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知了猴 舌尖上的美味

2020-12-21 15:00:01
相关推荐

知了猴,舌尖上的美味

作者/冯德良

蝉,在我们这里叫做知了,而它没有成为蝉以前的虫子,我们这里称之为知了猴,之所以这样叫,完全是因为它看起来一副猴头猴脑,猴鼻子猴眼,猴脸猴腮的样子,一个“猴”字,既贴切又形象。别看它其貌不扬,尖嘴猴腮,却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或者煎炒烹炸,或者烤串,是人们舌尖上的一道美味。据说,知了猴的蛋白质含量极高,有一种夸张的说法,说是七个知了猴的营养价值相当于一枚鸡蛋。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七个知了猴却能买八九个鸡蛋。大概是因为唐三藏由金蝉子转世为大唐高僧的故事,有人还把知了猴叫做“唐僧肉”呢。

摆到餐桌上的知了猴,口感极好,风格独特。因其味美,每年的“夏至”前后,每天的傍晚,乡村里便会出现浩浩荡荡的摸知了猴、捉知了猴的大军——腿脚灵便的老人,荷锄归来的中年人、青年人,放学后来不及甩下书包的孩子们。更有性子急躁一些的,太阳还没下山,便会到路边、树下寻寻觅觅。此时,知了猴还没出洞呢,它们还在舒适的小洞里感应外边的天气、温度、湿度,只有它们感觉奔向光明的时机成熟了,才会用两只前爪,轻轻地扒开一个小小的,如同蚂蚁洞口一般大小的天窗,窥探着外面的世界。有经验的,拿手指轻轻地一戳,然后用拇指和食指一捏,便会有一只知了猴收入放了些水的瓶子里,拿捏不住,折一截树枝或者草棒放进洞里,稍停一会儿,慢慢一提,那知了猴正紧紧的抱着这根树枝或草棒呆呆的不知所措呢,哪里又有一分猴的灵性!而没有经验的孩子们不管洞口大小,总爱见到洞,就去用手指试探一下,十有八九多是落空。

天色渐晚,人业就多了起来,到处灯光闪亮。捉罢了知了猴,又要去捉蝉,其实捉蝉更为容易一点,刚刚蜕了皮,有点淡淡的绿色,形如蝴蝶一般的蝉儿,一只只吊在枝头,人们用长短不一的竹竿、棍棒戳将下来。只有那些爬到高处的才能得以逃生,繁衍生息。捉蝉的人们大都到深夜方回。

年少时的我们,嘴馋的特很,天上飞的飞机不吃,地上带腿的桌子不吃。到了捉知了猴的季节,我们非常积极,异常踊跃。与其说捉知了猴,倒不如说是摸知了猴,那时没有强力矿灯,手电筒也许全家会有一只,但是供销社里电池往往缺货,特别是在这节骨眼上。我们的装备是大人用两块小小的木板、四块玻璃、一盏用空墨水瓶作油灯做成的小小的灯笼。朦朦胧胧的照不了多远,行进间要小心翼翼,既要细心地树上树下去搜寻目标,又要极为细心地注意着脚下,否则,一个不留神,摔个仰八叉,碎了灯,洒了煤油(柴油),烧了灯笼,回家去说不准要自己去揉挨过胖揍的屁股!

馋归馋,捉来的摸来的知了猴,并不一定能吃到嘴里,第二天早晨听到小贩们的吆喝声后,便会从水里把昨天夜里的战果捞出来,以一分钱、二分钱一只的价格卖给他们,让这些知了猴走进城市,摆上餐桌,让城里人也来分享这美味佳肴。当然,这些分币毛票都要统统上交“国库”,要不,暑假开学以后,拿什么去买块儿八角的钢笔,八分钱一大张的白纸订做作业本,还有那用来做墨水的墨水片呀。

缺油少盐是那个时候农村生活的普遍现象。只有在没有小贩吆喝,母亲怕没卖掉的知了猴坏掉烂掉,或者看我们很馋很馋的时候,才会把一些知了猴放进盐水里煮熟以后,捞了出来,在锅里放上几滴油老油(棉籽压榨而成,颜色黑黑的)煎一下,撒上碎盐让我们解馋。整只知了猴吞进嘴里,焦焦的外皮,淡淡的、独特的“猴”肉味儿,让人怀念到如今。你别说,而今眼目下,任你无论放上多少“金龙鱼”、“福临门”或者什么“崔家”、“王家”的小磨香油,无论你放进多少调料,也难以吃出那时那种美美的滋味来了。

不去说怎样去捉知了猴,也不说如何去欣赏法国的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在《昆虫记 》里对蝉,一种简单的小昆虫感人的描写,只说一下对知了猴,还有蝉的烹调方法吧。只要你找一下度娘,她就会告诉你N种做法,煎、炒、烹、炸,花样多多,诸如脆炸、清炸,比如香炒、煸炒,还有什么椒盐、香辣、麻辣、香酥!因人而异,适口为珍,我拿手的做法,先把知了猴放进盐水中浸泡,然后再在淡盐水里煮熟,捞出来,控净水,取平底锅,锅里放油,有时会再加上一些小磨香油,慢慢的煸炒,轻轻地翻动,待七八成熟的时候,用锅铲把知了猴们狠劲的按压,成扁平状,快熟的时候,放几粒八角,姜片,葱段,撒少许精盐,当然,如果来我家就餐者的口味喜辣,也会放上几枚尖椒。OK齐活!

当那盘盛着黄黄的姜片、白白的葱段、紫紫的八角,红红的尖椒、酥酥的知了猴端到了餐桌上,放在了你面前,香气扑鼻而来的时候,朋友,我不信你能够很绅士,很淡定,特矜持,不想急着拿筷子动手开吃,反正我是不能,没有这样的定性,管他酒杯里斟没斟酒,先吃他几头再说!

当然了,也许你对知了猴过敏,心存忌惮,尽管你馋涎欲滴,还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其实,并不是你对知了猴过敏,而是你对知了猴生长的某种树木过敏,因为知了猴和这种树木有了交集,才会让你没这口福而已。

至于蝉的做法,则相对简单一些,先是把油烧热,猛地把蝉倒进锅里,让它们瞬间膨胀起来,然后转小火,一会儿,就变成了金色的了,依据自己的口味,加上调料——起锅!

逢年过节,弟弟们带着他们的家人,或者我的孩子们回来,知了猴是一道保留的美味佳肴。这也给了我展示厨艺的天地,我会更加卖力地去煎、去炒、去炸,会放上更多更多的小磨香油。端上饭桌,一会儿准会“光盘”。是知了猴——舌尖上的美味的诱惑,还是对我厨艺的褒奖?为家人,为亲人,为朋友下厨做几道拿手的小菜,也是一种另类幸福……

记得有一次,我让一个弟弟带回去一些知了猴的半成品,并一一的告诉了他下步做法,不知是他怕麻烦,还是有些虚头巴脑,推说不带,可那边我小侄子的鼻子已经气得歪歪的了。每每想起他当时可爱的模样,心里就乐开了花!

知了猴,是乡村人(城市人)。舌尖上的美味

知了猴,对远离家乡的人来说,则是故乡的美味。

冯德良,单县黄岗退休教师,中学高级职称,干过临时工,当过农民,扛过枪,诗歌、散文、寓言偶见于报刊杂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被打屁股的作文 滑冰作文400字 打屁股针作文 环境描写作文开头 家庭大扫除作文 写人的作文100字 作文集模板 运动的好处英语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300字 阅读作文600字 抓娃娃的作文 好写的作文题目 描写江南的作文 温馨的一幕作文 关于家乡风俗的作文 绑架美女作文 劳动作文500字 想象作文450字 写物作文300字 盼作文600字 走过才明白作文 写包饺子的作文 我的偶像作文800字 关于爬山的作文 寒冷的冬天作文 三坊七巷作文 写江南的作文 写汤圆的作文 坚持的力量作文 扫雪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