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历史文化遗产”杂言

2020-12-22 06:40:01
相关推荐

通常定义认为,历史文化遗产是前人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与人类实践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载体。或者说,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印记。历史文化遗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出对事物发展的贡献。不过,其贡献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历史文化遗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过,历史文化遗产虽说是唯一且不可再生的,但它的价值和功能往往是多层面的。

图为马坝人遗址,位于广东韶关马坝镇狮子岩,是两座石炭纪石灰岩孤峰,远观如狮伏地,头低尾高。山中溶洞纵横交错,上下相通,底层终年积水,水清且洌。1958年在狮头山北面第二层溶洞中的一条裂隙发现人类头骨化石,粘接后,计有额骨和部分顶骨,右眼眶及鼻骨的部分,经有关专家鉴定是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早期类型人类化石。

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可以理解为遗产的属性、性能是否满足人类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

其一,历史文化遗产地往往是旅游胜地,经济价值很高。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还体现在文化产业等领域,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文化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能为后人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此外,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不仅是指有形的价值,还表现在无形资产的价值上,而无形资产价值往往是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不仅是带动旅游、促进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源泉,而且是维护该域生态平衡的基础。

其二,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且这些文化传统往往成为人们为维护各民族的独立、尊严以及争取解放和复兴而顽强奋斗的精神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它对一个国家及其各族人民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这就是其精神价值之所在。或者说,它既是本民族的广义之图腾,也是其他民族崇敬或借鉴的对象。历史文化遗产表面上看是物质的,实际上它又是精神的,在它身上体现了前人的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通过有形的遗产表达了无形的精神。

图为南越王宫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保护面积约5.3万平方米,是西汉时期南越国的宫殿御苑所在地。博物馆所在位置是两千年前的南越国御花园,保留有石池、曲渠、平桥、步石、回廊等遗迹,体现了先进的园林设计理念和造园要素,是目前国内保留最完好、时代最早的御苑遗迹。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越王宫遗址之下层为秦造船遗址。在王宫遗址之上又有东汉至民国的各朝代历史遗迹。

其三,历史文化遗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自然或社会的遗迹遗物等,作为历史的产物,都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反映当时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状况,具有历史价值;同时历史文化遗产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遗产本身包含着特有的、丰富的文化信息。中华民族有着超百万年的文明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和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程。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其文化历史价值无法估量。

其四,艺术同样是一种生产劳动成果。艺术价值的内涵很丰富,包括了审美、欣赏、愉悦、借鉴以及美术史料等价值:审美价值主要是从美学的深层次给人以艺术启迪和美的享受;欣赏价值主要是从观赏角度给人以精神作用、陶冶情操;愉悦价值是给人以娱乐、消遣;借鉴作用主要是从中汲取精华,在艺术表现手法、技巧方面学习借鉴以创新;美术史料价值,主要是作为研究美术史的实物资料。在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遗产具有艺术价值。这里不仅有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许多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戏曲等,而且包括了风景名胜等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自然之杰作。

图为高明唐代龙窑遗址,位于佛山高明荷城区灵龟园内。高明唐代龙窑遗址是在1957年的一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当年,广东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风尘仆仆从广州到高明,在现今的荷城区灵龟塔西北角的山麓,考古工作者采用“探沟”方式,挖出了20多件唐代四耳陶罐、六耳陶罐和用以判断存有窑址的“釉渣”、“红烧土”、“垫烧”。据考古发掘证明,在南粤大地,众多的古窑当中,高明市的唐代龙窑历史最为久远,迄今至少在1000年以上。有学者据此断言,名扬天下的石湾陶瓷可能就是由此繁衍而来。

贰: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定义为遗产发挥有效作用的特性和能力。

其一,人类是有记忆的,人类还将自己的记忆能力转移到某些文化载体上,所以历史文化遗产被称为是“历史的见证”。基于此,历史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桥梁,也为从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历史文化遗产就是我们不可失落的精神家园。文物古迹、历史文献等往往是后人的敬仰之物,因为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遗留了先人的思想和文化、精神与信仰。没有历史文化遗产这种载体,人们的精神家园将会失落许多,乃至变得无根无基。

其二,历史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有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创立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这种文化产业把古代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的经济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能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发展,又能使经济出现新的增长点。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科技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有许多渊源关系。倘若能充分认识到这种关联,或将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快速和长远的发展。

图为陈白沙纪念馆,位于江门市郊白沙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已成为江门市首屈一指的历史文化品牌。陈白沙原名叫陈献章(公元1428-1500年),明代中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陈白沙有“圣代真儒”、“岭南一人”之美誉。白沙先生遗下诗作近2000首,进入陈白沙纪念馆,大门两边长廊内侧与纪念馆西边的围墙上都有不少白沙先生的诗文的石刻,这些石刻是由广东省和港澳著名的书法家亲手所书的。

其三,历史文化遗产是大自然或人类祖先留下的。比如,自然遗产能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涵养水土、调节气候、栖息动物、繁衍植物等等,而且自然遗产地往往是许多生物的基因库、对保护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世世代代的文化艺术创造和科学技术发明的结晶,为后人的创造发明提供无限丰富的灵感源泉。中国传统的科技、文学、诗歌、音乐、绘画等其实都是与历史文化遗产分不开,甚至当下的传统生活习惯都不能缺少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它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文化生态功能。

其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是提高民族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课堂,还是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与此同时,历史文化遗产对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陶冶情操、活跃文化生活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博物馆,重视通过博物馆展示自己国家、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

其五,历史文献资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任何一种历史文化遗产都凝聚了古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当然,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并不仅限于少数历史文献,而要强调全部的历史文化遗产都可以视作文献来研究。文献不应只是少数的文字资料,还应该包含图像和其它信息资料。

图为虎门威远炮台,分布在珠江两岸的大角山武山和大虎山等地。林则徐销烟后和水师提督关天培一道动员民众筹备防务,加固和新建11处炮台,设置大炮3O0多门。以沙角、大角炮台为第一重门户,威远、镇远、靖远、巩固、永安、横档前山月台为第二重门户,大虎炮台为第三重门户,组织3道防线。又在横档岛、武山之间的江西,设置木排2排,大铁链372丈,阻截敌舰,在鸦片战争中,屡挫英国侵略军的进犯。1841年1月7日英军进攻沙角炮台时英勇战死的清军75位官兵葬于此,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所立"节兵火坟"碑。

叁:审视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有了比较全面、清醒的认识。1982年,中国颁布了文化领域的第一部大法《文物保护法》;1992年、1995年又分别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及原则。

保护必须是有效的;利用也必须是合理的。而“有效”与“合理”并重,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二者有着辩证关系:首先,“合理利用”是“有效保护”的目的。不同的利用方式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利害关系是不同的,必须具体分析。这就要求在利用中把握一个必要的“度”,防止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过度利用。“过犹不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过度利用,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利的又一表现,因而也谈不上有效保护。其次,“有效保护”是“合理利用”的前提和保证。所谓“文物”,就是以物载文。如果文物不存,何谈利用。要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使遗产世代永葆,既要亡羊补牢,更要未雨绸缪,保护措施和保护理念都要具有前瞻性,从而实现有效的保护。

图为广东省博物馆的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充分体现了南粤大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展览分四部分,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展示广东历史文化内涵,尤其是三大民系、海外交通与贸易、近代史等广东最具特色、最为闪亮的历史风貌。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为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出现的时候,正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城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的引导,离不开文化繁荣。况且,现代城市又是文明和经济的聚集地,它的本质即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城市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毋庸置疑,历史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可以再现前人、前朝或远古的民情风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自然风情;它是在更高层面上展现出人类生活的文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因此,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有着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紫藤长廊作文 关于秋天的小学生作文 黄山的景色作文 国庆节的作文50字 关于偷的作文 认识自我作文800字高中 作文什么变了500字 自传作文400字 富阳东吴公园作文 我爱四季作文 黄昏作文300字 葡萄熟了作文 难忘的国庆节作文400字 美丽的杜鹃花作文 污污作文 写动物作文450字 我喜爱的职业800字作文 关于抗战的作文 最美心灵作文 坚强的后盾作文 感动的那一刻作文 妈妈只洗了一只鞋作文 描写大海涨潮的作文 家乡的秋作文600字 感恩作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作文 描写品质的作文 一个字的作文 美悄然绽放作文600字 被挠脚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