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后你还在知识巅峰吗?挑战你的骗子来了!

2020-12-22 23:30:01
相关推荐

回想高考后那段日子

等待分数的时光漫长无比

学校和专业还在思来想去

不管轻松还是忐忑

有的骗局我们一定要警惕

2020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愿天下学子都能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在未来一段时间,考生和家长可能会接到一些陌生电话,可能会感受到一些“热情服务”,不过要小心,这可能是“穿上新衣”的网络骗局。

01

高考后频发诈骗总览

数据显示,高考结束后兼职诈骗和游戏诈骗呈高发态势,其中游戏诈骗相比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

从被举报帐号分布区域来看,国内主要在广东地区。

国外主要还是盘踞在东南亚,以菲律宾、柬埔寨为主,分别占比24.7%和21.8%。

当前网络欺诈正呈跨境化、产业化运作趋势,并向智能化、多平台方向发展,凡是有需求的地方,就可能遇上骗局。

02

陷入狂欢的不止考生

高考一结束,大部分考生都陷入狂欢,放松了警惕,在关注分数和报考信息的同时,考生一定要仔细甄别信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先来了解他们的诈骗套路。

1

“我们内部有人”

每年考试结束,都会有人自称是内部人员,可以帮忙修改成绩,从考生家长手里骗取大量钱财,下面来看真实案例。

受害人称“对方说能修改考试分数,骗了我们一万三千元”。该案例中他们自称认识内部人员,可以修改原试卷成绩,只需要支付10000元的封档费和原试卷修改费,就可以操作。

看对方言之凿凿,“新建档案封存、修改原试卷成绩”似乎驾轻就熟,不明就里的考生,容易被误导,从而支付高昂的“修改费”。

显然,他们是没有能力修改考试分数的,他们的目的就是骗钱,当受害人支付后,又会以其他名目收费。

如果受害人不愿意继续办理,对方承诺可以退款,但退款需要再缴纳盖章费,这时考生就被套进去了,不付盖章费就不会退款,付了盖章费又可能损失更多,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如果熟悉一般诈骗的套路,就能看出这些要钱理由多么荒谬,在另一起修改分数诈骗中,套路略有变化,却离不开反复要钱的本质。

另一位受害人称“有人冒充内部人员加分,要先付2000元,我打钱后,他又说需要更新数据,还要再付4000元更新费”。

该案例中,某“老师”声称可以帮助加分,以此要加分费,并称可以提供“后台加分操作”的录制视频。待受害人支付加分费用后,对方又以更新数据要钱,这时受害人才察觉被套路了。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不管是加分还是改分,对方都是以要钱为唯一目的,至于名目,随便都可以编出来,比如“关系费、风险费、保证金、保密费”等,他们会一直“坚持”到受害人不再支付,才逃之夭夭。

高考改卷会录入国家内网,且有严格监控,考试成绩是不可能通过内部人员,给好处费就能更改的,根据教育部招生政策规定,以虚假成绩报考,也会被记入考试诚信档案,涉嫌犯罪的,也会被移送司法机关。

(图片来自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考生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查询成绩,凭真实成绩报考院校,勿轻信网络上付费改分的说辞,所谓“内部有人”,都是精心编造的骗局。

2

“我们是志愿填报专家”

对考生和家长而言,进入一所理想高校是全家的头等大事,有人利用这一心理,在填报志愿阶段也设下各种骗局。

一位受害人称“他们并未提供一对一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完全和他们描述的不一致,付费了又叫付费”。在专门做反诈的同事来看,一眼就能洞穿骗术,但作为考生或家长,一般是首次遇见,了解这些套路就显得十分重要。

该案例中对方以“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的名义收费,并自行给自己加了很多头衔,如“高考报考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等,这些自封的官阶,偏偏有人买账。

考生几乎是第一次填志愿,可能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有人便利用这一需求进行欺诈,甚至夸大其词地宣传:“很多同学高考后不会填报志愿,每年都有几十万学生复读了,更多人因为分数线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学校,后悔了四年”。

他们一般是打着指导填报的名义,诱导考生拉人进群,而所谓的指导,不过是随便摘取的政策解读。在拉到足够人后,他们便露出了凶狠的獠牙。

另一个受害人就举报了类似诈骗:“她以高考填志愿为诱饵,让我给他转钱”。该案例中他们先是以“填报志愿服务量大”为借口,诱导扫码入群,然后收取指导费。

通过链接付费后,确实能看到他们的指导内容,不过都是些往年填报的注意事项,并没有实质性指导帮助。考生最后才发现,这钱是白交了。

学校对高考填报志愿有专门的指引,根据教育部招生政策规定,考生应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填报学校。

(图片来自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考生应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填报,不要被网络上的“专家”误导,那些骗局都有一个共性,即反复向你要钱。

3

“我们有额外名额”

除了改分数、填志愿的套路外,还有人打着“内部招生名额”、“额外招生指标”的名号到处骗钱。现在高考录取都实行阳光招生,对每个考生公平公正,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的话是不可信的,我们来看真实案例。

一个受害人称“他冒充高校招生老师,以内部名额为由收取39800元的费用”,该案例中,对方称不管高考分数如何,只要交几万元,就能包进,而且入学后学费也是全免的。

该“招生老师”还以招生名义,搜集考生信息,如“身份证号码、准考证号码”等,这些都是非常隐私的信息,切勿在网络上随意填写。

这种声称可以走关系,甚至自称招生老师,以“内部名额”的名义收费,是录取阶段较为常见的骗局。根据教育部招生政策规定,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的“招生指标”,都是“无中生有”。

(图片来自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除了以上骗局外,不法分子还有其他招数,比如:

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收资质审核费;

以伪造通知书的方式,让考生付学杂费;

以跳档录取的名义,让低分考生付跳档费。

他们的骗术并不高端,但如果想走捷径,就容易误入歧途,请牢记:

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遇到电话、短信、链接要钱的,一定要多方核实,不要急于汇钱。

凡是以非正常途径操作录取的,几乎都涉及诈骗,请家长和考生正确对待入学问题,严格遵守高考规则,认真了解招生政策,切忌将孩子的高校梦想寄托在这些虚假信息上。

03

当准大学生遇到经典骗术

考生们历经三年苦读,经过高考冲刺,熬过了志愿填报,似乎所有事情都已“尘埃落定”,准备迎来真正狂欢的“人生巅峰”,然而这时骗子仍在暗处伺机而动。

其中,兼职诈骗以诱人赚钱为噱头,游戏诈骗以价格低为噱头危害网络安全,尤其需要考生们注意。

1

做群管成拉人狂魔

有的考生会在假期兼职赚钱,这本来是独立自强的表现,也是一次锻炼自己、接触社会的机会,但网络上充斥的兼职招聘,却遍布陷阱。

网上常见的有“入职打字”、“招群助手”等兼职,这些足不出户又简单轻松的工作,往往能吸引到部分学生,不了解内情就容易上当。

有受害人举报称“她们是一个团伙,感觉学生好骗,她们创建了特别多的群,然后招聘助手帮忙拉人,说是每天有工资,但拉完人他们就不理我了,真的是,高考结束了,她们是专骗我们学生吗?”

该案例中,对方声称不收任何费用,招人做群管理,只要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帮忙管理学习资料群,日结30-50元。

这种兼职贴合考生心理,他们先是给大家普及大学生活,拉近群友好感,再以招收群管理的名义,让考生邀请自己的好友。

这也是比较典型的骗术,熟人拉进群可信度较高,却不知会被利用,信息也有泄露风险。

另一个有受害人举报称:“我是穷学生,他们骗我说能做兼职,要保证金,交了几次都不管我,还一直要钱,我今年刚高考完,没钱”。

这类案例中的诈骗分子多为团伙屡次作恶,平台根据大数据审核,会在添加他们为好友初期,提示“请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谨防诈骗”,并设置投诉渠道。

尽管如此,涉世未深的准大学生们仍然对风险前置的提醒置若罔闻,即使再低级的骗术都有人中招。

他们先是要入职保证金,等学生交钱后,对方又会以“激活帐号”的名义,要激活费,并称该费用在激活后立马退回。

这是较为常见的入职押金诈骗,“激活后退钱”的本质还是反复要钱。

利用假期锻炼自己,充实生活是可取的,但一定要到正规平台,遇到“花样繁多”的交费噱头,不要盲目付款。

2

北大多少分来着?

除了兼职,有的考生会宅在家里打游戏,不法分子会在网上发布卖装备信息,如果遇到卖游戏装备、游戏帐号的,也要当心。

有受害人举报“对方卖号,我给了钱他就不卖了”,该案例中,对方要卖出游戏帐号,并以询问“北大分数线”拉进关系,如果知道分数线,就便宜点卖了,待考生支付后,却得不到帐号。

先不要笑!我们来拆解这个“高级”骗术:对方先是放低姿态,和受害人交朋友,以“北大清华在哪里、哈佛麻省多少分”等话题让受害人放下戒备,然后开始了他们亘古不变的模式:要钱,要钱,还是要钱!

个人游戏帐号、微信帐号等都是不允许买卖的,而且交易过程中,往往都涉及诈骗。也提醒各位同学,游戏放松的同时,多长个心眼,小心落入圈套。

3

高考结束了,爱情还会远吗?

当一切“尘埃落定”,考生们不仅放松了绷紧的神经,年轻的心也开始躁动起来,这时就容易遭遇交友诈骗团伙。

在未见面的情况下,把钱借给陌生人,很容易被骗钱,下面就是鲜活的案例。

受害人描述说“这个女生在抖音上面加人,然后在微信上借钱,借了一次还借,后面又说过生日,要我发红包,我现在觉得她不是女的,说不定是抠脚大汉”。

该案例中对方也自称是高考毕业生,从其他平台引流到微信后,以暧昧的话语聊天,诱导考生们借钱、请客等。

这类“学生”往往加的是一群人,然后用相同的话术和不同的人聊天,披着“单纯可爱”的外衣,在网络上招摇撞骗,从落地打击的案例看,他们确实大多都是男性。

以上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案例,其实就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处心积虑”的不法分子潜伏在“各个角落”,随时准备给即将开启人生新旅程的准大学生们“上一课”。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寒窗苦读”十余载的莘莘学子,面对这些并不高明,甚至令人捧腹的诈骗手法,却难以招架。

最近有个很有意思的新闻, 12岁的小雪在网上遭遇“转888元返8888元”的诈骗,1300余元压岁钱被骗走。

被骗后她迅速冷静下来,根据骗子透露的号码打过去,自称是银行客服,然后以“你资金出现问题,请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的话语反套路对方,获得多条重要线索并第一时间报警,警方迅速将9名嫌疑人全部抓获。

小女孩的沉着冷静、处变不惊、迅速报警,让结局大快人心,但我们不能指望每次都这么幸运。无论年龄、性别、学识,一旦心存侥幸、妄图不劳而获,就会身陷“诈骗泥沼”。

最后,祝福各位学子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你们即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未来还有很多险峰要攀登。如果自己或亲友遇到类似骗局,请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96110反诈专线进行报警、咨询!

来源:酒泉市反虚假诈骗中心

编 辑:王 雪

责任编辑:徐春燕

总 监:肖吉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考试作文300字三年级 我的一天英语作文5句 夜游西湖作文 丽江古城的作文 游贵州黄果树瀑布作文 关于全球变暖的英语作文 写春天花的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初中 哈尔滨太阳岛作文 以小见大手法的作文 春天里作文 记叙文 现实与浪漫作文 理想作文700 小学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英语作文结尾万能句 残疾人作文 冬日里的阳光作文 作文绿色生活 英语作文不少于5句话 优秀游记作文 关于少年强则国强的作文 我的一件事作文 社会变迁作文 拉丁舞表演作文 渴望600字作文 笔作文600字 喜欢猫的作文 我的一家作文500字 在家里发生的一件事作文 守护什么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