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疫情中坚守的文化力量

2020-12-23 06:20:01
相关推荐

2020庚子开年,一场貌似发端于中国武汉的病毒感染,正在世界各个角落逐步扩大。当全世界都在为中国这个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担忧时,中国却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病毒的传染,一系列疫情数据趋于平缓,不断有省市县的病例被“清零”,希望的曙光,已经在东方的海岸线上出现。

世界的担忧并非无稽。地球人都知道,疫情预警发出时,正值中国春节来临,而春节,正是家庭观念无比浓厚的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日子。每年中国的春节,都会形成世界最大的人口流动潮,其流动量之大,是除中国之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想象无法承受的。而人口的流动,就是病毒蔓延最便捷的通道。于是流言四起,担心这种传染性很强的新型冠状病毒,会随着中国人回乡团圆的脚步传遍中国,继而向全世界蔓延。

然而,人们惊异第发现,全体中国人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号召下,退掉了回乡的车票,停下了走亲访友的脚步,义无反顾地“宅”在家里度过了鼠年春节。而且,中国的医生、护士、警察、司机、行政人员等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在疫情中表现出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医护人员不断奔向第一线,大量的物资投向疫情严重的省份和城市。一向被认为缺乏集体意志的中国人,在这时候高度团结,对各级政府近乎苛刻的防疫措施表现出高度的认同。人员流动的停滞,成为中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蔓延的最主要的原因。

惊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人会有如此坚毅的共同意志?为什么能够在如此严酷的疫情下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迸发出如此惊天动地的斗争信念?这一切的答案,都要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去寻找。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最初的苗头就出现在最早的神话传说中。这些传说,会长久地影响民族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和精神追求,是“民族魂”的奠基石,是民族文化成长的基因所在。

中国远古的神话故事很多,从盘古开天开始,演义出神农尝百草治病、钻木取火、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等。而且,中国人所熟知的三皇五帝、女娲、后羿、大禹等神话故事的主角,差不多都是有迹可循的被神话了的真实的人,大多来源于原始部落的联盟首领。他们集众多本领于一身,可以上天入地,可以战天斗地,而且是集中表现为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本领,比如战瘟疫、战洪水、战寒冷等等。

反观西方世界的基督教文化,则是深深根植于希腊神话和《旧约圣经》的远古历史记载。在他们的神话里,人是上帝造的,火是上帝赐予的;在希腊神话中,用于抵御严寒的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燧人氏钻木取火得来的。当世界末日的洪水来临时,西方人是在诺亚的方舟里躲避洪水,而中国人却在两代人(大禹父子)的时间里通过开山通渠,战胜了洪水。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山海经·海内经》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大意是说,那时候大洪水来临,舜帝命令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但鲧却盗取“帝之息壤”来治水,于是舜帝就把鲧给杀了,后来大禹以疏导的办法终于治水成功。

西方人在神的船上躲避洪水,中国人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治理洪水,这就是文化基因的区别。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的根,民族的魂。我们中国人从小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在危难面前不惧怕、不躲避,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像遗传基因一样深深印在了我们的潜意识中。尽管有时候我们可能意识不到,但这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思想底蕴,深藏不露。但每当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遭遇国破家亡、亡国灭种的重大危机时,这种文化基因就会显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义无反顾地去抗争,去战斗,并一次次取得了胜利。

不得不说,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一直存在。《易经》第一卦的卦辞就有“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说法;《论语》中有“不知生,焉知死”的训诫;过去人人都读的《增广贤文》中,教育人要有“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的意志;毛主席当年也有“与天斗其乐无穷”的豪情壮志。这就是中国人的斗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大洪水时,没有像西方人一样躲进诺亚方舟,而是不折不挠战胜洪水。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人在1900年的庚子年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和百日维新。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人在卢沟桥的枪声中举国义愤,全民团结,并敌一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取得了中华民族抵御帝国主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同样地,当中华民族遭遇到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人类未知的敌人时,当病毒的传播和危害威胁到不特定人群生命的安全时,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开始迸发。这不是某个人、某一个团体或组织的奋起,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在重大危机关头所表现出的团结和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正如专家所说,必胜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是我们战胜病魔的最有效的武器,其作用甚至比药物和仪器更重要。这也是“愚公移山”给我们的力量——面对挡路的大山,与其绕道躲避,不如把大山挖开移走。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深深扎根于我们的灵魂深处,在我们的文化底蕴中沉淀和积蓄,必将在面对维艰时爆发成长,支撑我们越过艰难险阻,走向最后的胜利。

这,也是我们战胜瘟疫的理由和底气。

(作者:肃北县委宣传部 赵彦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800字 以回味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作文600字 中考英语作文范文30篇带翻译 我是劳动小能手作文300字 舌尖上的端午作文600字 无声的语言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作文600字 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走在什么的路上作文600字 什么真让我着迷作文400字 生活处处是课堂作文500字 江西省今年高考作文题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600字作文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300字作文 给自己一个微笑作文800字 外星人来我家作文350字 以美好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苹果的自述作文300字 行走在美好中作文600字 我的暑假生活300字作文三年级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400字作文 我的暑假生活三年级作文300字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500字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500字 作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300字 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作文 什么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什么的呼唤作文600字 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