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越鼓励越不听话 对孩子进行“鼓励式”教育的度 该如何掌握?

2020-12-21 20:35:01
相关推荐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最近朋友小林来和我抱怨,真的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才好,"平时我教育孩子基本都是鼓励多一点,对于孩子我基本没有打骂,但是最近孩子是越来越不听话,鼓励再多也没有效果,真是让我发愁啊!"其实这也是大部分父母都会遇到的教育难题,明明都是积极地教育,为什么越是鼓励孩子却反而更加"叛逆、不听话"呢?

鼓励式教育倡导积极的教育方式,但对于孩子来说一味地鼓励夸奖不一定是好事,这会造成孩子的认识误差,出现遇到困难反而退缩、不懂得努力等问题。那么,鼓励式教育又有哪些利弊?如何正确地掌握鼓励的度?

一、何为"鼓励式"教育?

鼓励式教育是泊来物,主要是美国的教育方式,他们倡导采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自由,是一种通过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自信、自强地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方法。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是教育方式和教育制度的创新,我们一直都是采用严厉的教育手段,这些都是我们特殊的社会背景造成的,正如"严师出高徒",严厉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全然错。

正如严厉式教育一样,严厉的教导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潜力,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推动孩子更加自律地发展;但过度的严厉和约束让孩子没办法去接触自己喜欢的,失去自由,有时还会刺激孩子的逆反心理,酿成悲剧。

鼓励式教育有其积极作用,它能让孩子得到积极正确的导向,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有更多的快乐和自由,让孩子有更加宽广的交际圈,有较好的人际交往交流能力和处事态度。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过度的鼓励式教育也会带来问题。鼓励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孩子容易产生厌倦心理,积极作用不容易凸显,孩子对父母的赞许和鼓励没有过多的反应。其次,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赞许和鼓励,盲目的夸奖,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觉,造成过度自信,或是自大,没办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容易对孩子的个人发展或是处事方式、人际交往造成不利影响。

二、鼓励式教育适得其反,原因何在?

鼓励式教育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中国家长采用鼓励式教育方式中也出现了"越鼓励孩子越不听话"的问题,那这又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家长对于鼓励式教育的理解不到位。鼓励式教育是外来物,它并不是产生于中国社会这样的大背景,中国父母对于鼓励式教育的理解存在表面层次,认为赞美、夸奖、鼓励就是鼓励式教育,落入"过度表扬"或"不当表扬"的误区,把鼓励式教育简单等同于表扬。其实鼓励式教育并不是这样简单,它也是需要技巧的,不能盲目或敷衍地说出赞美。

孩子对于鼓励式教育的认知错位。由于父母、家人或是学校对于鼓励式教育的理解误差,过度的表扬让孩子上瘾,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出现偏差,更加倾向于取悦他人来获得称赞或是表扬,导致孩子极其容易出现过度自信或自大的问题。

3、中国大背景对鼓励式教育落地的影响。中国根深蒂固的严格教育对于鼓励式教育是巨大的挑战,想要真正在中国得到落实,需要面对的是其他人的质疑,孩子的自由成长反而成为一种"特殊",这对于孩子和父母都是一大挑战,想要完全实现教育变革,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如何更好地把握"鼓励式教育"的度?

鼓励式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尊、自强有着强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孩子更加自主地探索世界,自由地成长,但不当的鼓励式教育只会适得其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拿捏这个度呢?

因材施教。教育讲究的是方法,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用鼓励式教育,有些小孩子天生比较顽皮多动,那么温和的鼓励式教育反而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

2、因时而异。孩子的成长有着一定的时间规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我们需要应对孩子出现的不同的问题,因此教育方法也要因时而异,适当地调整,掌握鼓励式和严厉式的度。

3、有技巧的鼓励。鼓励并不是简单的表扬和赞美,父母、家人或是老师都要掌握鼓励的技巧。第一,就事论事,结合实际进行鼓励,例如鼓励孩子学着自己收拾玩具。第二,适当适时,在恰当的时间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鼓励。第三,夸努力,外表、性格这些受基因和遗传影响比较大,不是孩子自己努力获得的,我们应当引导孩子更多地关注自己付出的努力成果,而不是简单地关注自身。

4、时刻关注孩子,记录孩子的优缺点。父母要多加关注孩子的日常,用小本子记录孩子的成长状况,记录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通过鼓励式教育来引导发扬孩子的长处,学习着去弥补孩子自己的缺点。

采用多样的教育方式。这其实对于父母、家人或是老师来说都是比较大的挑战,需要掌握不同的教育方法,通过关注孩子的变化,采用鼓励式或是严厉式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更好地应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

其实,教育本身就不是简单的鼓励或是约束,而是父母和孩子双方沟通交流、相互成长的过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要学习,也要成长,孩子就是看着父母的变化来认知这个世界。教育的度,都是需要慢慢地度量,不能操之过急,教育本不易,需要相互理解!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院子作文 不一样的风景作文 不会写作文怎么办 渴望作文500字 关于追星的作文 六年级作文350字 优秀作文1000字 关于美术的作文 三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三年级写事的作文 挫折作文开头结尾 自我画像作文 温暖的回忆作文 打磨作文 体育单招作文 向日葵作文三年级 四季风景作文 1000字优秀作文 龙舟比赛作文 雪的作文500字 描写西瓜的作文 新闻作文100字 高一作文500字 4级作文题目 坐飞机的作文 三年级写植物的作文 想象作文四百字 家风作文500字 大作文本 精益求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