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好玩的景点推荐:安徽大别山白马尖 皖南古村落—西递

2020-12-21 06:05:01
相关推荐

安徽大别山白马尖

大别山的最高峰(主峰)称为白马尖(海拔1777米),次主峰叫多云尖(海拔1763米),第三高峰是天河尖(海拔1755米),三峰成品字型三足鼎立。其中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800米,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天河尖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境内,与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约1000米。大别山主峰附近的主要山峰的名字很有特点,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均以“尖”命名,据说与宗教里对天的向往和崇拜有关。大别山主峰所以称作白马尖据说和佛教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刘庄为铭记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中国传播佛教,在洛阳兴建了白马寺,也称为佛教中国第一古刹,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通常寺庙的选址不是在山上就是在海边,以表达僧人远离尘市、养心修行的精神追求,因内陆人口远多于海边,所以依山而建的寺庙要远远多于临海而建的,久而久之人们也习惯地认为寺庙是应该建在山上的,从而也有了所谓“山无寺则无名,寺无山则不灵”之说。

由于白马寺所建的地方是由汉明帝所定,且是中华第一佛寺,并未遵循依山而建的常规,因此白马寺建成后印度高僧只好设想在中华大地的南方找一座山,作为理想中和白马寺想依而建的山,虽山寺分处二地,但由于佛法无边,只要取同名虽遥相顾盼但实为依山而建,这样更有利于在中华大地上弘扬佛法。印度高僧认为,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长江,因此如果白马寺建在黄河流域,白马山理应在长江流域,于是印度高僧以金瓶掣签方式甑选与白马寺的同名山,掣签的结果是此山就应该位于白马寺东南方、山呈东南往西北走势对着白马寺方向,按此选山的标准,唯有长江淮河分水岭的大别山符合,于是命名大别山主峰为白马尖,其所以称为尖而不是山,一者是因为大别山已经为山,而它的最高峰再称为山有大小高低不合理之不顺,如称作峰则因山峰之称呼太多少未免俗套而于白马寺不配,此外为了表达佛教对造物的苍天的膜拜,用尖则更为贴切,因此就取名为白马尖,从此以后就有了“北有白马寺,南有白马尖”一说。

大别山次主峰多云尖海拔1763米,相传到了唐朝时有高僧为了在大别山进一步弘扬佛法,就选中了和白马尖仅800米直线距离的多云尖建寺庙,并取命名为多云寺,后因山高路险,香客难以抵达,僧人难以生存,多云寺逐步衰落。目前多云尖上仍有多云寺遗迹遗址。大别山主峰白马尖的山顶布满了奇松怪石,东北坡的千年都枝杜娟园,生长着上千棵姿态各异的都枝杜娟,春暧花开,漫山遍野洋溢着华贵之气,其赏心悦目之程度,举世罕见。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高度为海拔1777米,就在这个制高点上,以这个海拔高度的数字作内容和造型,以主峰顶上的原始石片作为建设用材,以简约主义的设计为手法,建成了大别山主峰景区独具个性的景区标志物。此标志碑可谓我国乃至世界数码时代数字艺术的杰作。标志物的高度为3.5米,长度8米,宽度1.5米,无论是一人在此拍照,还是集体在此留影,均可找到最适宜的位置。站在大别山的次主峰多云尖,大别山的风光一览无余,群山、云海、天空错落有致,西侧的白马尖近在眼前,西北坡是高山矮栎树植物园,该树种造型古朴苍劲,色泽老辣昏黄,而山南的松树林则郁绿葱茏,生机盎然,这种南北二侧的树种色泽、造型显明对比,形成了一道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观。

多云尖顶上有唐朝寺庙多云寺旧址,游人在这历史名胜的山巅,可祈求苍天的护佑,感悟神灵的启迪。白马尖和多云尖山脊相连,裸露的山脊,原本是一条森林防火道,现在却成了一条通天大道,连接着大别山的最高峰白马尖和次高峰多云尖。游人在白马尖或多云尖稍事休息后,沿山脊从容而下,漫步途中,顾盼南北二侧的景色,自然体会到了大别山名称由来的典故(李白诗: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连接主峰白马尖主要景点的,是三岔形奇松走廊,三条游道分别从东、西北和西南方向到主峰的最高点交汇。游人在行走途中不时会遇到奇松怪石,大别山主峰最高处的松树,因山高风大,基本上为大别山五针松,躯干顺风势而立,枝叶逆风势而伸,苍劲又不失妩媚,造型之别致,罕可伦匹。

皖南古村落—西递

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西递村,是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地理位置适中,位于安徽省南部,黟县城东九公里,北枕黄山,南眺白岳,东邻国家历史名城古歙,西通九华山、太平湖,相距黄山大门只有38公里,离黄山机场54公里,黄山火车站52公里,离遗产地宏村、迷宫式村落南屏、舒秀文故里屏山仅十几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她群峰连绵,风光秀丽,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古朴完整的还有124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西递村是一个古朴典雅,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她既有古徽州精湛的“三雕”建筑艺术,又有浓郁内涵的人文景观,从而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徽州地域文化的显著持征。村前矗立明万历陆年胡文光刺史牌楼,全用本地黑色黟县青建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为我国石坊建筑中之瑰宝。

漫步村中,随处可见那粉墙青瓦,鳞次栉比,青石铺路,巷贯街连,镶嵌漏窗,镂空门罩和那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突兀多资的马头墙。民宅厅堂雕梁画栋,描金飞彩,栏板斗拱,窗扇、菱花门全是精美细做的木雕佳品。天花板上饰有绚丽的彩绘,厢房板壁配有典雅的书画。厅堂挂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古楹联,不仅予人以美学之享受且晓人以处世哲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古朴典雅的西递村,一九八六年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以悠久文明的古老历史,独具一格的民居特色,拱秀壮丽的山水风光,敦厚朴实的乡土民情,迎来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中外学者、专家纷纷慕名而来,留下一篇篇华文,一首首赞美诗:“我们终于找到了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珠西递是我们获取创作灵感的源泉”。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20余处景点。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梅花作文借物抒情 介绍大学的英语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600字 女娲补天作文500字 我的理想工作英语作文 校园成长作文 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可以查作文的软件 云作文600字 做饭的妈妈作文 感恩母亲五百字作文 好人好事作文开头结尾 春天的怀念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 健康向上的作文 告别曾经的自己作文 一路一路歌作文 左右为难作文600字 小学生作文美丽的春天 日记作文格式 作文批改网官网 生活写真作文 我与书作文400字 大学语文作文素材 我付出我快乐作文 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仿写背影的作文600字 写春节作文 新闻作文初二 我心目中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