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王风 黍离》赏读

2020-12-23 05:20:01
相关推荐

【原文】

黍离《诗经王风》

彼黍离离[1],彼稷之苗。行迈靡靡[2],中心摇摇[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4]。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作品简介】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大师教六诗,曰赋曰比曰兴曰风曰雅曰颂。”(《周礼春官大师》)六诗即六义,是前人对《诗经》内容分类及表现手法的朴素概括。《风》《雅》《颂》是《诗经》现有编次上的分类,《风》是王畿及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计有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曹、豳、桧、鄘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共一百零五篇(又分《小雅》七十四篇,用于诸侯享宴;《大雅》三十一篇,用于诸侯朝会);《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共四十篇(分《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朱熹《诗集传》)。

【简要注释】

[1]黍(shǔ):北方的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有黏性。离离:行列的样子。[2]行迈:行走。靡靡(mǐ):行步迟缓的样子。[3]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4]噎(yē):堵塞。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气逆难以呼吸。

【诵读目标】

通过反复吟咏来体味国破家亡后人们背井离乡的内心悲伤。全诗感情浓烈沉郁,充满愤懑。诵读时感情要充沛,语调宜低沉。

【文选简析】

关于《黍离》一诗的主旨,《诗序》说得明白:“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此诗序于王风之首,何为《王风》?郑笺云:“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可见《王风》兼有地理与政治两方面的含义,从地理上说是王城之歌,从政治上说,已无《雅》诗之正,故为《王风》。此诗若如《诗序》所言,其典型情境应该是:平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景,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这样的情和这样的景化而为诗是可以有多种做法的,诗人选取的是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路子,于是这首诗具有了更为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方玉润《诗经原始》)。

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复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难怪此后历次朝代更迭过程中都有人吟唱着《黍离》诗而泪水涟涟:从曹植唱《情诗》到向秀赋《思旧》,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姜夔的《扬州慢》,无不体现这种兴象风神。

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更进一层,透过诗文所提供的具象,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充满失望的呼号中读者看到了另一个诗人的影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吟出《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广州一模作文 逆境成长作文 永不放弃作文300字 难忘的事情英语作文 贴鼻子游戏的作文 安全第一作文 烤红薯作文 网瘾少年作文 平凡主题的作文 感谢你的陪伴作文500字 走过什么作文 我的小实验作文200字 青岛栈桥作文 感恩作文800字议论文 花的作文150字左右 责任作文800字 端午节作文二年级 游记800字作文 国庆作文300字 遇见300字作文 作文面对 与书为伴作文 第一次打乒乓球作文 爱好作文 骑车 安全用电作文500字 有关苔的作文 什么的瞬间作文 国庆感悟作文 旅行日记作文 有关于成长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