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用信仰的力量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成功

2020-12-22 22:15:01
相关推荐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如何点亮青年学生心中的理想信念,用信仰的力量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收获精彩,是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目标。

这其中,广西财经学院坚持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遵循,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每一堂专业课程中,深植于每一位专业教师心中,人才培养迸发出澎湃的活力,其极具创新意义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值得分享与借鉴。

树理念

让“课程思政”全面领航新一轮教育改革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这一全新的理念与精神指引,创造性地为破解思政教育“孤岛”困境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以此为遵循,广西财经学院迅速开启了由单轨式“思政课程”向立交式“课程思政”推进的改革探索之路。学校积极引导全体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打破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藩篱,实现既教书又育人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中,使思政课从“独奏”变为“合奏”,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学校主动作为,成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加强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工作组,全面挖掘、梳理蕴含在每一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德育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之中,从而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无声”的知识传授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凝聚着对思政教育思考和实践的崭新“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不断探索中日益成形,全面领航学校新一轮教育改革。

建体系

寻求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融通之道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可以说是思政教育发展的关键一“跃”,构建出了全新的教育样态,其终极目标就是寻求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融通之道。

广西财经学院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加强探索创新,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教育人”的专题讨论活动,不断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原则、路径等的理解,为“课程思政”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上,学校围绕财经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建构财经高校“双协同双融合集成式”“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双协同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双融合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深度融合;集成式是将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师资培训平台、管理服务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等集约集成,实现育人各平台各要素之间统筹规划、信息沟通等同向同行的机制体制。

“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建设上,各专业团队将“课程思政”理念充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地域文化、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目标要求,深度挖掘各自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凝练形成具有本课程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核心内容,切实把政治信仰、理想信仰、价值理念、道德情操、精神追求等教育融入所授课程的课堂教学各环节。学校通过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坚持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重点推进与鼓励创新相结合,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2019年到2023年,学校每年立项建设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将“课程思政”工作推广到全校所有课程,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

此外,学校建设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课程思政”教学云平台,大力推进智慧课堂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课程思政”新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方面,优秀专业课教师的言谈举止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教师的身体力行本身就是先进的思政教育方式,学校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教师培训,将师德师风、同向同行、现代化信息技术等内容融入到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当中,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2019年学校举办两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师“同向同行”的自觉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积极性。依托教师培训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教师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组织76名任课教师参加“马工程”教材自治区级在线培训。55名教师参与完成课程思政精编案例的撰写工作,将主流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

要做好“课程思政”,离不开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共同智慧。各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成编写组,根据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就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合作精编教学案例,供各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融通、深度融合。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上,学校把“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和课程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重要的监测指标,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重点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关注度;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等课程建设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者“育德功能”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优势,增加相关课程学分,整合学校相关资源,增加一批优质课程,创建一批品牌课程。通过专题讲座、团队学习、理论宣讲、互动交流等教学形式,进一步开拓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为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学校还创新开发“财经中国”选修课程,全面解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经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组织力量开发《壮美广西》专题,全方位介绍广西的建设与发展,增强学生建设广西发展广西的信心和能力。

显成效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之花盛开

一项项创新,一次次突破,因地制宜,成效喜人,学校的“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学校“财经高校‘双协同双融合集成式’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批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重点项目立项。以创新经管类课程思政体系为目标的《“大思政”格局下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荣获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东盟国际化和区域本土化相结合的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实践》,荣获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形成了可推广的教学改革模式,提炼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课程思政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

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2018年12月在经济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3个学院遴选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概论”4门课程开展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目前,首批“课程思政”4门示范课程建设已完成,40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汇编成果《财经类课程思政案例的探索与实践》正交付出版社出版。学校组织参加第六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思政组二等奖1项。组织参加2019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暨“精彩一课”比赛获一等奖9人。

实践育人方面,学校连续9年组织开展“大学生骨干暑期实岗挂职锻炼”活动,学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每年组织80余支服务队4500余人次赴基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5个团队被列为全国重点团队、12个团队被列为全区重点团队,2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单位,3次获得全区高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

放眼今天的广西财经学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更是释放出无穷能量,推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大踏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谭冰亮马燕卜玉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薰衣草作文600字 生活的发现作文 中秋节作文三百字 我爱劳动作文400字 半命题作文的那一刻 打屁股作文作文 关于校庆作文 妈妈的关爱作文 夏天雨的作文 小学作文眉批大全 有关于新闻的作文 时代作文 小动物400字作文 励志作文开头 写同学的作文350字 什么最为珍贵作文 草莓的作文400字 鸡的作文 校园的足球场作文 观察雨的作文 湿地保护作文 介绍开封的作文 成人高考的英语作文 我的偶像爸爸作文 小学生作文写植物 捕捉幸福作文600字 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作文 写长辈的作文600字 中国节日作文 第一节化学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