修路这件事。经费不够,他就自掏腰包,拿出13万元硬化村里两条500米长的路,用砂石铺垫了7条田间生产路。

还有一件事,马豹子一直挂在心上,那就是村里孩子的教育问题。大黄村小学的教室,是三四十年前盖的柴瓦房,年久失修,墙壁上爬满了大大小小的裂缝。“这样的房子咋能安心让孩子们上学?”2009年至2011年,马豹子拿出73万余元,给村小学建起了两层32间教学楼,为学校购买62套课桌凳和2台电脑。

此外,从2001年开始,马豹子连续19年给全国各地乡村的孩子们赠送书籍和学习用品。在云南、贵州等13个省份,建立起爱心阅览室87个,爱心帮扶行动惠及困难群众及贫困学生3万多人。

2019年12月,马豹子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捐赠图书。图为马豹子(前排右三)与当地师生合影。(马豹子供图)

“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本。”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文化大戏台、留守儿童爱心家园、爱心救助超市……多年来,马豹子不断用自己的积蓄为大黄村增添一个又一个“新景”,让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

2018年,马豹子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此外,他还被授予全国致富榜样、河南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十大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2019年5月,大黄村高标准建成五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通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马豹子任站长。同年7月,“河南省劳动模范马豹子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同时被命名为“河南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基地”,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村民们都说,马豹子当年放弃演艺事业回乡当村支书,看起来“傻”,却实实在在给乡亲们谋出了大福利。现在一提起自己是大黄村人,腰板倍儿硬!

马豹子(左)在春节期间看望村里的老人。(马豹子供图)

如今的大黄村,由资源贫乏的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家家户户住上小别墅,一辆辆物流车奔驰在宽阔的水泥路上,批发市场人流如梭、热闹非凡,来大黄村观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十多年来,马豹子与乡亲们一起,把家乡“变”出了一番新天地。

记者手记

与马豹子交谈,从一个又一个故事中,记者看到了一个有魄力、有担当、有大爱的马豹子。

“变”是马豹子的人生哲学。从不当演员当团长,不畏艰难开辟市场,到不卖门票卖商品,创新推出“魔术+”新营销模式;从力排众议推动大黄村建起批发市场,再到如今发展“互联网+”经济……“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马豹子坚信,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求变求新,才能永葆发展活力,带领乡亲们真正富起来。

不变的是马豹子的初心。“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根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这是采访过程中他反复提及的一句话。在马豹子心中,“让全村人富了更富,让村子美了更美”是最大的梦想。

现在,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马豹子又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村庄借鉴大黄村的致富经验改变穷困面貌,使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策划:王萍、于浩、李小健

记者:王博勋

责编:舒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捕捉幸福作文600字 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 窗外的风景作文600字 成长的快乐作文400字 挠妈妈脚心作文 哈尔滨之旅作文 写景的作文400字左右 写物的作文450字 感悟自然作文600字 找春天作文400字 写人的作文600字初中 介绍自己的家人英语作文 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堆雪人作文600字 消防安全作文400字 作文好词好句摘抄积累 描写乡村美景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450字 我的梦想作文350字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300字 读书感悟作文600字 有关家国情怀的作文 描写春节的英语作文 六下第二单元作文 我能行作文500字 我的乐园作文100字 我的梦想作文450字 关于龙的英语作文 我的未来作文600字 那盏灯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