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文人何以爱花?“春恨”“悲秋”成为重大文学艺术主题

2020-12-22 04:20:01
相关推荐

中国文人对于“花”的喜爱,即欣赏“花”的形色之美,更是作为相似生命的共感互通。因为花的生命是如此的美丽,花开时又是何其的美轮美奂,无可比拟。唯其如此,由绮绝艳丽、俏傲枝头到憔悴暗淡、落红满地,才令人对其夭亡倍感痛切惋惜。

“花”之枯荣,最清楚地展示了生命盛极而衰、由衰而灭的残酷事实,是人生命运遭际最生动的写照。而且,对中国文人而言,这种人与花盛极而衰的生命共鸣并非一种简单的生命交感,而是与“惜时”、“春恨”、“悲秋”、“生死”等重大文学主题密切相关。

与“春恨”相关的人花共鸣关系存在一反一正两种模式:以绝美春景反衬自己的悲哀伤楚,以“花”之绮艳反衬人之落寞失意,因为花开的绚烂恰如往昔自己得意欢乐的时候,忆起过去,现实的反差更显难堪,人不如花的生命感叹,引发了怨恨、自嘲的情绪;或以“花”之凋零,感怀自身寂寥痛苦,这种则是同病相怜的人花共鸣,是人与“花”生命共鸣交感的形式。

与“春恨”主题相联的人花关系盛极而衰的生命共鸣显得甚为鲜活而具体。与之相对应的是“悲秋”主题。

“悲秋”主题的诗词多以花开之时类比人之少年,劝诫人要赶趁春光韶华,有所作为,成就大业,不要等到年老力衰时空留遗憾。此中亦表达了人之生命如同花之生命,鼎盛之后会转向衰败,须好好把握鼎盛之时,让生命大放异彩。这种生命共鸣,就与“惜时”主题联系了起来。

于是,一个以人、人生为中心的惜时文学主题很早便滥觞于中国文学发端。……可谓中国文学的百川之始。“花”与人的生命共鸣与“惜时”主题的相联,无疑使其具有了积极意义,带有了尽主体之所能,及时生活,与日趋减少的有限光阴争夺时间的进取精神。这种建立在不屈从客观规律性、努力发挥人内在潜能的基础上,不愿虚掷光阴、不愿苟且度日的紧迫感,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春恨”和“悲秋”具有了本质的区别。

而“花”与人盛极而衰的生命共鸣与“生死”主题的联谊,则让我们看到了人花共鸣的深层真谛。生死主题,则是对人生命的本体意义、奥妙的洞察、嗟叹,其体现了文学对人生命价值本身的直接的深思反省。

无论关涉到“春恨”、“悲秋”、“惜时”“生死”等任何中国文学的主题,“花”之生命的从开到落,由荣转枯,从姹紫嫣红到零落成泥,就是中国文人感怀身世,慨叹命运,伤逝忧岁等种种悲剧生命意识的一面镜子,映照和反射出中国文人对盛极而衰的生命定律的千古忧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一百字作文 四年级写人作文 景色的作文300字 英语高分作文 想象力的作文 志愿服务作文 英语作文读后感 一个字的作文 感想作文400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作文 四年级100字作文 四年级作文写人 坚持的作文题目 出炉作文 写人的作文600 二年级作文50字 青年担当作文 文竹作文 昙花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怎么写 想象作文四年级 协作文档 介绍我的家乡作文 作文辅导老师 关于自我的作文 雪4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写人类作文 书作文300字 写事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