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做“虎妈狼爸” 那该怎么管孩子?

2020-12-22 13:30:01
相关推荐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都没有强势的人;

不幸福的家庭里也是相似的:都有一个强势的人。

昨天,上课前,有个三年级的孩子因为逃课,被要求提前让家长接走。但是,父亲来接的时候,男孩执意不从,父亲威逼利诱,男孩坚决不松口。

最后,父亲使出了杀手锏:“你要是不跟我走,我让你妈妈来接你”。听了这句话,之前还坚持己见的男孩瞬间就改变了态度,跟着父亲走了。男孩的瞬间妥协,可见,母亲在儿子心中如何“神”一般的存在。

从班主任和男孩同学那里也了解一些情况,这个男孩,是班里有名的捣蛋鬼,但凡班级违反纪律的事情,一大半都与他有关系,是让班主任最头疼的学生。

但是,这个男孩特别怕母亲,他的母亲是 “孩子是父母私有财产”的忠实卫道士。在家里不仅仅孩子是其私有财产,丈夫也是,家里是母亲的“一言堂”。

强势的父母,通常愿采取简单粗暴方式,希望在一顿怒火与责骂之下,孩子会神奇般地变好了。不过,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我们将一些从父母身上看到、学到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强加到00、10后的孩子身上这样真的合适吗?想一想,即使是已经成年的我们,当我们的伴侣,上司强加给我们一些不想做的事情,理智的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态?

我们常说教育孩子要温柔而坚定,可是很多父母只记住了“坚定”。

家长太强势,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1、与父母关系情感生疏

来咨询的小静妈妈,第一次进入咨询室的时候,不停地重复这句话:“我的孩子怎么跟我这么生疏呢?”据描述:小静在家里从来不会主动说自己在学校的事情,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有时候父母问起在学校的情况,都是两个字“没有”。

后来的几次咨询了解到,小静的父亲是一个权威性的家长,小静的生活和学习等事情,都是他说了算。孩子在家里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里就不怎么说话了,跟父母越来越疏远。

由于,强势的父母,只要自己发话,孩子必须服从。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成为家里的弱者。如果孩子长期受到父母过分的管制,他自身成长的能量就会被削弱,对父母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父母,即使天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心理和父母也很疏远。

2、孩子懦弱、胆小怕事

有一类父母,特别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孩子做错事情,或者不能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务,就会招致父母的责骂,要是孩子敢反抗,那下场就更加可怜。长期受到“责骂”的孩子,就会把想法埋在心底,不敢讲出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遇到事情没有自己主见,缺乏战胜挫折的信心。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妈宝男”,大多都是因为从小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就业择偶,母亲对孩子的一切总是一手包办。

3、可能导致孩子过分叛逆

来咨询的蔓蔓妈不明白自己从小乖巧听话的乖乖女,怎么才初二,就被一个染着五颜六色头发,吹着口哨,打架斗殴的小流氓勾搭走了。其实想想孩子从孩童走到青春期的经历,就不难理解了。

不在愤怒里妥协,就在愤怒里爆发!有一些孩子长期被父母过分管制,情绪、需求一直被父母压抑。一旦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父母的过高、过严要求,让孩子不能接受失败,从而很容易在青春期的时候产生逆反心理,厌学、顶撞父母和老师等行为。

我们在新闻里或者偶尔在路边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些长得跟父母一样高,甚至比父母都高的孩子,在大马路上跟父母大声的争吵,更有甚者双方大打出手。出现问题时候我们会不禁想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可是为什么不想想孩子都经历过什么。

强势家长需要如何改进?

1、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待孩子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求,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也都有这种渴求。

当我们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家长要以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孩子,不要把孩子本来无意所犯的错误当成故意而为,要用孩子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用孩子的标准去评价事物。

“站在孩子角度和孩子对话”我们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采取平视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营造出平等的气氛;跟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是否可以理解你的话语。不要总是板着面孔,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更不要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为由来“教”孩子。

可以这样和孩子交流:“宝贝,对于这件事情,爸爸妈妈的看法是这样的,你的呢?”或者“爸爸妈妈的建议是这样的,你可以参考一下。”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这件事情是要你自己做决定,但是,如果需要我们帮助的话,我们很乐意提供”......像对待战友一样平等的对待孩子。

不要总是牵着孩子走,而是孩子自己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仅仅是扶持。在他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提供适当的帮助。

2、让孩子也有话语权

我们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在生活中,一些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我们父母要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比如:“宝贝,咱们最近有一个出游计划,你有什么意见吗?”“下周表妹生日,我们要送礼物,你们年龄相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咱们家的书房要重新装修,你有什么意见和要求?”......

一些与孩子相关的家庭事务,让孩子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即使孩子的意见我们不予取,但是对于一些能够对孩子言明的决策,要做到告知孩子。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时,千万不要粗鲁而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你去!”。父母提出的要求,儿女不同意时,我们也不应简单地采用命令方式:“这事已经决定了!”而要把理由告诉孩子。有些事想让孩子接受,不妨多商量或者辩论,谁有理听谁的,简单粗暴的施压,只能造成更多麻烦。

3、允许孩子不完美

“你怎么又做错了?”、“你怎么又不听老师的话?”、“怎么做错事情的总是你?”、“这么简单都会出错,你怎么那么不用心?”想想这些话是不是经常从你嘴里无意识就带出来。是不是总是觉得孩子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态?

其实,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指责和抱怨,是因为我们要求太完美。觉得孩子孩子做的事情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觉得孩子没有尽力。因此,一旦孩子犯错,必定严惩,以杜绝孩子再犯。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摸索怎么与这个社会更好的相处,而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在独立的成长,就要给机会孩子犯错,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

孩子跌倒了,我们不应该是一味指责,而应该:“宝贝,爸爸妈妈觉得这次的事情你本来可以做得更好,我们一起想一想中间出的问题。”、“宝贝,这次的考试,你已经考得不错了,但是如果我们上课听课更认真,卷面更干净......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给机会孩子犯错,长大后,孩子犯错的后果也许更加严重。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的作用是引导,是灯塔,而不是孩子的大脑。龙应台在《目送》里面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孩子的独立成长是不可避免的,在成年后离开父母而独立于社会上也是必然的。我们父母其实就像孩子刚刚学自行车时后轮两边的两个小轮子,在孩子在行走的前期,我们给予适当的支撑,不让孩子出现危险,但是,最终小轮子是要去掉的。孩子前行的方向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在小轮子的控制中。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关注宝宝知道超级频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我的姐姐300字 以家为主题的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类型 我家的节日作文 写小狗作文400字 排比段式作文 写猫的作文300字 与读书有关的作文 我的学校作文500字 关于告别的作文 雪景作文200字 法语四级作文 作文夸夸谁 三年级上册作文题目 过生日作文600字 写校园美景的作文 四年级数学作文 留住春天作文 我懂得了坚持作文 晚霞作文500字 关于心态的作文 作文我学会了包饺子 英语感谢信作文 天一阁作文 英语作文信件格式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 植物的生长过程作文 雅思大作文模板 读后感的作文300字 日语作文 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