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水墨山水 诗情画意的宏村 西递

2020-12-21 05:50:01
相关推荐

宏村 呈“牛”型结构布局,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其人工水系独具匠心、堪称一绝。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村口二棵参天古木是牛角,村内九曲十弯的水圳为牛肠,傍泉眼挖凿的月沼称牛胃,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被称为"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从而形成“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

进入景区大门便是 宏村 的牛肚——南湖,站在南湖边一眼望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画卷,湖水平面如镜,湖边的民居粉墙黛瓦,一方荷塘静卧于拱桥边,岸上的绿树摇曳多姿。远峰近宅、绿树小桥跌入湖中。青山绿水,诗情画意让人心都醉了。这里是摄影和绘画的圣地。南湖周围坐着不少美术学院的学生们,他们用手中的画笔一笔一画的认真地描绘着眼前的美景,摄影爱好者们则是长枪短炮的摆着架式咔嚓咔嚓地按着快门!明镜平铺秋水净,粉墙黛瓦入池中。月亮桥边秋荷盖,湖边拍照忙写生。

一只蝉儿附于水草上意外入镜中

老树映衬着千年古居,暗喻着生机勃发。

黑白色照片是否更有苍桑感和历史厚重感?事实上, 宏村 的历史渊源流长,初建于南宋 绍兴 年间,距近已900多年历史。

黑白色也无法掩饰你的秀美。

月沼是利用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水塘,作为“牛胃”;据说永乐年间开挖月沼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76世祖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最终,月沼成为“半个月亮爬上来”。现在从美学角度上看,形态的月沼更美。牛胃完工后紧接着就是水圳即牛肠的施工。直到明万历年间才完成南湖即牛肚的工程。整个牛型村落的建造历时130余年。

月沼水清似碧,恬静温婉,安若明镜,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人们三三两两聊天说笑,湖边时有妇女在涮洗衣物,孩儿们在嘻戏打闹,生活场景就好似一幅 中国 民俗画。

倒影韵映着岁月、倒影彰显着优美、倒影泛含着诗韵。真心喜欢月沼。

宏村 的水圳是独特的人工水系工程的一部分,全长1300米,引西流之水入村庄,南转东出,绕家穿户贯通流畅,这就是“牛肠”。沿途建有踏石,供浣衣、灌园之用。牛肠被导入两旁的民居,穿庭入院,浇灌着庭院内的花木果蔬,长年流水不腐。

宏村 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全村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140余幢,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树人堂等。

南湖书院建于1814年嘉庆年间。又称以文家塾。古 徽州 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曾任清政府内阁中书,民国时驻英、日公使,代总理大臣的汪大燮,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小鹃等学者,都是在这里启蒙的。

书院内有一幅唐伯虎

庐山

最初建造 宏村 的是汪姓家族,后在外做官,积蓄大量的资金财富,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历时百余年, 宏村 逐渐形成了以血缘、地缘关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集落。汪氏宗祠又叫乐叙堂是村里唯一的明代建筑。也是 宏村 唯一的祠堂。

叙乐堂内,供奉着先祖们的画像。天下汪氏一家亲,这里可能刚开过汪氏寻宗大会,悬挂着的横幅还是新的。

祠堂内供有朱子家训: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之。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古人所训乃我现代人明鉴。

“千 金门 楼,四两屋”,门楼既彰显着厚重的 徽州 文化,也是富商官贾们的面子工程。叙乐堂的门楼十分精美,历经沧桑仍然彰显着高大上的品质。

承志堂建于清 咸丰 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住宅。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

承志堂的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工艺精细、层次繁复、精雕细镂、飞金重彩,人物生动,以雕叙事,极具观赏性。

福字上面是木雕“百子闹元宵”一笔一刻,栩栩如生,表达了多子多福的美好诉求,精美至极。

层层木雕花门从视觉上拉长了长廊距离,给人幽深空灵的感觉。

树人堂建于同治年间1862年,树人堂为“百业须精,儿孙当教”之意。

导游介绍说这种高门楼,门两侧墙壁呈八字外撇“八字门楼”,也是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充分显示了主人在此的显赫权势和地位。

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工匠们用手中的刻刀讲述着自己和他人的故事。

石刻户对。

村里的高墙深巷亦如牛肠,蜿蜒幽深。墙上绿藤悬垂,与大红灯笼交相辉映,葱翠嫣红。

清澈的水流沿着巷道旁的牛肠汩汩流淌,伴随着我们走过的每条小巷。

巷道内的住户,门口有取水口。

村口处的桥,也是牛腿之一。

宏村 村口有两棵树龄500多年的古树,有分叉粗壮一些的这棵叫红杨树,学名叫枫杨,笔直的那颗叫银杏树,也叫百果树。这两棵树就是牛形村的两个牛角,也是 宏村 的风水树,也是吉祥的象征。村中办喜事,新娘的花桥要绕着紅杨树一大圏,寓意百年好合、洪福齐天。高寿老翁办丧事,绕百果树一大圈,寓意子孙满堂、高福高寿。

古树参天,苍翠欲滴,青藤盘绕,游客坐在 大树 下,树上禽鸟啾啾,蝉儿鸣鸣,犹如在听一首大自然的圆舞曲。

宏村 被称为 中国 画里乡村,真真切切,走进千年岁月洗礼的 宏村 犹如在美丽画中游览,让每位观光者饱览醉人的美景,流连忘返!

8:40进入景区,11点出景区,总共2小时20分钟。之后我们乘车赶往 西递 。

桃花源里人家——西递

宏村 和 西递 同是2000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5A景区,是 安徽 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大多数游客都是二选一,看其中一个古村落。而且更愿意选择前者,客栈老板也认为看看 宏村就可以了, 西递 大同 小异。但老冯坚持要去 西递 ,好吧,反正还有一下午时间。

宏村 到 西递 16.5公里,也就20多分钟的车程。11:30我们便到达 西递 景区门口,因谢老板与 西递 这边不熟,无法买团体票,全价票104元。据说网上买票享受团队价94元,但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出票。

西递 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西递 称为桃花源里人家,是因为它具有世外 桃源 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

进入 西递 景区映入眼中的是一池碧水,这就是明经湖。比起 宏村 南湖和月沼的惊艳,明经湖只能用淡雅来形容。

七哲祠,是 西递 胡氏子孙,为纪念在宋元时期,明经胡氏胡怀谷等7位经学名家而建。

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刻有许多生动逼真的龙头鱼尾及精美的图案,工艺精湛、寓意深刻。称胡文光刺史坊,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民间流传着一首顺口溜歌颂了胡文光的政迹:“文光刺史美名扬,重视教育办学堂。兴 修水 利仓满粮,勉励繁殖牛马羊。防御倭寇逐东洋,捍卫 江山 保吉祥”。看来胡文光还是深得民心的。这座牌坊雄伟挺秀,几经沧桑,仍屹立于村口,宛如一名忠实的守卫者,也是这个古村历史的见证。

据说这里曾有13座牌坊,时期被毁12座,剩下的这座牌坊因涂上油漆写上毛主席语录才幸免于毁。试想一下,13座牌坊相隔林立,该多么恢宏?

现代化的电子导游,只要手机扫码关注后,便可随时听到景点介绍,科技无处不在。

西递 行馆是仿古徽派的现代建筑,事实上是一家客栈。

走过古牌坊便是 西递 村古建筑群

西递 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书。

进入巷内首先映入眼帘是农家腌制的腊肉和腊肠挂于院墙外用于招揽生意。

保存完好的私人古宅。

曾经的王谢高堂,终究成为寻常百姓家,历史总是留下谆谆殷鉴。

私宅内的窗棂雕刻的也是非常精细雅致。

精致美伦的门楼

从这家门楼的高度和砖石精美细腻的雕工便可推断其最初主人的身份,不是高官便是富商。门口贴了一幅对联:玉生山中琢而成器,石出水底雕则见珍。浅显易懂,寓意深刻。

官厅为一座普通的八字门面,官厅本名迪吉堂,建于 清康 熙甲辰年间,是接待贵客临门的场所。建造者为徽商泰斗、诰赠正三品、通议大夫胡贯三,他为了接待宰相亲家曹振镛而特意建此官厅。宏村 西递 的对联多是颂扬孝德的,看这幅“孝行能使三冬暖,美德能催四季”。

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 徽州 古建三绝,徽派古建筑村落中,祠堂是少不了的, 西递 村就有三座祠堂(七哲祠、追慕堂、敬爱堂)。

追慕堂,是 西递 第二大胡家祠堂,供奉着胡氏先祖唐太宗李世民。追慕堂位于村中正街,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年),门楼屋檐翘角,明经胡氏24世祖胡贯三用来奉祀祖父丙培公、父亲应海公,以表达追思慕念之情,也有激励后代仿效之意。门楼前原来置有一对细腻生动、威猛传神的 石狮 ,中被毁。1992年重建时安置了有数百年历史的两只古石瓶。

胡氏的总支祠——“敬爱堂”。是 西递 最大的祠堂。

这个村子的兴衰都与胡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西递 始祖为李世民十二世孙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称明经胡氏。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他们经商 成功 , 大兴 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所产生的影响使村庄得到发展。

敬爱堂原来是明经胡氏14代世祖仕亨公的住宅,他的三个儿子将其扩建,并在祀厅正中立下巨匾“敬爱堂”,表示兄弟之间要互敬互爱,也启示后人须敬老爱幼,族人要互敬互爱。

这是时任上书房军机大臣曹振铺所书胡氏族谱序,记载了明经胡氏起源与发展。

时光的隧道变幻着兴衰交替,建筑是忠实的记录者。

徽派建筑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成为古村建筑的一道风景线。

西递 有99条高墙深巷,它所有的街巷均以 黟县 青石铺地,置身巷中,犹穿迷宫。

西递 村也有水圳,两条溪流穿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水圳比 宏村 宽很多,也深得多,是否为防洪涝?不得而知。眼前水圳内的水浅浅的,想不出人们如何取水。 宏村 的水圳遍布村中各家,而 西递水圳并非各家门前都有。

民居古建筑少不木雕、石雕、砖雕点缀。

这里也有歙砚,

住户门前存贮了不少的木柴,码放的整整齐齐,上面搭着雨棚,是个精明仔细的主人。

不忽悠,最老唯一自酿酒坊,这个店的特别招牌。

村边有棵柿子树,枝头结满了黄橙橙的柿子,树枝被沉沉的柿子压的像喘不过气来,深深地低垂着。

三三两两写生的同学们在 宏村 西递 随处可见。他们在画眼前的风景,却已然成为他人镜头里的风景。

西递 与众多村落环境都很相似,即枕山、环水、面屏。村落后面的山称来龙,山势起伏如同行龙;村落面对有案山、朝山,林木郁郁葱葱寓意人丁兴旺;溪水环绕村落,

葱翠的远山,近处的碧水,静静的山村,粉墙黛瓦的民居,空旷的田园。眼前此景不禁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乃世外 桃源 也。

从村南小山的观景台俯瞰 西递 村。

宏宏村村 和 西递 相比, 宏村 的自然环境更加优美,湖光山色,村内的水源丰沛,水网遍布,南湖和月沼更是美不胜收。整个村落牛型布局是人与自然和谐设计的完美方案,更是美术及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但 宏村 的商业化气氛浓厚些。西递 自然环境比不上 宏村 ,但亦有它的独特魅力,其一, 西递 村开发较少,保持了原始风貌,其二,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多比 宏村 多很多。其中有一百多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有14-19世纪祠堂3幢、还有牌坊1座。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其三,登上村南一座小山,可以俯瞰 西递 村全景。宏村 婉如水墨画般典雅高贵, 西递 为小家碧玉般的朴素淡雅。

回程路上的秋稻,黄澄澄的,即将开镰收割。

从 西递 回客栈的路上有一处“三棵树”景点。

三棵树地处 休宁 县兰田镇隆光村。与宏儒公路相邻。这里山水环绕,风景秀丽。夹溪河自北往南绕村而过,终年水源丰沛,水质清澈,且水流平缓。村口水口处屹立着三棵高达数十米的千年香樟古树(游览指示牌所注),但有资料称为苦槠树。当初修建公路时为保护三棵古树,公路特意拐了个小弯。

紧邻“三棵树”便是农田,地里种着黄色的、白色的小菊花。这就是 大名 鼎鼎“ 黄山 贡菊”,其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 中国 四 大名 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是 黄山 的特产。

距“三棵树”下游30米处,有一座三孔古廊桥,名为淙潭桥。建于明代,条石建造,桥面爬满了藤蔓和青苔,桥身砖石斑驳,显示着岁月的沧桑。桥上建有砖木结构风雨廊,单面敞轩,造型独特。似乎桥廊刚刚粉刷过,雪白的粉墙与古老的桥身显得如此不协调。

2:40回到汤口,在客栈附近的超市买了些零食,为明天准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愉快的一天三年级作文 我家的宝贝作文 高中作文读后感 我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作文 做一个温暖的人作文 描写织金洞的作文 最感恩的人作文 爱哭的弟弟作文 林巧稚事迹英语作文 走进职高作文 四年级下册端午节作文 爬青城山作文 书包作文 介绍英语老师的英语作文 描写类的作文 农村生活作文400字 目送作文 写观察日记的作文 妈妈照顾我生病的作文 猫作文800字 兴奋的那一刻作文300 抗疫的作文 让人感动的作文400字 以榜样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方圆为话题的作文 我得到了成功作文500字 作文《我的缤纷世界》 三年级作文150字 初中作文我长大了 建筑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