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被董卿邀上《朗读者》的他 上半生是核弹老人 下半生是倒霉老头

2020-12-22 05:35:01
相关推荐

“我这个人一辈子啊,上半生我是在九院研究这个核武器,这算是为国家。后半生呢,回到家里边,照顾我的亲人,我尽到了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这叫为家。”

——魏世杰

他称自己是“核弹老人”

1964年作为核物理研究的科研工作者

他受国家委派前往青海

和钱三强、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一起

进行了“两弹一星”的研制

在戈壁荒滩上隐姓埋名26年

为我们国家的核武事业、国防事业

奉献了全部的青春

有时候又称自己是“倒霉老头”

在家里他有一个先天性智力障碍的儿子

还有患有精神分裂的女儿和妻子

于国他舍生忘死、鞠躬尽瘁

于家他耗尽心血、义无反顾

他是一名勇敢的科学家

是一位坚强的父亲

他是魏世杰

直面粉身碎骨,半生献给国家

1964年

23岁的魏世杰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

系主任把两个学生叫到办公室

告诉他们要从事一项很重要的秘密工作

他们坐着火车一直向大西北去

当时,走得越远、越艰苦

越神秘的地方大家觉得越好

那里就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青海221基地

平均海拔3200米

全年高原气候

平均气温零度左右

每天都是满嘴沙子

有时刮起大风都无法正常行走。

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221厂作为中国首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是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重要生产地

在它存在的30年的时间里

始终是中国最隐秘也是最危险的禁地之一

据统计,超过10万名科研人员先后在这里秘密工作

他们从进入221厂的那一刻开始就隐姓埋名

甚至连家人也不能告知

二二一厂旧址▼

一开始他们不知道自己来做什么

直到放了一个原子弹的纪录片

才知道自己去研制核武器

可是因为保密条例

甚至工作完回到宿舍

都绝对不能谈你今天干了什么

还有一些人在那儿一直干到退休

也不知道自己干的是什么

原子弹,氢弹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他们肩负着最重大的秘密使命

二二一厂旧址▼

研究核武器

无非是和两种材料打交道

一种是核材料

那时候对核辐射的检测设备不多

便用黑纸包着照相底片

每天下班的时候去冲洗一下

如果这个上面发黑了

说明你今天受到核辐射了

到卫生科让医生检查一下

喝上一碗“据传”可以减轻辐射的糖茶

继续开展工作

除了核辐射

更大的危险来自试验中的爆炸

核武器使用的都是高能炸药,非常不稳定

魏世杰就负责炸药性能的测试

爆炸的几率是20%

随时随地都有危险

1969年的11月14日

二二九车间里发生了爆炸事故

在场的四个人全部炸死

其中有一人叫余春宝

才刚刚16岁

上班没几天就炸死了

第二天魏世杰和同事来到现场

每一块砖头都炸得粉碎

人更是被炸成了肉末

只能将几公分大的烈士遗骸捡起一些

分成四堆放在四个棺材里面

也无法分清谁是谁

四个年轻人便这样不分彼此地埋葬

为了中国的核武事业

那是真正意义上的“粉身碎骨”

《朗读者》中讲到这里

魏世杰明显地哽咽了

他曾说过:“我们现在经常讲‘两弹一星’啊,我们认为是很光荣的、很自豪的事情,是一个很大的光环。但是我们要知道,在这光环的后边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和代价。不管什么时候,为国献身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当时在那里工作的都是年轻人

没有结婚尚未成家

爆炸事故发生后怎能不害怕

但没有一个人千方百计想要调走

魏老说“我们当时受的教育

可能和你们现在的不大一样”

你要走了便是可耻的逃兵

便是人民的叛徒

那时候的他们有信念和信仰

他们为国家制造“核盾牌”

那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让他们觉得即便牺牲了

也是光荣的献身

对于他们来说

奉献本身就是快乐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实验成功

由于保密的原因

这些曾经付出过生命代价的建造者

同全国人民一样

也是从报纸上、广播中得知的

在班车上,一个同事对魏世杰说

原子弹是哪个单位搞出来的

真不简单啊

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却毫不知情

而那些知情者

即便心里的骄傲要满溢出来

满腔的高兴要嘶吼出来

也只能含着热泪

含蓄地相视一笑

氢弹空爆初始瞬间▼

1974年魏世杰的单位迁到四川

他在山沟里一待又是16年

前前后后

在这样危险到极致的岗位上

他待了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

而是整整二十六年

这青春耗尽、白发暗生的二十六年里

他默默无闻、隐姓埋名

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过

无暇恐惧、煎熬心血、九死一生

而在他的嘴里

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贡献微薄”

只余心满意足一句“值得”

期间

他先后担任核工业部研究所

“具有内热源的炸药球温度场分布项”等课题组

组长、大组长、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共主持了17项第一代、第二代核武器的科研项目

期间荣获国防科委三等奖

“全国科学大会奖”、“学铁人标兵”等荣誉

核工业部第九研究所更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后

次年9月他任宣传部副部长

氢弹空爆▼

四口三病患,他成倒霉老头

这二十六年里

他每年只有一次探亲假

结婚之后变为三年一次

每次短短十六天

妻子和他在同一个单位

从事化学分析工作

孩子只能送到父母跟前抚养

第一次把女儿送回老家

孩子只是哭着找妈妈

妻子在火车上哭了一路

而三年后再见

在幼小的孩子眼里

他们都成了陌生的叔叔阿姨

1990年

他终于可以回到老家青岛

本想颐养天年

却发现儿子的智力出现了问题

儿子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

经常被老师说成“缺心眼”

长大后给儿子找工作

却什么也干不了

说起话来还是天真烂漫

就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到医院检查之后才发现

儿子有先天性的智力残疾

几年以后灾难再次降临

女儿又开始生病了

她本来智力一般

上了一所成人高校

2000年突然开始失眠

很快转向被迫害妄想症

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

后来精神分裂症变成幻听

经常听到有个人给她讲话

她称那人为“老神”

总跟那个老神对话

两个孩子出现这个情况

一开始妻子不敢相信

但随着不断住院、治疗

她慢慢变得绝望

精神受到打击很大

2007年也得上了精神分裂症

一家四口人

三个重病号

所有的家庭重担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

他无法撤退只能前进

只能调侃自己是“倒霉老头”

不求报答,唯有倾其所有

董卿问他

作为父亲对于孩子的意义是什么

他说是最大的支柱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

父亲就要挺身而出,责无旁贷

给他们遮风避雨

不需要回报

魏世杰给儿子刮胡子▼

儿子在生活方面很难自理

为了让他早点独立

魏世杰给儿子写了一个守则

他教儿子拖地板、倒垃圾、买菜、冲厕所

生活中的琐事事无巨细

儿子做不好就扣零花钱五元

他说自己也不能永远活下去啊

女儿的情况则要更糟糕

有一天晚上后半夜

女儿突然喊爸爸,爸爸

嚷着地上有东西

魏世杰一看是一根头发

她要求爸爸一定要捡起来

否则她睡不着觉

给女儿的碗里有水

她要求爸爸倒掉

倒了二十多次仍然不满意

这样“无理取闹”的事情太多了

可怜可佩的一家人▼

女儿也有清醒的时候

看到艰难维持的家和满头白发的老父亲

她选择了自杀

并写了一封遗书:

我的爸爸妈妈是最好的爸爸妈妈

我这一辈子不能报答你们了

只能等下辈子

好在女儿的病情现在较为稳定

《朗读者》中提到这段往事的时候

董卿和现场观众都哭了

魏世杰自己的眼眶也红了

而魏世杰的妻子也自杀过一次

趁他不在的时候割了手腕

魏世杰回来之后

发现厨房里边淌得满地都是血

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抢救过来了

他问“你为什么这么干?”

她说:“老魏,我看你太累了

我要是死了,你可以减轻很多负担。”

如今妻子住在重症监护室

探视时间只有半个小时

每次探视完都会拉着他的手

不想让他走

两个人风风雨雨那么多年

从青海到四川

是夫妻是亲人也是战友

两位为中国核事业奉献半生的老人

竟落得如此结局

不得不让人怒骂一声命运不公

魏世杰牵着妻子的手▼

他拼了老命照顾家人

可谁来照顾他呢

他早已过了古稀之年

却不得不面临一个人照顾三个家人的窘境

别的老人下个棋、上个老年大学

或者出国旅游

而这些事情对他来说

太奢侈了

他不敢病不敢死

能顶过去就顶过去

如今在照顾家人之外

他还每天挤出两个小时写作

这成为他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

只有在写作的世界里

才能让自己的心弦有丝毫的放松

他编写科普书籍

多部作品被写入教材、试卷

他写自传小说

2010年的长篇纪实小说

《禁地青春——我的核基地生活》

在天涯杂谈连载时

(网上用名《核武老人26年亲历记》)

一年内点击量600多万人次

回帖6万多条

被誉为天涯最干净最感人的帖子

还被拍成了影视作品

魏老的《禁地青春二》即将出版

在小说中他把她们的病都治好了

这是幻想也是一种痛苦无奈的心灵慰藉

现实生活中

他从未埋怨上天不公

常说照顾自己的亲人是不会痛苦的

人生就如硬币的两面

一面苦一面乐

苦才是人生的真谛

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不会懂得荆棘后的坦然

没有被暴风雨淋过、痛过

不会懂得晴日重现的温暖

要热爱幸福的生活

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

他就这样怀着一颗

“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心态

从奋战中走过

从磨砺中走过

从苦难中走过

始终微笑着走过

谁才是中国真正的巨星?

中国真正的巨星,

应该是让中国有足够底气的巨星,

是让世界为中国侧目、

让全球为之一震的巨星,

是让敌对势力不敢妄动的巨星,

是让中国老百姓更有安全感的巨星,

是让中国更强大、民族更强盛的巨星!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像魏世杰这样的老一辈无名英雄

便是中国真正的巨星

而将自己的血肉之躯淬成基石

铺平祖国强大之路的新一代科学家

也依然在沿着前辈们的足迹

为着一个强国梦而禹禹独行

愿我们铭记

向英雄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争做好少年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作文 什么使我快乐作文 保护地球的英语作文 什么让我着迷作文 mytrip作文 成长作文500字初中 看电影作文400字 哥哥打屁股作文 学打羽毛球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 埋下一颗种子作文 最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课间10分钟作文 厦门植物园作文 把握当下作文 香港迪士尼作文 中秋有感作文 辞旧迎新的作文 什么温暖了我作文 成长需要挫折作文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 我渴望成功作文 描写汤圆的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 写妈妈的作文600字 三年级写景作文300字 坚持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春游作文 初一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