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探访为契机 助力辽宁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020-12-22 06:50:01
相关推荐

活动发车现场

9月7日到10日,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辽宁探访活动组织了四天的行程。活动以“溯辽海文脉,源远流长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围绕辽宁地界的满族文化、辽河口文化、红山文化展开探访。来自全国各地的来访者近百人,循迹沈阳、盘锦、朝阳、喀左、阜新等市县,行程1600多公里,一路驶向辽宁文化的纵深之地。这一路,因未知而渴望,由大观而震撼,扑面而来的多彩文化惊艳了来访者,他们体验到了深度探访的满足感。活动也实现了引起社会公众关注辽宁优秀文化遗产的目标,主办方对非遗项目的扶持举措逐项落地,践行着推动、助力辽宁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对接现代生活的承诺。

从满族文化发源地启程,巡礼辽宁文化遗产

“BMW 中国文化之旅”活动是以探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至今已开展了14年,共探访了24个省及直辖市和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400多项文化遗产项目。今年的辽宁探访活动将实现几个目标:一是通过深度探访了解辽宁文化的丰富内涵,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实现传统文化的提升与创新;二是发布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攻略手册,介绍辽宁丰富的旅游资源;三是携手阿里巴巴“魔豆妈妈”公益项目,启动“女性非遗传承人赋能计划”,教会女性非遗传承人电商经营技能。

活动从满族文化的隆兴之地沈阳开始。为提升活动的文化内涵,主办方一路邀请数位高校文的化学者为大家概述辽宁地域文化、满族文化和辽宁非遗特色。出发前,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博士以辽宁各市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貌为切入点,全面透彻地阐述了辽宁地域的历史文化渊源。“北方顶天立地”“劳模现象”“辽宁口音”等鲜活灵动词汇的阐释,形象地展示出辽宁历史悠久、生机焕发、民风淳朴的风貌。辽宁大学教授江帆以“一方水土一方艺”为主题,讲述了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面貌与特征。在她口中,“相对隔绝”且“自然资源丰饶”的自然生境,孕育了辽宁地域文化的“大俗大雅之气、大开大合之风”。东北民族、移民文化、区域资源等多个维度的非遗资源分类。

观看非遗项目展示

四天的行程安排的非常紧凑,活动内容丰富,让大家目不暇接,辽宁的3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纷亮相,100多位非遗传承人以精湛的技艺呈现最精致的非遗作品。大家欣赏二人转、凌源皮影、东蒙短调民歌、辽西木偶戏、抚顺地秧歌和海城高跷等非遗表演,动手体验掐褶纸技艺、紫砂制作技艺,近距离观看满族刺绣、刻磁、烙画、掐丝珐琅、琥珀雕刻、阜新玛瑙雕、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等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期间,沈阳故宫、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等璀璨的物质文化遗产穿插亮相,全方位展现了东北地域大气包容、深邃厚重的文化特质。

辽河口渔家号子

行走辽河口,深度感受平民文化的魅力

盘锦是中国最北海岸线,是辽河口文化的聚集之地。探访团队的盘锦之行从古渔雁故事、二界沟排船技艺、渔家号子、辽河口渔家菜等多个层面看到了辽河口文化难得一见,却令人惊叹的平民文化的魅力。

盘锦市辽河口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洪琦、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共同完成了辽河口文化讲座。杨洪琦介绍了盘锦的历史与发展、辽东海岸线的流变等。盘锦的显性符号特别突出,世界最大滩涂、中国纬度最高的海岸线,河海交汇处形成了以湿地为核心的文化亮点,蒲草苇编、田庄台小吃、辽河口渔家菜等都是这一独特地域文化的物质呈现。杨洪琦说,“辽河口是一个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令人尊敬的名词”,这里的人们敬畏辽河口,也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

古渔雁民间故事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渔雁不是一种鸟,“古渔雁”是指有南北迁徙特征的近海打鱼人群体。古往今来,地处辽河口的二界沟小镇是“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年近耄耋的刘则亭,现场为大家讲述了两则短小的鱼雁故事《马板》和《神骏压舱石》,他口中的“海上兵马俑”“以桅为界”“祭拜泥姑”等渔民们在生计、生活、信仰方面的独特性也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对陌生的古渔雁文化有了具象的感受。

江帆总结说,杨洪琦和刘则亭的讲述,呈现了不同维度对辽河口这一文化圈概念的指数介绍。古渔雁是这里早期文化的根基,平民文化是辽河口文化的底色,这样的文化建构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了解了这样的文化版图,才能更加透彻的理解这里的民风民俗、人情肌理。

“排船”是辽河口盘锦二界沟渔民们对建造木质渔船的俗称。张兴华是当地渔民们最信任的工匠、省级非遗项目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辽宁工匠”,他在自己工作的盘锦远航船厂和辽河口排船博物馆里,介绍了古老排船技艺的制作方法并现场演示渔船“下坞”的隆重场面。岁月更迭,具有“古渔雁”生计特点与鲜明地域特色的排船技艺在二界沟世代传承至今,已成为当地“渔雁”群体征服海洋、崇拜海洋的精神载体。在辽河充满岁月沧桑的渔船上,当地渔民展示了一段传统的渔家号子,“大海航行,靠舵手啊……出海打鱼,跟船跑哇……” 伴随着有节奏的肢体动作,铿锵有力的号子从满面黧黑的老渔民口中喊出,格外令人震撼。渔家号子是劳动号子的一种,以一人领唱,多人合唱的方式,喊出渔民们集体的劳作节奏。原始的劳动方式已沉淀在历史深处,眼前的景象依稀再现了辽河口渔民曾经的打鱼情景。

探访嘉宾余长安来自西安,他说:“一提到西安,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盛唐,是统治阶级的文化,而辽宁给我触动最深的一点,就是这里的很多文化都根植于民间,像传统二人转,渔家号子、古渔雁民间故事等都是与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虽然来自平民生活,也不乏精致的一面,比如乐器制作的那位传承人老师,手工打磨的乐器一听它演奏出来的声音就不一般,可见手艺之精湛。”

探访牛河梁考古遗址

亲密接触龙城技艺,揭秘朝阳红山文化

探访走进朝阳市,人们怀着敬畏的心情走进牛河梁遗址挖掘地。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辽宁大学考古专家张星德,详细讲述了红山文化及龙图腾的源头,她说:“牛河梁遗址具有物质文化尚未丰富、财富积累不足以形成阶级分层时期的文化特质,红山女神、玉猪龙、积石冢等诸多实物的挖掘与出土,证实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被称为“北方紫陶之都”,早在5000年多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喀左先民就掌握了用紫红色土烧制陶器的技艺,这一古老技艺传延至今,形成了细润灵动的紫砂器物。在这里,大家跟随喀左紫砂制作技艺传承人观看了紫砂制作的整个流程,并亲自动手捏制陶土,用手掌的温度感知非遗的温度,体验紫砂制作的过程。在传承人作品展示厅里,一把紫砂壶吸引了嘉宾们关注的目光,这把壶以红山文化出土的陶罍为创作灵感,壶把造型为红山玉龙形象,壶身刻以龙纹,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韵律感,其优美的曲线体现出红山文化与现代紫砂艺术的完美结合。

黄大为是来自武汉的抗疫志愿者,他在疫情最危险的时期,自发组成志愿者车队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以大爱与行动为抗疫做贡献。在参观与体验过喀左紫砂制作技艺后,黄大为感慨:“我之前只是对南方的瓷器和彩陶有所了解,今天看过喀左的紫砂触动很深,以前从不知道北方还有这样一个地方,传承着这样一种技艺,这项技艺对材料要求之严,技艺难度之高,以及所呈现的作品之美,都深深打动了我。”

终点亦是起点,“授人以渔”助力非遗创新转化

活动结束之时,本年度备受关注的非遗传承人清华美院深造名单揭晓。包括湖北地区在内的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入选,将被送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进修,开始全新的学习时光。

体验喀左紫砂制作技艺

辽宁被选中的有琥珀雕刻制作技艺、松花石砚台制作技艺、阜新玛瑙雕刻技艺、传统锡雕技艺等项目的4位传承人。这些传承人将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导师的指导下,提升专业技能,接受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与培训,将所学技能与自己的非遗项目相结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文创产品。松花石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冯月婷是唯一的女性,她说:“我们能进入清华学习,这对传统工艺来讲是一个新的进展,也是传统技艺在现代的一种全新的传承方式。我希望通过跟清华美院老师的学习,碰撞出新的火花,产生一些新的理念的设计,技艺也有新的突破,也能转变一些固有的套路和思想。我们一定会紧紧抓住这次机会,不负众望,以新设计带动老手艺,以新品质的非遗作品凸显辽宁非遗的新气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是坚持了多年的合作培养项目, 活动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精选具有可开发潜力的非遗项目人才送其深造。从2016年开始,合作双方将创新基地进行了升级,从此前对非遗传承人的上课培训模式,转换成清华美院的专家、教授与非遗传承人“一对一”的带领模式,用清华美院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高超技艺提升传承人的整体水平,帮助他们设计、创作出既能体现当代技术突破,又能表现出中国传统非遗元素的,符合市场需求的非遗文创产品。据主办方介绍,2019海南探访活动推选的5位非遗传承人,经过创新基地的文创孵化,即将在近期推出非遗文创产品。

记者手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涵养一方特色文化。东北平原的高天厚土、劲风朗日,孕育了辽宁民间艺术多样兼具的文化特质,或开合大气,醇厚真挚;或精巧温润,细腻婉静。然而极致到达也会呈现出固化与发展瓶颈,亟需变化的身姿与鲜活的色彩,期待更多如“BMW中国文化探访之旅”这般外力的弧光,以企业之力,假高校之智,让现代艺术与辽宁非遗传统技艺的深邃亮色激发碰撞,幻化出新的,不一样的绚丽光芒。东北的多彩文化遗产期待更多关注的目光。

主办方向入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的非遗传承人颁发入选证书

(文中图片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责编:勾晓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勤劳的环卫工人作文 游红豆峡作文 我的xx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作文800字初中记叙文 作文国庆节的一件事 关于国庆作文高中 他这个人作文 月考作文怎么写 我变了作文800字 美丽的赵河公园作文 感激老师作文 鬼的作文 我的理想演员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没有什么不可以作文 辩论作文600字 玩手机的危害英语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 成长感悟作文800字 小学生作文投稿邮箱 盛夏作文800字作文 感恩老师作文六年级 我懂得了珍惜幸福作文 难忘的事作文700字 普者黑的作文 学会一项技能作文 如果我有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常用词汇 养小动物的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