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记忆」16路电车曾经开过的地方 有没有你难忘的回忆?

2020-12-22 13:40:01
相关推荐

曾经穿行于南市与沪西闹市区之间的16路电车,沿途串联起多处知名地标,如十六铺、城隍庙、南京路、玉佛寺、大自鸣钟等,TA是老上海的主力公交线路,可是打开今天的地图却找不到16路的踪影,原来36汽车已经继承了原先16路电车的“衣钵”,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今天一起来回顾一下16路电车的往事,看看TA开过的地方有没有你难忘的记忆?

_

_

_

_

16路电车微历史

_

_

_

_

起源:16路电车

_

_

_

1920年

1月23日,英商上海电车公司(英电)开辟16路无轨电车线路,自天后宫桥(河南路桥)南堍沿北京路(北京东路)向西至泥城桥(西藏路北京路口)。

早期无轨电车

1925年指南:16路无轨电车票价表

30年代江西路福州路口的16路无轨电车,司售人员正在为“脱辫”的电车重新搭线

_

_

_

1937年

8月,抗战爆发后16路电车运行范围缩小,至11月渐恢复原线。

1937年10月中弹后损毁的16路电车

1939年电车线路图:16路走向(图中红线为有轨电车线、绿线为无轨电车线)

_

_

_

1942年

16路电车线路为三洋泾桥至曹家渡,线长8.578公里(5.328英里)。

1948年地图:16路电车两端终点

1949年南京路江西路口的16路电车(Vladislav Mikosha 摄)

1950年指南:16路电车站名表

40年代后期,无轨电车进站场面

_

_

_

1951年

16路电车线路走向调整,自人民路江西南路起,经江西中路、北京东路、北京西路、石门二路、武定路、泰兴路、康定路、江宁路、长寿路,抵曹家渡。

1956年指南、1957年指南:16路电车站名表

1959年手册:16路电车票价表

1960年手册:16路电车票价表(1960年3月调整前)

_

_

_

1960年

3月,电车一场16路电车走向和起讫站调整,自杨家渡(浦西)起,经复兴东路、中华路、人民路、江西南路、江西中路、北京东路、新闸路、江宁路、长寿路,至曹家渡。

1970年代江西中路上(南京东路口)的16路电车,配车SKD663型

1975年票价表:16路电车及其夜宵线

_

_

_

1979年

8月,316路夜宵线开辟,自十六铺至周家桥。其中小东门至曹家渡段即16路电车“夜宵版”。

_

_

_

1983年

2月10日,电车一场16路电车西端终点调整至东新路,自杨家渡起,循原线经长寿路、武宁路、东新路至东新路光复西路口。

1983年手册:16路电车信息表

1983年泥城桥(北京路西藏路口)的16路电车,配车SK561型(Leroy W. Demery, Jr. 摄)

_

_

_

1986年

80年代大自鸣钟长寿路上的16路电车

3月16日,因四川中路、江西中路实行单向通行,16路电车北向改走四川中路。

10月24日,电车一场16路电车缩线调整为黄河路至东新路。自温州路起,经新闸路循原线至东新路;回程自东新路起,循原线至新闸路,经长沙路、北京西路入温州路(黄河路终点站)。杨家渡至黄河路原行驶路段由64路汽车替代。

1989年票价表:16路电车

1993年票价表:16路电车

今世:36路汽车

_

_

_

1997年

8月27日,公交一电公司16路电车线路撤销, 由36路汽车替代。36路自鲁班路起,经重庆南路、重庆中路、成都北路、新闸路、江宁路、长寿路、武宁路,至东新路。

2002年长寿路上的36路,配车SK6102P型

(朱达艺 摄)

_

_

_

2002年

陕西北路全线打通,巴士电车36路汽车原线至江宁路后,双向改经昌平路、陕西北路,进入长寿路原线。

东新路终点站处的36路,配车GDW6105G1型

(叶草 摄)

_

_

_

2003年

巴士电车36路汽车迁入新启用的卢浦大桥枢纽站。

2009年36路配车SWB6105G3A型(张渊源 摄)

2016年曾一度改属巴士三公司的36路,配车SWB6120V4LE型(张渊源 摄)

_

_

_

2018年

6月2日,配合陕西北路(长寿路—新闸路)、西康路(北京西路—长寿路)机动车单向通行,巴士一公司36路汽车自卢浦大桥枢纽站起,循原线经江宁路、昌平路、西康路、长寿路、武宁路,至东新路。(原线陕西北路海防路、陕西北路安远路等2个站点相应调整为西康路海防路、西康路长寿路站;回程走向及设站不变。

2019年东新路上的36路(张渊源 摄)

_

_

_

_

36路汽车沿线地标

_

_

_

_

_

武宁新村

_

沪西工人文化宫

_

“西宫”人工湖泛舟旧影

简称“西宫”,系全市面积最大的园林式工人文化宫。位于武宁路225号(原址武宁路71号),1960年10月1日落成对外开放。该宫建成后,为纪念20年代在沪西地区建立的沪西工友俱乐部,初名沪西工人俱乐部。60年代中,曾更名普陀区文化宫,后改名普陀区工人文化宫。1979年2月定名沪西工人文化宫。

90年代初西宫路口人行天桥,可见16路电车架空线和进出车场线

_

武宁路桥

_

80年代武宁路上的16路电车

始建于1954年,1956年竣工。桥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桩基、空腹式桥墩和重力式桥台结构,上部为单悬臂梁及挂孔钢板梁联合结构。一跨过河,跨径47米,桥宽14米。1966年进行桥两侧加宽工程,加宽部分为双曲拱形,三孔,跨河一孔47米,两边跨道路孔各为18.8米,桥宽24.5米,梁底标高8.15米,1967年竣工。2001年利用老桥墩再次拓宽,仍为三孔,跨河一孔47米,两边孔距增加到28米,宽度增加到39米。2008年起对桥梁进行景观改造工程,2009年7月1日竣工。景观改造工程借鉴了法国巴黎塞纳河上“亚历山大三世桥”的灵感,使武宁路桥成为上海首次用主题雕塑进行装饰的桥梁,十分壮观。

_

长寿路叶家宅路

_

西滩

_

西滩地区旧里鸟瞰

大致范围为东近胶州路,西、北靠长寿路,南达安远路。吴淞江自宋元以后河道南移,今安远路原是吴淞江的故道,称老吴淞江。昔日吴淞江河床宽阔,河水漫溢,其北有草长浦,使这一带逐渐形成为一个多支河、浜塘的滩地。其东面吴淞江会徐公浦后折南处的河湾地区,亦是一片滩地。19世纪中,两处滩地上有了渔村及少数开荒种地的居民,当时将东面的称东滩,西面的称西滩。后因长寿路穿越西北境,安远路辟建于南部,境内交通便利,使西滩的村舍及居民增多。30年代前后,由于沪西工业的发展,老吴淞江、草长浦等河塘陆续被填没,境内东、南兴建工厂渐多;居民则聚居于西北,住宅多为简屋、平房,也有部分旧里。在抗战前与曹家渡一带市廛相接而融入市区。2000年起,西滩旧里上已建起了西部俊园高层住宅区。西滩已焕然一新。

_

长寿路常德路

_

亚新生活广场

_

亚新生活广场与长寿路(张渊源 摄)

1996年12月,在胶州菜场原址上,一座新型的商业广场建成开业。当时全称叫做“21世纪亚洲新世纪广场”,现在通行的名称即亚新生活广场。有着6栋融合中西文化风格,各具功能的楼宇,15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和百米长的名店街,集百货、餐饮、娱乐、服务等商业休闲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的亚新生活广场,很快便成为长寿路的新地标,取代大自鸣钟成为区内的商业中心之一。

_

陕西北路安远路(上行)

西康路长寿路(下行)

_

大自鸣钟

_

大自鸣钟旧影

_

普陀区妇婴保健院

_

“普妇婴”原址,今为长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56年10月1日,普陀区产院(普陀区妇婴保健院前身)在长寿路170号创办。1952年,在该处建房创办国际和平妇婴保健院,该院后于1956年迁徐汇区衡山路,遂在原址组建成立普陀区产院。1958年8月1日,纱厂医院妇科并入后成为该院开展妇科手术的开端。1961年4月,普陀区妇女保健所亦并入,并更名为普陀区妇婴保健院。1972年增建3层病房大楼1幢。1975年区儿童保健所并入。1983年病房加层扩建竣工。1978~1990年,该院有2项成果先后获全国医疗卫生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获市级成果奖。现址为同普路517号,紧邻上海市儿童医院新院区。

_

重庆南路复兴中路

_

复兴公园

_

复兴公园内景(张渊源 摄)

是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国古典式风格的园林,也是近代上海中西园林文化交融的杰作。上海开埠前,此处为上海县城外西郊,在今雁荡路、重庆南路、复兴中路、思南路一带原是大片良田,有一小村名顾家宅,当时有一顾姓人家拥有十多亩土地,并在此建有私人小花园一座,人称“顾家宅花园”。1900年法国人购下顾家宅花园及周围152亩土地,并于1909年6月完成改建,同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对外开放,俗称“法国公园”。公园中有开阔的草坪,形成中轴对称的几何图案化植物造型。园内设音乐亭、喷水池和沉床式花坛,浓郁色彩大反差对比表现出浪漫的法兰西风格。从1914年起,公园年年(除抗战时期外)举行花卉盆景展览,成为公园的传统活动,尤其是菊花展览更是全市闻名,吸引成千上万市民前来参观。1946年元旦,公园改名为复兴公园,有“民族复兴”之意,当时总面积已有119亩,面向广大市民开放。1998年起,复兴公园内多次举办高雅的“玫瑰婚典”,每日热闹非凡,“英语角”“戏曲角”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交谊舞、大家唱、羽毛球、广播操、太极拳等群众文体活动也持久蓬勃地开展。

_

卢浦大桥

_

卢浦大桥

_

卢浦晨曦(张渊源 摄)

世界首座箱型拱结构特大型拱桥。位于南北高架路跨越黄浦江处。桥身呈优美的弧型,如长虹卧波,飞架在浦江之上。全桥融斜拉桥、拱桥、悬索桥三种不同类型桥梁工艺于一身。2000年10月18日开工,2003年6月28日建成通车。全长8722米,宽39.5~41米,主桥长750米,采用中间提篮中承式拱梁组合体系。主跨550米,两边跨各100米。鉴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及时代特征,建成后的卢浦大桥以其新颖、壮观的造型为上海城市添上浓重的一笔,成为一处重要的新景观。

资料:上海市测绘院·图溯上海

编辑:周宝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猫的自述作文500字 中秋作文400字 高中竞赛作文 厚德载物作文 打女生屁屁的作文 千岛湖作文 人生需要奋斗作文 运动会作文1000字 作文节约用水 木棉花树作文 作文我不再 努力作文800字 父亲的肩膀作文800字 种种子的作文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 言传不如身教作文 胆小的我作文450字 正能量的事例作文素材 科技作文结尾 这样的人作文500字 10篇作文600字 秋天秋天的作文 那一次我真感动600字初中作文 雷峰塔作文 孩子不会写作文 数学课上作文 有趣的事三年级作文 我的心声作文500字 热爱生活作文500字 童年的乐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