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围网拆除让挚爱变味?探访:阳澄湖大闸蟹不会再见

2020-12-23 08:00:01
相关推荐

今年阳澄湖还剩1.6万亩围网养殖湖面 本版摄影 特派记者 陈梦泽

西北风起,大闸蟹市场持续升温。青背、白肚、金爪、黄毛,阳澄湖大闸蟹也到了大批量上市的时候。上海人偏爱阳澄湖大闸蟹,然而近年来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不断缩减,随着太湖和阳澄西湖的围网陆续全部拆除,各界高度关注阳澄湖仅剩的围网是否会在今年蟹季后全部拆除。离开了阳澄湖的大闸蟹还能叫“阳澄湖大闸蟹”吗?记者驱车前往阳澄湖大闸蟹的主要核心产区——苏州市相城区一探究竟。

湖好了

生计才会有保障

阳澄湖水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沿湖苏州市所辖的昆山巴城、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常熟沙家浜是阳澄湖大闸蟹的核心产区,仅剩的1.6万亩围网养殖湖面,相城区便占8000亩。湖中两列南北向的沙埂将湖域分为东、中、西三湖,其中靠西湖的沙埂因形似美人腿而得名美人腿半岛,主干道澄林路沿着中湖岸线纵贯整个半岛。

相城区清水村坐落在美人腿半岛相对狭长的“脚踝”位置,村里600多户蟹农“承包”了区内超过四分之三的围网养殖面积,51岁的朱崇智就是其中一户。

朱崇智在阳澄湖养了20多年的大闸蟹,这20多年里,他家的围网养殖面积从最初的30亩缩减到如今的10亩,在他的记忆里,10多年前阳澄湖围网养殖曾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整个湖面视线所及之处全是密密麻麻的养殖设施。

据统计,2001年阳澄湖水域围网养殖面积一度高达14.2万亩,相当于八成水域都被用于围网养蟹。蟹农投喂的大量饲料残饵对水质造成了极大影响,湖底淤泥沉积,湖面蓝藻泛滥,湖水混浊不清还透着腥味。围网拆除工作随即启动,力度不小。2002年,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降至8.1万亩,到2016年缩减至3.2万亩,这个数字在2017年再度被改写为如今的1.6万亩。

而这1.6万亩经过重新选址、统一规划,被安置在湖域最适合养殖区域。“你看我这块地方,几乎是阳澄湖最中心的位置了,水深两米左右,光照也好。”驾着小船开往自家养殖基地,朱崇智不时指着木桩上停留的白鹭和空中飞过的鸟群,在他看来,这些“客人”的到来,是阳澄湖水域环境改善最好的佐证。

“每年12月收网之后,我们都会在围网区域种水草,净化水质,同时为来年养蟹做准备。四五月份的时候,这里的水清得可以看到水底的水草。”朱崇智随手拉上一笼螃蟹,今年湖蟹早熟,长假刚过,母蟹的品质已经非常不错了,加上个头普遍比去年大,这意味着今年应该会有个好收成,手里抓着两只块头大的,朱崇智心里的乐呵直接挂在了脸上。

如果剩余的1.6万亩真的全部拆了呢?“明年就没了,不大可能。但如果一定要拆,也是没办法的事。”朱崇智似乎对于这个假设并没有做太多的计划,但说到这个话题时,他的眼神中明显多了几分伤感,“到时候再说吧。环保是个综合的话题,围网养殖只是其中一方面。”

其实这么多年,蟹农们心里愈发明白,只有阳澄湖好了,他们的生计才会有保障。

租池塘

科学养殖早布局

清水村有个小名人,叫顾敏,2009年大学毕业后回村创业,他把电商带进这个小村庄。从淘宝试水到天猫旗舰,从小打小闹到大规模预售,几年工夫,顾敏闯出一条阳澄湖大闸蟹线上销售的路子。2013年,他成立了苏州阳澄湖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朱崇智便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蟹农之一。

目前,合作社已集结了村里60多户蟹农,围网养殖面积达600多亩,每亩产量200斤左右。蟹农负责养,顾敏负责卖。湖面围网拆除直接影响合作社货源的产量,但对于过了今年蟹季湖区剩余的1.6万亩围网将全部拆除的传言,顾敏认为不可能。“2017年继续围网养殖的这批蟹农都是签了合同的,期限是5年,起码在合同到期之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年吃不到阳澄湖大闸蟹,不大可能。”话虽这么说,但对此顾敏也有自己的打算。

在阳澄湖拆除湖面围网的同时,一个个标准化养殖池塘逐步被开辟出来。这些池塘毗邻阳澄湖,沿湖而建,引的是阳澄湖水,在塘内养蟹,养殖废水无害化处理后重新排入湖中。这些池塘的养殖面积已达10万亩,远超湖面围网养殖面积。

2017年清水村标准化改造池塘招标,顾敏拿下了一个30亩的池塘,2018年他再次拿下一个40亩的池塘,用他的话说是为了“保险起见”,毕竟环保是大势所趋。

为了养好塘蟹,顾敏做了不少功课。“几年前我就已经开始做阳澄湖水质的监测分析,并尝试在自己的池塘里模拟湖区的水质环境和生态链培养。”在顾敏的池塘里,安装了各种养殖设备和传感器,可以随时监控塘内PH值、温度、溶解氧、氨氮等水环境数据。

同时,顾敏还在池塘里做起了套养试验。根据螃蟹的生长周期,他会在池塘里套养草虾、花白鲢等水产品,既能净化水质,又能增收,一举两得。“从这两年的养殖情况看,塘蟹的品质、口感和湖蟹几乎没什么区别,因为水环境稳定,塘蟹的个头反而更有保证。不过因为目前塘蟹不能称为阳澄湖大闸蟹,所以在价格上会比湖蟹低20%左右。”

问去留

“上岸”不会丢品质

有人说,上海人有阳澄湖情结,对阳澄湖大闸蟹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在合适的时候吃上一对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腔调。对此,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办主任姚水生直言,上海是阳澄湖大闸蟹不可或缺的大市场,上海市民对大闸蟹的喜爱,直接带动了阳澄湖大闸蟹的销量。

“上海人爱吃,也会吃。每年都是等到阳澄湖大闸蟹最肥美的时候,利用周末等假期结伴出行,在阳澄湖镇、巴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姚水生说。

市面上鱼龙混杂的“阳澄湖大闸蟹”一度让消费者对阳澄湖大闸蟹心存疑虑,开始观望。“今年政府加大了市场分类销售的监督力度,只有湖区围网养殖的大闸蟹才能叫做阳澄湖大闸蟹,按所核准的面积相应数量佩戴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防伪标识。”据了解,今年的防伪标识是一个红色方形的蟹扣,正面是统一的地理标志(见小图),反面是各个产区品牌信息,二维码可查询并唯一验证,不可伪造。

1.6万亩围网养殖的阳澄湖大闸蟹今年产量1400吨左右,而这仅是阳澄湖地区大闸蟹产量的一小部分。按照这一标准,其他湖区空旷水域和标准化池塘养殖的大量的大闸蟹都没资格自称“阳澄湖大闸蟹”,只能叫做××品牌大闸蟹,并标明实际产区。“目前想吃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认准地理标志是最靠谱的方法。”姚水生说。

对于阳澄湖围网养殖区域的去留问题,来自相城区农业农村局的消息称,目前并没有收到拆网的指令,区里的围网养殖面积稳定在8000亩,后续绿色环保是发展主旨,规格更大、体型更平均、亩均效益更高的新品种正在研发中。

“只要阳澄湖在,大闸蟹就一定会有,阳澄湖大闸蟹的金字招牌就不会丢。”在姚水生看来,阳澄湖大闸蟹之所以受消费者青睐,主要是因为天然的生态条件造就的高品质,而能长期受食客推崇,是源于一直以来对品质、口感的追求。

“有人说今年开捕晚,错过了中秋,影响销量,但阳澄湖大闸蟹追求的是品质,不到时间,蟹的品质达不到标准,就不能上市。”即便真的“上岸”了,现有改造的标准化池塘里用的是原水、原苗、原技术、原班人马养殖,品质基本达到了阳澄湖大闸蟹的标准,“可能当地养了几十年螃蟹的蟹农能分辨出细微的差别,对于食客来说,外观和口感几乎是一样的。”

秋风起,蟹脚痒。连日降温,阳澄湖大闸蟹将大规模上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沿湖区域汇集,距离阳澄湖仅一小时左右车程的上海市民更是近水楼台。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相城区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同比增长7.3%。

特派记者 毛丽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志者事竟成作文300 关于冷静的作文 暖心作文600字 关于群的作文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文 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 一帆风顺的作文 二年级写关于春天的作文 义卖活动作文500字 作文水平 最疼我的人作文 唯美作文开头 这件事让我感动作文400字 描写一种昆虫的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500字 介绍家规的英语作文 节约用水作文题目 老师的爱作文450字 一缕阳光作文500字 以香为话题的作文 一件礼物作文400字 插叙作文800字 一年级小学生作文 二十年后回故乡的作文 爱国作文开头 崇尚英雄作文 打屁股机器人作文大全 作文感动400字 风帆指向灯塔作文 关于勤工俭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