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首映日豆瓣评价7分 卸下李仁港的爱情包袱 攀登者可以走得更远

2020-12-23 13:45:01
相关推荐

0.写在前面

进入正文前,有必要抒发一下撰写此文时的心情。

在观看了《攀登者》9月28日的点映后,我怀着失落的心情写下了点映影评。

产生这种感觉并不是因为电影质量不行,而是因为期待过高,被现实打脸所致。

《攀登者》是一部合格的电影,演员演技无可挑剔,场景特效让人震惊,服化道精良令人叹服,情节泪点十足催人泪下,凭这四点,已经值回票价。

如果没有去看的朋友,我建议你赶紧先去看一次,再去阅读任何关于电影的评论。

豆瓣评分,我毫不犹豫打四星,三星给演员、特效和服化道,一星给爱国主义题材。

但《攀登者》却不是合格的献礼电影,不是说他没有爱国情怀,不是说他没有让人落泪的桥段,只是他在庄重的历史面前显得过于轻浮,在严谨的登山活动前表现得太随意。

攀登者的背景故事是一段英雄舍身的血泪史,是一首用牺牲精神和团队精神谱写的伟大赞歌。

但因为李仁港导演选择了“重色轻友”的感情线编排,用大量“爱而不得”的爱情取舍去凸显牺牲精神,却没有用同样比例的剧情刻画团队精神,所以导致了感情戏难以升华。

观影后直至撰写本文时我的的心情依然是惋惜和质疑的,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要谈这么久恋爱?为什么不展开登山队的队友情谊?为什么最后冲顶了还要安排一段生离死别的对话?”我相信这也是一些喜欢对剧情进行研究的朋友的心声。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深究剧情,也不觉得爱情戏份对你的观影有什么影响,那后面的内容就可以不必再看了,因为每个人的观影需求不同,有人只享受视觉上和情感上的冲击,只要看得开心就好。后文的论述对这样的朋友没有任何帮助,只会徒增观影负担。

深究剧情与否,并没有对错的判断标准,只是看电影的角度不同。所以,如果你要文明地指责本文太较真,我只会一笑置之。但是,你要出口成脏,人身攻击,那我必计较到底。

留下来阅读的朋友,就让我们先从为什么爱情戏在《攀登者》中行不通开始说吧。

1.爱情戏为什么是最大败笔

爱情是私人的,要升华到爱国层次,非常难。除非这段爱情本身就是在见证一段充满国家情怀的历史事件。例如著名的爱情电影《卡萨布兰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用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既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又彰显了爱国主义,至今依然被奉为经典。

《攀登者》中的爱情故事达不到这种高度,在大篇幅渲染下,反而让人觉得爱情大于爱国,爱情的力量才是帮助吴京登上珠峰的重要因素,黑牡丹的爱情甚至在弱化国家的纪律性。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朋友在观看过后,感觉感情戏很多余的原因。其实不是感情戏多余,而是爱情戏笔墨太重了。

爱情戏的笔墨太重,除了会产生“喧宾夺主”的情感误区外,还会直接影响其他情感的发挥。

因为所有电影都是有时长限制的,爱情戏份占的时长重,友情、师徒等能展示团队精神的戏份就会被削弱。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攀登者》中,吴京和张译训练新攀登队员的镜头有多少?井柏然和胡歌展现情谊的镜头有多少?

有关团队精神的戏份被压缩,毫无疑问就会弱化了团队精神建设的展示。从而就会让部分观众产生新登山队凝聚力不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欠缺训练等认知。

更糟糕的是,李仁港导演还安排了一次登山操练事故来显示新登山队的业余,以及彰显黑牡丹和井柏然的爱情!如此“重色轻友”的感情偏向,难道还值得吹捧吗?

这种“重色轻友”的情感偏向,就是一种对庄重历史的藐视。

2.登山知识解读不够,造成误会

撇除“重色轻友”的感情偏向外,电影的许多情节其实都是合理的。但是,因为情感线所占的剧情实在太重,不仅挤走了团队精神的展示,还挤走了一些专业登山知识的介绍。

这就导致了一些剧情必须依靠“脑补”才能合理化。

有人怀疑,为什么井柏然掉下去之后,剩余的队员不完成登顶任务?命名就近在咫尺了啊。

这个疑问的产生是因为没有合理地展示出登顶过程的体力消耗,让观众误以为队员们经历了大风口急行军、悬崖制动后,还能有充足的体力进行第二阶梯登顶的“人梯”托举。

事实上,随着海拔的升高,人的身体负担会越来越重,消耗的体力会剧增,甚至瞬间就会无法行动甚至有生命危险。在《攀登者》的原型故事中,登山英雄刘连满就因为托举了三名队友登上峰顶后,脱力倒地,险些丧命。

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任何大幅度动作都会将体力消耗殆尽。因此,在经历了惊险的悬崖制动后,井柏然的队友没可能还有体力进行登顶行动,能安全撤回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而电影中显示井柏然登山队体力透支的镜头,就是一个队员脚滑了一下。并且这个脚滑还导致了氧气瓶脱落砸晕了井柏然。观众还没有反应过来,思绪就已经开始关心井柏然的生死了,很难把体力耗尽这个大前提关联起来,所以就导致了有关“近在咫尺怎么不登顶”的疑问。

展示队员体力消耗过大的镜头用不到十秒,为何却不愿做出分镜?因为李仁港导演认为井柏然和黑牡丹的人工呼吸戏份更有看点,吴京和章子怡的无线电传情更有看点。

其次,井柏然牺牲后,张译拉着井柏然的尸体进营地,并拥抱吴京痛哭流涕。

张译的这段哭戏的确是演技精湛,他让曲松林这个角色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但是,拉回井柏然尸体这个操作,是有违客观因素的。

因为从珠峰运回尸体,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自1921年英国登山队开始攀登珠峰开始,至今一共有300多具遇难者遗体长眠在珠峰。其中不乏有闻名的冒险家、登山家,为何他们所属的国家或者相关的亲人,不考虑把他们的遗体运回去安息?

答案就是太难了!

攀登珠峰的负重,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其中包括了对随身携带物资的限制。超重对攀登者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出现风险,负重不足则证明物资不够,也容易出现意外。

因此,要把尸体从珠峰上运回,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即使在明确知道遇难者坐标的情况下,设备精良、配合娴熟的珠峰清理队,也只是计划在珠峰上寻找两、三个安置点集中安置遇难者遗体而已。

那么,对于井柏然这种在第二台阶摔下,坐标不明的遇难者,有没有可能在时间如此仓促、人力物力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迅速找回?

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李仁港导演安排这一剧情,显然对严谨的登山知识处理得太随意。

他只是希望可以通过张译拉尸体展现一个让人震撼的场面,凸显曲松林大彻大悟的转变。其实,作为曲松林精神的继承者,李国梁至死都护着的摄像机就是他们之间的精神传承物。

通过一个交还摄像机的过程,就能起到让曲松林大彻大悟的作用,为何一定要用一句脸都看不到的尸体来徒增电影的不实感呢?

3.两个吐槽剧情的解释

在上一篇影评里,我放出了几个槽点。其中吴京攀爬工厂和领导赵坤训话方五洲的两个槽点争议最大。所以,文章的最后让我来再次分析下这两个槽点。

一、吴京攀爬工厂的剧情有没有意义?答案肯定是有的,因为这段剧情是为他与章子怡的爱情线量身定制的,如果缺失了,他们这段爱情只会更加失真。

有的朋友认为,我指出吴京没有说出那句话,是不了解当时“有爱说不出”的社会环境。其实不是,反而恰好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让这段戛然而止的表白更加尴尬。

吴京在攀爬工厂前,说出了他仰慕的前辈通过攀爬教堂表白了深爱的女孩,然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这已经就是一种赤裸裸的表白行为了,在当时“有爱说不出”的年代,做出这样的举动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气?

而他攀爬工厂的过程,除了展示了他高超的攀爬技术,也隐喻了他克服社会习俗,鼓起勇气表白的过程。结果威武雄壮爬上去,被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人打断了,完全就是一种强制中断剧情,为后续感情发展做铺垫的做法。

这种老旧的转折情节非常刻意,虽然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对于阅片较多的朋友,很难不感到尴尬。

二、领导赵坤指责方五洲“怎么能歇”是抖包袱吗?答案肯定不是的,从张译的眼神以及递水杯的行为,就可以看出赵坤就是要指责方五洲“偷懒”。

当然,许多人看到这个桥段都会心一笑了,赵坤在这么紧张的场合说出如此无知的话,的确非常好笑。但赵坤这个角色是谁?是登山队总指挥,是代表官方的领导。

不是说紧张的环境不能制造笑点,也不是说领导不能说出这么无知的话。但是,在一部献礼片中,让一个出场时间不多的领导角色,说一句这么无知的话来搞笑,本身的立意就非常不好。

综上,我觉得非常遗憾。《攀登者》不失为一部合格的电影,值得大家去院线一睹为快。但作为献礼片,我认为不值五星。

截止到本文发文时间,《攀登者》豆瓣评分已出,30万人评价,平均7分,就是四星水准。

我是一木支危楼,《攀登者》大家看了吗?对电影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评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志者事竟成作文300 关于冷静的作文 暖心作文600字 关于群的作文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文 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 一帆风顺的作文 二年级写关于春天的作文 义卖活动作文500字 作文水平 最疼我的人作文 唯美作文开头 这件事让我感动作文400字 描写一种昆虫的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500字 介绍家规的英语作文 节约用水作文题目 老师的爱作文450字 一缕阳光作文500字 以香为话题的作文 一件礼物作文400字 插叙作文800字 一年级小学生作文 二十年后回故乡的作文 爱国作文开头 崇尚英雄作文 打屁股机器人作文大全 作文感动400字 风帆指向灯塔作文 关于勤工俭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