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肖申克的救赎》中不同的抉择 给予我们人生不同的境界

2020-12-22 11:35:01
相关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是根据美国作家斯蒂芬·埃德温·金的中篇小说改编的一部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虽然在1994年的奥斯卡评选中铩羽而归,但它却被时间打上了不朽的印章。作为豆瓣9.7的高分影片,它所蕴含的希望主题,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所有人类精神的内核。

影片故事并不复杂,在20世纪40年代末,银行家安迪(蒂姆·罗宾斯)被陷害,判处终身监禁,并被关进肖申克监狱。

监狱里所有的犯人都是无奈和绝望的,唯有安迪不甘心,他用智慧和勇气,在犯人和监狱管理人员之间周旋,并最终成功越狱。同时,他也唤醒了狱中最好的朋友---瑞德的希望,影片故事也就围绕着他们俩展开。

关于监狱题材的电影,总是以镇压和残酷为基础。《肖申克的救赎》却是以人性的温暖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来贯穿救赎主题的另一种方式,使缓慢的叙事节奏能够在不经意间触及人心,达到滴水穿石的效果。

如何对待自由?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视角,但感受是相通的,因此,《肖申克的救赎》也同样能引起中国影迷的共鸣,比如,影片中人物的外在冲突和内心选择,让我想起了王国维先生提到的人生三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救赎与影片中的内容是相契合的。肖申克暗指一堵墙,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墙的里面不一定是监狱,墙的外面也不一定有自由,如何翻过这堵墙找到自己,就是每个角色的救赎使命。我将从影片中几个人物的外在冲突和内在选择上,来解读这三个逐次递进的人生选择。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① 肖申克监狱的囚犯们,一开始为了要出狱而活着,很长一段时间后只剩下还活着,高墙会扼杀掉他们所有的希望。

安迪刚到监狱时,曾问瑞德:"这里每个人都是有罪的吗?"瑞德回答:"肖申克监狱里每个人都是无罪的。"

瑞德的想法也代表着其他囚犯的想法,他们已经习惯了肖申克的这道高墙,把这里当成家,显然不想面对过去,久而久之,也就不再需要救赎,当然认为自己无罪。

但安迪不一样,他确实是无辜的,但他被诬陷枪杀了妻子和情人,这个上帝开的玩笑,让安迪瞬间失去了家庭、未来和自由。

对罪恶的不同理解,直接体现在救赎自己的态度上。瑞德在新犯人中第一眼看到文弱的安迪,就和别人打赌:安迪是第一个崩溃并且被狱警棍棒伺候的人,这种判断基于他在肖申克阅人无数的经验上,为此瑞德与人赌上几支烟,然而结果却赌输了。

因为安迪在走进肖申克大门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自救,他知道哭闹没用,所以他只想观察周围环境来审时度势;反观瑞德救赎自己的方式,就只剩下与别人赌烟这种无聊趣味的生活。

此时瑞德还察觉不到安迪会给肖申克带来改变,哪怕自己对逃避有着清醒的认识:"起初你讨厌它(肖申克监狱),慢慢的你逐渐习惯了它,很长时间后,你便开始依赖于它,这就是体制化。"

②斯德哥尔摩效应,本身就是一堵墙

影片中的代表人物布鲁克斯(绰号老布),是肖申克监狱里最老的囚犯,他负责看管监狱中的图书馆,不需要做任何体力活,在监狱里相对还是比较舒服的。

老布是一个典型的被体制化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标准的囚犯吧,他满足于现在的这个身份,把肖申克当作是疗养院,他对自由唯一的念想应该就是他秘密饲养的那只小鸟,这只小鸟在他的喂养下一天一天的生活着,却不能飞翔。

影片中最戏剧性的一幕是老布入狱50年后获释,他居然为了想继续坐牢,以故意伤害囚犯海伍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能够继续留在肖申克。这个情节处理对悲剧的演绎很有艺术性,这也使我想起斯德哥尔摩效应。

所谓的斯德哥尔摩效应,指的是受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种情感会造成被害人对加害者产生好感、依赖、甚至协助加害者。

最终老布还是被释放了,他就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效应受害者,体制化则是罪恶,直到老布在罪恶的驱使下最终上吊自杀,也没能摆脱受害者身份。临死前,他用小刀在房梁上刻下了一行字:老布到此一游——这应该就是他对自由的理解吧---孱弱无力。

另外一位主人公瑞德何尝不是受害者呢?当他也获得自由后,居然发现上厕所时尿不出来,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听命令上厕所,所以在听不到命令的情况下,反而无所适从。

瑞德和老布,都是体制化的受害者,当人们的灵魂被囚禁时,监狱将无处不在。

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大多是老布这样的人,他们安于麻木,所以什么也不做。这样的他们与王国维所提到的第一境人生非常的相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我们大多数人在经历了许多挫折之后,都会在内心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高墙来遮挡风雨,同时,我们也会封闭自己,最终我们做任何事,都会感到不知所措,人生高度也就止步于此。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①对自由的追求,安迪从来没有放弃,他的逻辑是: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有用,你就可以为自己争取自由。

安迪不会错过任何交换价值的机会,当他和他的狱友在户外修理房子时,偶尔听到凶恶的狱警海利抱怨上税的烦恼时,安迪便冒着被打的风险,主动提出可以帮海利避税,而交易筹码就是给每个修房子的狱友3瓶啤酒。

结果可想而知,他成功了。安迪看着狱友在夕阳的余光照射下喝着啤酒,他自己却没喝,他只是在享受片刻的自由。这一事件可以理解为安迪在计划实施前的探索,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已经从当初因酗酒而被错误地指控,并最终坐牢这件事中彻底自律觉醒,这何尝不是在救赎自己呢?

后来,为了达到越狱的目的,安迪利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监狱管理人员合法避税,甚至担任起监狱长诺顿的洗钱工具,让自己在监狱具有更大的利用价值,从而创造逃跑的机会。

故事仅仅止步于此,影片深度也就打了折扣,但安迪仍然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向囚犯们传达自由的信念。

安迪不厌其烦地写信给州议会,为扩建图书馆筹集资金,还用同样的方式弄来免费图书,从而让犯人学到了很多的生存技能,这件事也强化了影片传递的价值;后来,安迪违纪占用了监狱广播室,在大喇叭上播放意大利歌曲给狱友听,这里镜头给了上帝的视角,影片的主题得到了再次升华。

安迪对自由的独特理解是在价值交换过程中设定明确的目标,实现价值共享。

②没有人注意安迪背后的动机,事实上,他一直在抗争,通过与监狱狱霸的斗争,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线索。以包格斯为首的三个狱霸,一直想性侵安迪,安迪始终没让他们得逞一次,每次都与他们殊死肉搏,一直肉搏到狱警海利为了利用安迪,,才使其解除危机。

除了公开的抵抗,暗中也有抵抗。监狱组织囚犯观看电影《荡妇吉尔达》,安迪对此毫无兴致,事后却又让瑞德弄到主演丽塔·海华丝的海报,别人都还以为他想女人了,谁又会想到海报后面掩盖的是的他每晚偷偷挖的隧道。

在此期间,安迪一边趁放风的时间将挖出的泥土扔掉,另一边又暗中领走诺顿的黑钱,以备出狱后自己有足够的本金,整个过程都是天衣无缝的。

当安迪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顺着下水道从肖申克爬出来时,镜头用肮脏,恶心和压迫感来呈现这最后的一段路。这条路总结了安迪20年来的坚韧和执着,也告诉了世界,自由的代价是多么的重。

安迪的主角光环太亮了,他被赋予神性,几乎成为智慧、勇气和毅力的化身。然而,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存在的。不过,安迪的坚持可以给普通人带来启迪,比如王国维提及的第二层人生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安迪的故事旨在告诉所有人,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并坚持下去,它不一定成功,但它可以留住希望,并实现价值。如果安迪不坚持自由的执念,就不会有肖申克的救赎。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珊阑处。

① 在我看来,瑞德这个人设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和安迪是一样的重要。

瑞德对安迪的了解来自打赌输烟,他原以为安迪会像别的犯人那样,不得不接受狱中余生。但最终让瑞德没想到的是,原本自己已经妥协的余生却被改变了,而安迪就是那个改变他的外部力量。

瑞德是肖申克的地下商贩,也是整个影片故事的讲述者,正因为他具备了弄到各种小商品的能力,才能串联起完整的剧情,但瑞德从来没有想过利用他具有的这项能力来改变其自身的处境。

比如,安迪以打磨石头工艺品为由,让瑞德帮忙弄鹤嘴锄,瑞德很轻松的就帮安迪弄到,而他自己却没有想过利用锄头来挖墙;安迪听说瑞德喜欢吹口琴,就买了一把送给他,讽刺的是,口琴居然也是瑞德帮忙搞到的,瑞德居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为自己买一个。

瑞德的能力,和其内心的麻木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就是为了凸显个体化被体制化改造的戏剧性。

安迪并不需要救赎,他一登场,他的灵魂就是自由奔放的,瑞德才是肖申克真正需要救赎的人。他早就获得了保释资格,但他却一次次的打退堂鼓;他显然已经习惯了他在监狱中的特殊地位,和老布一样,认为自己只有在肖申克监狱,才能有尊严,这真的是很悲剧啊。

但瑞德又不同于别的囚犯,他仍然保留着记忆的温度,所以他才能成为肖申克的镜子,晶莹剔透的反衬出各种各样的人性,这也就给安迪救赎他埋下了伏笔。即使他已然接近制度化,但他仍然可以给予安迪同情、理解、欣赏和真诚的钦佩。在灵魂复苏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希望也在一点一点的点燃。

②瑞德在服刑20年时获得假释机会,在面对假释官时,他直言自己已经洗心革面,请求出狱,然被拒绝了。

当服刑30年时,他对假释官说了同样的话,最终遭到同样的拒绝。

这里我们可以推测瑞德被拒绝的原因,他和肖申克大多数囚犯一样,企图以装可怜来蒙混过关,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被囚禁的真相;而假释官则代表着枷锁,他们见过了太多像瑞德这样的人,想通过说谎来换取开锁的机会。显然他们的火候还不到家,因为惩罚源于自身,锁最终也要由自己才能打开。

瑞德在服刑40年时,显然已经心灰意冷,只能抱着爱谁谁的态度,对假释官的提问一通呛。

他对假释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也就无求于假释官,无求也就说出了真心话,说话时瑞德内心的锁已然被打开了,这反而让其获得了真正的救赎。

这里假释官同意假释一个人,是因为他听到了真话,这里也是属于点睛的的一笔。

出狱后的瑞德,和老布一样难以适应这个社会,一度也曾想上吊自杀,但他最终想起了与安迪的约定,在橡树下找到了安迪写给他的信,才恍然大悟。看完信后,我想,瑞德已然成了和安迪一模一样的人。

安迪越狱前,在诺顿的保险柜里留下了一本圣经,圣经第一页写道"得救之道,就在其中"。诺顿最后开枪自杀了,用血来洗刷自己的罪恶,与此同时,瑞德也获得了新生。这里不由想起王国维提到的第三层人生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珊阑处。

安迪是希望的化身,而瑞德始终陪伴着安迪,寓意就是不要放弃希望,只有希望才能获得涅槃重生。仔细看,灯火阑珊处的身影,正是自己。

写在最后:

原著作者斯蒂芬·埃德温·金,旨在通过《肖申克的救赎》来告诉世人,只有不断追逐自己的人生,才能活的有意义。

而王国维则用三局宋词来告诫世人,成就自我是一个痛苦、执着和顿悟的破茧历程。

影片结尾,瑞德在墨西哥海滨找到安迪时,出现了全剧最明快的色调,一扫之前的阴霾,观众也会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这点很重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我的漫画老师作文500字 心愿作文400字六年级 触动心灵的力量作文 这件事我做对了作文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300 以自信为话题的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600字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 关于父爱母爱的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我的业余生活作文 老师您辛苦了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600字 我的大学生活英语作文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暑假里的一件事作文 这样想象真有趣作文 五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书信格式 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 关于黄河的作文 关于真诚的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题目 遇见你真好作文 我的数学老师作文 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 怎么制作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