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初中学习习惯将定型 孩子现在做这些还不晚!(北大学子亲述)

2020-12-23 15:15:01
相关推荐

我是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本科生,来自高考竞争非常激烈的江西。高考总分667,语文121,数学137,英语145,理综264。

我是一个从小就成绩不错的人,中考意料之外又在预想之中地拿了全县第一,并由此进入了江西省最好的高中——临川一中,成为别人眼中的“大神中的大神”。

还算平稳地度过了高中三年,顺利进入自己理想中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今天分享下我的学习方法。

虽然清华北大确实是集中了一批类似于“bug”一样的天才,但是如果以为清华北大都是这样的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很多人真的都没那么天才,我始终认为我能考上北大的大部分原因是我的努力,而这努力,又包含了性格(好胜且坚韧)、目标(考上清华北大是我一直的梦想),还有本身对学习(尤其是理科)感兴趣。至于自己的天分,诚实一点地估计应该是中等偏上(超过大约70%普通人的水平)。

我的邻居,也是我的发小,就是最鲜活的案例,论智商我是自愧不如的,从小时候开始,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他的思维能力是非常人所能及的水平,但是他最后也只是考上了江西理工大学,一个二本学校。

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学习这件事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也就不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相比于学习,他更喜欢在游戏世界里寻找快乐。

而我的高中同桌,虽然天资不足称道,别人十分钟就记下来的东西,他可能要琢磨一个小时才能消化掌握。但是因为他家境贫寒,想要靠自己努力改变家族的命运,所以在学习这件事上,他的态度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高中三年他一直是班里管大门钥匙的人,因为他每天都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就连唯一的休息时间——周日,他也会来教室自习。正所谓天道酬勤,最后他成功进入了南开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生。

所以,没有天分并不可怕,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天分只是锦上添花一般的存在,并不是决定要素,而且我们也决定不了,我们所能掌握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方法。

记得刚进入初中的时候,入学第一天就是分班考试。

大家都知道,小学的学习,只要在课堂上稍稍认真听讲,然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就能拿到很高的分数,全班第一遍地都是。

所以在进入初中的第一天,就要面对被挑选的现实,而且没有足够的信息做心理预判,再加上我是偏消极的性格,考完之后就一直在想,万一没有进入重点班的话该怎么办呢?绝对要尴尬死了。

但是第二天结果出来了,我是全年级第十五名(其实这是我整个初中最差的排名)。当时还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这样就挺好的了。

进入初中,突然就有了一种真的要认真学习的氛围,因为我的初中从初一开始就安排了早自习和晚自习,所以待在学校的时间几乎翻了一倍。

再加上学的科目一下子就增多了,不像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很多人都有些不适应,无法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

但是我就不同了,进入初中忽然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我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喜欢看各种“闲书”,特别是一些科普性质的书,比如《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全球通史》等。平时也可以多读一些关于学习的书籍,记得高中那会从我妈那看到一本叫《学好不难》的书,那本书虽然主要是我爸妈自己买来看的,但自己看了后觉得里面的很多方法对自己也是受益匪浅,如果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

所以初一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知识,对我来说只是复习而已。正是这些在当时看来只是“无用功”的事情,让我迅速平稳地度过了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赢在起跑线上,开启了我初中的无敌时期。

除此之外,初中是养成良好的、高效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我的学习习惯是课前全面地预习、上课有选择性地听讲、课后针对性地复习。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学习知识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过程就是预习。预习就是要获得不懂的地方,知道听课的时候特别要留意的地方。

预习是找到思维的断点、重点,听课有侧重了,懂的地方听课的时候就可以不听,节约时间和精力,更能集中精力去克服不懂的地方。

不熟悉我的人一定不会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他们只会看到我时不时上课开小差,晚自习经常看科幻、奇幻类小说,或者和别人聊天,周末也一直看电视剧或者看电影。

就连我的父母也时常觉得我不够努力,过的太悠闲,但这就是高效率学习的结果。

就这样,我从第一场正式的考试开始,就没掉出过年级前五,直到最后的中考,取得了全县第一的成绩。

在中考出分之后,全县最好高中的教导主任一直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去那就读,还承诺了一笔并不低的奖学金。

但是我还是拒绝了,选择继续挑战自己,去了江西省最好的高中——临川一中,因为临川一中每年录取清华北大的人数都在三十人以上,而且常年产出全省文科、理科状元。

我一直都不想做“鹤立鸡群”的“鹤”,因为这样对自己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而事实也证明了我的决定的正确性,进入临川一中,让我实现了自己从小的梦想,而我的那些留在本县的初中同学们,最好也只是考入了南昌大学而已,即使他们在那里一直“出类拔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分论点 英语七年级作文 迷茫作文 作文评语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清晨作文 情书作文 写母亲作文 作文议论文素材 作文600字初三 作文我的同桌 美好的生活作文 积累的作文 蝴蝶的作文 古诗词作文 成长作文800 行动作文 作文素材亲情 英语作文主题 作文亲情素材 三年级作文日记 仪式作文 共享作文 550字的作文 为了作文 善作文 亮作文 夜作文 科学家作文 公园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