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想起我的家乡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棵老槐树……” 八百年古槐沐雨经风 留下城市记忆

2020-12-22 08:05:01
相关推荐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冯月静 / 文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冯月静 通讯员 刘东蔚 / 图

古树名木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景观,它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株古树名木都是一座 " 活文物 ",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如今,在城市的发展中,正定新区的朱河社区、诸福屯社区面临征迁,三棵见证历史沧桑的古槐树将规划保留,为这座城市留下记忆和乡愁。

朱河八百年古槐:沐雨经风,荫泽乡里,枝繁叶茂

这棵八百年古槐,位于正定新区朱河社区原来的大队部内,远远地就能看到枝繁叶茂,绿荫浓密,树有两层楼高。走进院落,发现树特别粗,得需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其周围用水泥做了树池进行保护,并且还立了一块碑石,上面写有 " 千年古槐 " 四个大字。仔细观察这棵古槐,可以发现其树干中间已经空了,其碑石一定程度上也支撑了其主干,延伸的枝干也部分进行了固定。

" 这棵古槐树经过鉴定,有 840 多年历史了,比我们朱河村历史都长。" 朱河社区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李金生介绍说,朱河社区(村)距今已有 600 余年历史,始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迁移而来,因处于滹沱河北岸,地势较低洼,除滹沱河,周汉河,旺泉河外,还有一些小河岔流经此地,人们便取诸河汇流之意给村庄取名诸河,后讹为朱河,沿用至今。这棵古槐树在 15 年前,村里曾经出资进行过加固,对其进行保护,并且这棵古槐已经挂牌入档城市古树。

朱河人:" 想起我的家乡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棵老槐树 "

这棵古槐树是谁栽的?已经无从考证。之前这里是三关庙大殿,建国初期成为学校,再后来还成为村大队。历经 800 多年风雨洗礼,这棵古槐在居民心中都有着极高的地位。村里最年长的 101 岁老人李大姐(名字就叫李大姐)耳不聋眼不花,站在这棵老槐树回忆起过往,感慨万千:" 这棵老槐树曾经被雷劈,但现在依然长得这么旺,生命力特别旺盛!"

" 想起我的家乡,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棵 800 多年的老槐树。" 从朱河走出的市社科院的刘微鹏对这棵古槐情有独钟,这棵树承载着村里几代人的回忆。特别是当槐米飘香的时候,满树黄色的小花,如同黄色的祥云,让整个村庄都变得异常美丽。千百年来这棵老槐树巍然屹立不倒,并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迸发着勃勃的生机,这正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千百年来,老槐树见证了这一方水土的风物变迁,也目睹着村民们的喜怒哀乐,庇护着这方土地和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 村子马上要征迁了,以后村子不在了,应该留下一些记忆。只要老槐树在,村子的根就在,村民们的记忆和乡愁就有寄托,将来无论村子搬迁到哪里,这份记忆和乡愁永远不会消散。相信村民们将来一定会带着他们的后人,一次次地返回老槐树这里,开启他们的寻根之旅,回忆并讲述这些曾经的故事。"

为此,他还曾经特意写过一首《朱河古槐颂》,对老槐沐雨经风,荫泽乡里,枝繁叶茂进行描摹和赞颂。" 谁把银钗满冠栽?谁将绿鬓细剪裁?谁经龙爪身犹健?谁遣空心傲岸开?唯有朱河家乡老槐树,吾民吾土殷勤护。如如不动历沧桑,数百年来泽荫长。纵使雷击风雨催,不改清香叶四垂。共证悲欢与离合,惯看花谢与花飞。忍将故土成新忆,只盼新区行广益。吾民安乐乐无忧,不生别怨与乡愁。但信古槐能神预,得来福气自长留。"

村史记载:洪水中 这棵古槐树救了幸存的几名郜姓村民 村庄才一步步发展到今天

为了留住朱河记忆,朱河特意编撰了朱河村史,其中专门有一篇是记录这棵老槐树的:" 古时候一场大水泼天,百姓人群四散逃亡,唯独留下一棵老槐树,在经历了一千多年(八百多年)的热雹风寒,依然在中华大地上亭亭站立,这给现代的人们带来多少思考和幻想?"" 问询老槐树,你是何年所生?默默无语,没有几人能回答。大水来后,只有郜姓的几人,他们抓住老槐树的树枝留下幸存。在经过生与死的搏斗,战胜了水患,留了下来。" 而如今,经过 600 多年的发展,现在朱河已经发展到 3200 多户,1 万多人。但朱河人的记忆中永远铭记着这棵古槐树。

保护: 依托古槐建立 " 朱河记忆 " 博物馆

这棵历经 800 多年岁月的古槐就就像一位饱经沧桑阅尽人事的老人默默无言地守望着这座古老的村庄。随着新区的建设,朱河社区也面临着改造,这棵 800 多年古槐,如何进行保护,牵动着众人的心。

" 老槐树在我们朱河人心中就是朱河的象征,它是有精神的,有风骨的。将来随着村子的征迁改造,村子不在了,但老槐树作为古树名木会保留下来。" 李金生表示," 我们准备依托古槐树,在这里建设一座 400 多平方米‘朱河记忆’博物馆。" 去年的时候,由村里走出的一位企业家出资,对老大队的这个院落进行了整理,并在古槐周围进行了亮化,大门口也挂起了 " 朱河记忆 " 的牌子,这里成为了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由专人对古树进行浇水等维护。他们还专门请从村里走出去的书法家傅金铃撰写了 " 千年古槐 " 四个大字,现在已经收藏起来。现在门口 " 朱河记忆 " 四个字,也是傅金铃写的,同时把代表朱河村历史的一些老物件、老古董,代表朱河历史、文化的东西等摆放到这里,进行展览。现在他们正在进行收集,有风箱、铡刀、太师椅等,以后即便村里拆迁了,但朱河的记忆留在这里。

朱河村民家中 200 多年古槐:枝繁叶茂

在朱河社区除了这棵 800 多年的古槐,还有一棵 200 多年的古槐树,在村民马文明家里。

这棵古槐位于院落的一角,尽管主干已空,但是其繁殖出的枝叶却特别繁茂,枝干都伸展到了院落外,树木有两层楼高,阳光透过枝叶斑驳地照下来,暖暖的。" 这棵老槐树,是我们的祖上种的,200 多年间,我们都对其进行浇水、剪枝等维护。" 马文明说,现在尽管主干空了,但经过维护,现在长势很好。

诸福屯 600 年古槐:郁郁葱葱

诸福屯的这棵 600 年古槐,位于路边。从诸福屯东口进入,一座古色古香的跨街牌坊赫然在目,横眉题写 " 明太子太保吏兵两部尚书梁梦龙故里 "。走过牌坊,路北就是一棵郁郁葱葱三人合围的古槐,这就是诸福屯地标性古树 - 有 600 多年历史的梁家大槐树,相传为梁梦龙所栽植。

梁氏第十九世孙世卿曾写诗忆这棵 600 年古槐:" 大金吾第尚书里,前门古槐千尺起,千年古槐已无尘,风雨几经凭静心,万古相拥撼日月,同沥霜雪浸血魂,要问当年栽树客,宫保乾吉众甫神。"

政府主管部门:三棵古槐都将作为古树 进行提前规划保护

村庄即将征迁,这三棵古槐也得到了正定新区政府主管部门和石家庄市园林局的关注。" 随着新区的建设,一些村庄会进行征迁,在征迁中为保护好这些古树和村庄文化,他们已经会同新区国土、规划等主管部门,并邀请市园林局的专家对这些古树进行勘查,提前进行规划保护。" 正定新区城区综合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俭表示,目前经过了解,主要涉及三棵古树,分别是朱河社区的一棵 800 多年古槐、一棵 200 多年古槐;诸福屯社区的一棵 600 年古槐,对其进行坐标确定,也就是说在这三棵古槐的坐标点周围,按照相关要求,在树冠垂直投影外 5 米内不能进行开挖,尽量做成绿地。如朱河社区准备依托 800 年古槐建设 " 朱河记忆 " 博物馆。

日前,市园林局三级调研员田利颖带领规划指导处的同志现场勘查三棵古槐后,对后续古树保护工作提出建议,正定新区相关部门要按照《石家庄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持续关注社区开发过程中古树保护工作,从规划阶段尽早介入,可利用古树新建社区游园,既可满足新建居住区绿地率标准要求,亦可满足居民游憩需要,并达到保护古树的目的。下一步市园林局将继续跟踪正定新区古树保护工作,实时对接区相关部门做好协调指导。

有驾驶证就能赚钱!欧了出行招募司机啦→→多种加盟模式任你选!

编辑:力洪

责编:杨帆

【来源:ZAKER石家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想起我的家乡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棵老槐树……” 八百年古槐沐雨经风 留下城市记忆与乡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心愿500字作文 童年作文800字 八年级作文题目 科技小作文 写风的作文 五子棋作文 感恩遇见作文 亲情500字作文 野生动物园作文 作文题目大全小学 作文结构框架 写医生的作文 开端作文 英语作文摘抄 社会作文600字 观后感300字作文 好作文300字 吃粽子作文 好作文开头结尾 不负青春作文 gre 作文 春游作文400字 有关高考作文 听雨 作文 归来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下册 花果山作文 介绍家人的作文 写西瓜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