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她是红遍全国的国学大师 却被北大学子轰下台 中间经历了什么?

2020-12-23 14:00:01
相关推荐

“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这句话来自于丹的心得语录。无论她现在在人民心目中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语言中蕴含的哲理永远不会随着人境遇的变迁所被扭曲。

说起于丹大家并不陌生,她凭借央视播出的“百家讲坛”而让大家所熟知。她在社会上拥有很多响亮头衔,也算是文化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她从一名幕后工作者到一名台前解说者的蜕变并非只是偶然和幸运。这一路的经历和成长都证明了社会对她才华和能力的肯定。

没有人会一夜成名,所有在那一刻所获得的荣誉和都来源于漫长而艰辛的坚持和努力。对于于丹来说,她享受过一夜成名所带来的喜爱与赞美,但也承受过一夜衰落所带来的唾弃与谩骂。她从一位才华横溢的国学大师到一位被北大学子轰下台的讲师,这中间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路奔向 “神坛”

于丹生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所以,她从小就对国学耳濡目染。父亲对她的家教也是相当严厉,都说“严师出高徒”在这般严厉教育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在满天星辰中纵然是闪耀的那一颗。她3岁开始练习写字,4岁就开始读《论语》。她从小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在学习“为人之道,做人之本。”

她1989年7月参加工作,曾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 2006年,她先后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等著作。

她的作品不仅仅在国内受到广泛欢迎,在国外的图书销量也是很火爆。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华文化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她的一步步前进,都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肯定。也渐渐从幕后被推到了灯光闪耀的台前,一步步向“神坛”迈进。

成为“神坛”的后起之秀

2006年,于丹第一次进入“百家讲坛”担任主持人,与此同时,她也是《论语》的解读者。她对《论语》的解读受到了大众的追捧和认可,自此一夜成名,成为了《论语》的明星解读人。其实,人们喜欢她的解读并非是说她对《论语》有非常超前的理解,而是她的解读更加通俗易懂,并且她常以心灵鸡汤的方式给人们灌输古典文学,她具有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的能力。

这站在大众的角度来看,更加容易被接受,也更加接地气。她凭借“百家讲坛”这档节目一炮而红之后,开始在国内多地开设讲座,传播国学。为此,国内曾一度被掀起对国学作品的研读热潮。

2007年她还出版了《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在这本书中,她将昆曲的清音佳曲,美妙传神描绘得淋漓尽致,带领读者全面了解昆曲的风貌才情,让读者更加深刻体会昆曲的高尚情怀,漫游于昆曲的清妙音律之中。同时,也让大家认识到了于丹的逸志才情,对传统文化的至深热爱。同年,她还以106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作家富豪榜的第二位。因此又引起了圈内外的共同关注。

2008年,于丹开始热衷投身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工作,2009年以来又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向全国学生言传身授,传播中国的“仁爱”美德,阐释世界的“爱”与“美”。2010年她担任了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大使,成为世博会专家委员会的成员。为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全方位了解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为世界传递中国友谊做出了努力。

一位当代才女,集聚一身的正能量,又满怀奉献精神的人怎么最后就成了众矢之的,人人唾弃呢?

“神坛”地位动摇

有人曾说:“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是因为脚在走,心不变。”这不就是“不忘初衷,方得始终”么?

能够高居“庙堂”是本领,但能高居“庙堂”而不浮华却是品德。而于丹恰恰是可高居“庙堂”者,但并非是能够不入红尘,不浮华者。随着声名远播,成为荧屏前的公众人物。她的一言一行也开始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每位公众人物都该明白的道理。既然,接受了公众的追捧和喜爱,那也得经得住公众的检查和考验,这个世界上“成就”和“代价”永远是对等的。

于丹成名前后也是判若两人,刚成名时她是尽心尽力在为社会树榜样,为人民传授知识,传递正能量。可渐渐地,她开始禁不住世俗的诱惑,为了呈现出一个更加高尚的自己而过度包装,渐渐将传播学识演变得商业化,这些行为渐渐让粉丝感到寒心,渐渐对她失望。

再者是她在解读《论语》时太注重自己的主观意识,在传统文学中注入过多的个人感情色彩,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臆测,这导致很多专业学者对她的解读产生了抗拒和不认同。这也是她在“神坛”地位动摇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跌落“神坛”

2018年,于丹受邀参加北大百年讲堂的戏曲演出晚会,表演结束后于丹被邀请上台谈观后感,对各位老艺术家进行发言表示感谢。于丹上台后,台下便有人高呼“让她下去”。随后,台下众人也纷纷跟着起哄。于丹最后只在台上对各位老艺术家们说了一句:“把所有敬意都留给老艺术家们”便尴尬下台。这起“于丹被北大学子轰下台”事件是于丹正式跌落“神坛”的转折点,也是“凤凰跌倒鸡窝里”的高度预警。

“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不管做任何事若只一心追逐名利而忘记脚踏实地,最终只会是一败涂地。

于丹经历北大风波后并没有就此恢复风平浪静,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她的往日行为被网友无限放大,各种黑料更是一一被扒。就此,她之前在人民群众前所树立起来的形象已经崩溃瓦解。从此便渐渐退出“神坛”。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于丹的遭遇,不单单是人民给她上了一堂人生课,也是给社会所有人上的一堂课。希望世人能够明白,只有“出淤泥而不染”才能“濯清涟而不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素材简短 成长作文500 露营作文 作文大王 三年级作文范文 敬业作文 寻作文 练字作文 作文800字议论文 等待的作文 老师作文500字 万能英语作文模板 作文乡情 三年级作文400字 橘子的作文 遇见你作文 10篇作文 委屈作文 生活需要作文 我的英雄作文 温度作文 旅行的英语作文 惊喜的作文 描写春天作文 旅游的英语作文 语文中考作文 看图写话作文 坚守的作文 小作文给朋友 100字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