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北大学子分享高考经验:要提高抗挫折能力 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2020-12-23 15:45:01
相关推荐

姓名:刘心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毕业中学: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一中学

“如入火聚,得清凉门”

高三伊始,我就把它当作我的座右铭。

在我的解读中,高三学习中的困难,便是烈火焚烧的磨难,而我则需要在其中历练出内心的清凉无碍:平静安宁的心态、毫不懈怠的勤奋和思考有得的满足与成就感。

当我终于坚持到了彼岸,迈入了我梦寐以求的学府,我想我终于可以说:三年入火聚,终得清凉门。

作为一个过来人,在这里我也非常愿意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三个给我莫大裨益的“清凉门”:心态、勤奋、思考。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到那些为了理想不懈拼搏的有心人。

1、PART ONE 心态

① 摆正学习的定位,是顺利高效开展高三备考的第一步。

学习不是家长老师逼迫你完成的任务,而是值得你为之奋斗的事业;学习不是束缚你想象力的刻板应试,而是在框架与规矩之内仍能充分发挥你的智慧、才情与能力的丰富创造;学习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满足别人的愿望,而是为了给自己争取一张通往高平台的门票,给自己一个的机会,去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和最优秀的人为伍,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的同学厌学,在我看来,主要是心态没有摆正。他们是被动的学习者,一提起学习总是不情愿,做起事来也总是糊弄了事。

我建议,假期有时间多去名校转转,但注意请不要抱着观光旅游的心态,而要用心去体会:什么是好大学。走在摇曳着绿影的古树下,坐在清凉温润的石条椅上,看身旁走过的学长学姐,举手投足间流露一个大学的气度……问问自己想不想成为其中一员。很多时候,“北清复浙交”在学生们脑海中只是个抽象的名字,他们找不到为之努力的理由;唯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有真切的认识,才能从心底里执着地向往。而这,正是指引你坚持过高三的最明亮的灯塔,是让你夙兴夜寐仍甘之如饴的最强劲的动力。每当感到坚持不住时,就提醒自己:有那么一所学校,我真心想去。

② 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平稳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永远保持自信。

高三路上会遇到种种打击,自己的实力可能会一再被外界否定——或是考试,或是批评,或是别人的质疑——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放弃对自己的信心。记住,没有人能否定你,只有自己否定了自己,才是真正的输家。

而且,要知道高三成绩的起伏波动实属正常,大家都会遇到,只是程度不同。你要做的就是认识到这个现实,状态好时不骄不躁,踏实学习;状态差时不气馁、不惊慌,按部就班,继续踏实学习。

当你状态不佳时,难免会受到老师家长“亲切”的训话。记住,首先要反思最近的学习是否有问题。若是没有,那么很大可能性就是你正处在正常波动中的低谷期,这时要及时自我调节,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乃至失去信心。

③ 学会管控压力,放轻松,活在当下,不要患得患失。

与其整日患得患失,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学习上:多想想怎么提高学习效率,怎么摸清出题套路,怎么精进答题语言吧!这不但能给你成就感,还能省去左思右想的焦虑不安,给你带来内心的平静愉悦。而且按部就班的秩序感还会给你有力的心理暗示:又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没什么大不了。

另外,笑声也是减压必不可少的。学校里和同学好友聊聊天,吐吐槽,大笑一场,能让整天的心情都明媚不少。不要觉得沉闷单调、埋头苦学才叫高三,高三不过就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普通的一年,一切生活正常,不要从心里过分特殊化它。所以该笑笑、该睡睡,潇洒看待高三,才能在这场马拉松中笑到最后。

只管安心学习,至于结果,相信天道自会酬勤。

④ 培养过硬的应试心理。

身边总是不乏这样的同学:他们平时表现不错,一到考试却常常有失水准;或者成绩波动很大;又或者大考前夕常常失眠烦躁。我想,这便是应考心理不够成熟,焦虑紧张所致。要克服这点,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及以上的水平,我有以下两条建议:

A.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点上文已论及,不再赘述,这里只提一下失眠的问题。

排除身体不适的情况,失眠大多是由于紧张焦虑,致使大脑无法放松,到了睡眠时间脑活动仍非常活跃。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活在当下”,把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管控好思绪。林清玄有一句话:“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放轻松,放简单,自会安眠。

B. 利用好高三乃至整个高中时期的考试机会。

考试对锤炼应考心态的作用,万万不可小觑。刚上高三,我的班主任就向全班立下了规矩:哪怕是上课都可以不来,但是考试你必须得来。虽有些夸张,但道理是不错的。

一开始,高强度的考试确实让我们叫苦不迭,但考了一阵下来,我们就普遍对它无感了。所谓“习惯成自然”嘛,考试在我们千锤百炼的心中,不过就是又发了一套卷子,又上了一节烧脑的习题课罢了。都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那么对于考试,你有一学年的时间来培养良好的应对心态与习惯,只要积极摸索适合自己的应考方式并在无数次考试中反复检验、调整,就算再有“考试焦虑症”的人也会慢慢适应的。于是,到最后,分数啊名次啊,都会渐渐看淡,应考心态也会愈发成熟稳健,并能形成自己一套固定的应考模式。

2、PART TWO 勤奋

真正勤奋的人是会利用时间的人。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足够长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而投入的时间有效率则是冲刺高分的关键。而碎片化的时间不懂得利用、缺乏自控无法贯彻执行制定的计划,乃至对这一天的学习生活根本没有计划,这些都是高三的大忌。有的同学只是看起来勤奋,其实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就如同一块海绵,看起来很大,但里面充满了孔洞,真正称得上学习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

而要做到真正的勤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① 做好时间规划

一个良好的计划能让你的一天过得更加从容,更有条理。

规划分两种,首先要安排出一个日常计划,每天都按照这个框架来运转。我一天的规划大概是早晨上学前做一套文综;中午写20分钟的英语完型和阅读;晚上吃过晚饭做一组数学的选择填空和语文的科技类阅读;写完自己课外安排的题后再开始做校内的作业;最后再留出些时间复习当天的内容。这样保证每天每科都有做课外题的时间,才能尽量避免“手生”,保持应有的题感。

另一种规划是专题型的学习规划,对于某一块知识或某一类题型进行集中突破。要随时反思自己哪里存在漏洞和模糊不清的地方。我常用的一个方法是:想象你现在就要去考试,那么你最担心什么,你见到哪些题会感到害怕和不安。这样一来你就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下一步就是对症下药,规划出“私人订制”的加强方案。比如你圆锥曲线的大题或是诗歌鉴赏总是不得要领,那么就找一整块时间集中做一批圆锥曲线或诗歌鉴赏的题寻找方法,还可以找找辅导书中的相关内容、网上的课程资源等等。注意,一定要留出整块时间,一口气沉浸其中两三个小时要比分散在多日、一次二十来分钟高效得多。所以,我一般会把专题性的问题留到周末解决,这样时间比较宽裕,可以好好思考、理解、整理、总结、掌握。

还要注意一点:学校的作业很重要,但不能只完成作业。作业是面向所有人留的,并没有突出你需要补的重点。所以你的目标永远不能仅是写完作业,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课外下苦功夫,把短板补齐,这才是时间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而这就需要你去权衡利弊并巧妙地安排时间了。

总的来说时间规划就一个原则:每天见题找手感,集中强化补短板。

② 锻炼自己的自控力和执行力

自控力来自对自己的深刻认识:只有明白什么对自己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才能自觉地抵制诱惑。是想畅快玩会儿,还是想将来考入理想的大学?一旦明确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成为更优秀的人,那么电脑手机的片刻惬意又怎会让你心动呢?

提升自控力还有一个小技巧。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提到:“要避免做什么事,方法很简单:你只假装它已经完成了。”

当然这种技巧还有很多,只要你下定决心要和过去自控力薄弱的自己决裂,把锻炼自控力当成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那么自然能找到许多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有段时间我为了避免手机的干扰,就主动把它关机扔进了抽屉。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当你觉得手机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时,便可以试试把它打入冷宫。

当你有了足够强大的自控力,那么诸如手机之类就不再是洪水猛兽。你可以自主地选择什么时候玩会儿调剂一下,因为你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在做什么,而不会沉溺其中,影响下一步的计划。

③ 专注,利用好整块时间。

大块时间的效益远大于碎片时间。碎片虽不可避免,但要减少人为的时间割裂。晚上回到家或是在教室上晚晚自习,这便是一天中由自己支配的最完整的一段时间。给自己定个计划,几点到几点我要做什么,想明白以后就专注去做。也许你长时间保持专注会有些困难,但其实这也正常,不要太强求,先从短时间的坚持做起,比如专注30分钟,然后逐步延长,让自己专注40分钟、1个小时……

专注是一种能力,可以锻炼,也需要锻炼。每当自己专注学习一会儿后感到厌烦、难以集中精力、不由自主想做点别的时,要及时提醒自己:现在的这段时间是用来学习的,其他的事都要等到学习完后才能去做。你会发现,其实你的注意力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它只是向你发出了第一波疲惫的信号。而这其实很好克服,只需要你及时意识到注意力的游移,并坚定地提醒自己,一般说来都可以立刻重新专注起来。

专注其实很简单,它所需要的,不过是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强的意志力。

④ 灵活,利用好碎片化时间。

一天中碎片化时间不在少数,这些时间若不能加以利用便成了垃圾时间,所以,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高三,把握好碎片化时间是提高效率、延长有效学习时间的重要一环。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议:

A. 吃饭时听新闻。养成收听新闻的习惯很重要,这有助于语文的字音、病句、作文素材积累,政治的时政答题语言积累等等。而为了节约时间,一边听新闻一边吃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B. 上学路上背点东西,比如课文、单词和历史政治的知识点。

C. 课间抓紧写作业。高三作业量大实属常态,要想快速完成、给自己的学习计划留出充足时间,就需要抓紧在学校里的零碎时间,比如课间、自习,以及课上老师留给同学的时间。要知道那些作业写得比你快的学霸,除了知识掌握得比你好,还有就是比你更会挤时间。

D. 不要磨磨蹭蹭,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因为很多情况下,时间就是在不紧不慢中磨蹭过去的。高三应该处于一种微紧张、快节奏的状态,过于悠闲跟高三还是有些违和的。

⑤ 睡眠时间规划。

很多高三生喜欢熬夜,但我个人更喜欢把没完成的事情放在第二天早晨做。由于晚上睡得较早,所以睡眠质量会更高,第二天听课也会更高效。

不要觉得不熬到两三点就不叫高三,要知道过了十二点人的头脑就大不如前半夜清醒,学习效率直线下降,这样熬时间看似很刻苦,但实际上效果却不好,不但晚上自己钻研不出成果,而且白天上课状态也不佳。有这毅力,还是放到早上早起会儿和上课精神点儿上吧。(习惯熬夜且不影响第二天状态的“夜猫子”们可以忽略。)

还有,关于午睡,我个人习惯在临上学前躺下休息十来分钟,闭目养神,感觉效果也不比睡个把小时差。有研究显示,大脑的疲劳度取决于连续工作了多久,而非休息的长短,所以即使短时间的休息,只要安排得当,也能使大脑得到很好的调整与重启。所以,学累了,不妨先趴个十分二十分,稍事休息,醒来后头脑往往能更加清爽。

3、PART THREE 思考

① 预习时提问。

高一高二学习新知识时不妨打开脑洞,随意提些有意思的问题,不一定是考点、重点,但正因为尚未受到标准的框定,才更能训练发散性思维,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有幸有一位厉害的老师的话,正好可以向其请教,共同探讨。这可能对考试没有太大直接的好处,但对一个人素养的积累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到了高三则不提倡过于发散。高三的时间过于宝贵,所以学习、思考、提问都要有清晰的方向,紧扣考纲,关注重点,把时间都用在刀刃上。这样适当地“功利”点,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预习时对读不懂的地方多加思考固然是好的,但若较为复杂,也不妨先存疑,过于钻牛角尖是不值得的。自己闭门造车地想了半天,闹得心里也不痛快,效果也不好,可能不如第二天听老师讲解一番领悟得快。

② 复习时深挖。

A. 结合上课的内容,梳理出一课、一单元、一本书的脉络来,构建起自己能灵活调用的知识结构。

B. 对于在课本中反复出现的内容多加重视。由于出现次数多,关联面广,所以此类知识点往往是命题的核心考点。

在我高三复习历史课本的时候,每当我看到之前浏览过的内容,就会翻到它上次出现过的位置,两边对应着看,分析这块知识出现在了哪两课中、这两课有什么内在联系、侧重点又有何不同,还会着重记忆这块知识能关联到的所有其他内容,乃至进一步考虑这两课的其他内容还能连带出什么知识点。这样一来,所学的知识就能更好地串联起来。当你能一提起某件事,就立刻反应出与之相关的一连串事件,那么你的历史水平就提高一大块了。

历史的大题特别重视考察知识间的灵活关联,比如考你某一事件的原因,就是要关联到当时各领域发生了什么大事能对它有影响。这种事件间的因果联系在复习中也要突出关注。

③ 做题时总结规律、经验、技巧。

很多人向我问起对题海战术的看法,总是让我感到很难回答。因为所谓的“题海战术”只是一种说法,其背后的含义总是难以界定。若说“题海战术”是多多做题,积累题感,摸索规律,总结经验,那我便赞成;但若说“题海战术”是一味增加做题的量,囫囵吞枣,不加思考,做过拉倒,只求个心安理得——“看,我做了这么多题,我多努力!”——那么,我便毫不赞成。

高三做题无疑是极其必要的,掐时间做题尤其是重要的,这可以让我们快速适应高考的形式和节奏,培养做题时的时间意识和适当的紧迫感,学会怎么分配有限的考试时间才最有效率、最适合自己、最能扬长避短。

不要总抱怨答不完题,要在心里强迫自己必须在多长时间内答完哪一部分题,比如文综选择每科十分钟以内必须完成,数学单选填空三四十分钟,每道大题间的时间分配也要搞好。这些标准因人而异,对于擅长的题就可以压缩点时间匀给较薄弱的环节,而对于难拿分的题则可以暂且“舍弃”,把时间留给自己更有把握、更能拿分的题目。在历次考试或练习中多多试验不同的时间分配,根据正确率以及做题感受来选取最适合自己的答卷模式与答题节奏。

那么,题做完了,答案也订正了,就算完了吗?当然不是。做,只是前半个环节;反思,才是刷题的精华,它能将一道题的益处扩大好几倍。很多人做了题看完答案就拉倒,又急急忙忙刷下一波,这就如同好不容易削掉了甘蔗的外皮,还没来得及咀嚼甘蔗甜美的汁液,就把它整根扔掉了,无疑是买椟还珠的不明智之举。

所以,我强烈建议同学们要格外重视做题后的反思总结。错了的题要分析错因,提醒自己下次注意什么样的陷阱;拿不准的题也不要放过,做完了一起思考,因为对你来说,这很有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雷区;不理解、弄不懂的题要及时找老师、同学解决,可以在审题思路、解题方法、知识点掌握上收获颇丰。知识性的难题要按专题整理到一起,比如你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个板块掌握的不太好,就把做过的相关习题都找出来,记忆题目中揭示出的结论,深化对知识的认识,澄清一些由于高中讲课粗略而带来的误解,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技巧性的难题要把类似的题集中到一起,通过大容量的样本归纳做题的普遍规律,总结出好用的小技巧,在不会做时可以提高“蒙”对的概率。

这里尤其要提一下语文和文综的大题,一定要注重答题语言和答题模式的日常积累。每做完一道大题,就要给它归归类,是原因类、意义类、探究类、手法类、主题类等等,然后把答案抽象、建模,总结出自己用起来顺手的答题步骤,并随着做题量的增多不断完善。搭建起每一类题型的答题模板,再遇到题就不会太怵头。剩下的工作,就是积累学科术语等答题语言,把平常说的不精确的口头表达逐步升级为严谨规范的学术表达。

高三无疑是一场战斗,事先的准备做得再充足,最后也都要靠自己去实战。建议听得再多、道理懂得再明白,自己坚持做才真正管用。没有人说这会很轻松,但唯有“苦其心志”才能孕育出最大的希望。想想自己的付出,配不配得上自己的壮志豪情。

泰戈尔有言:“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与君共勉。

希望我的这点拙见能对诸位有些许启发,也衷心祝愿每个奋战中的学子都能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来源:北京大学招生办 文字:刘心悦 编辑:肖卜凡 美编:赵鸿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老物件作文 打乒乓球作文 青春奋斗的作文 六年级优秀作文 我的妹妹 作文 洗衣服作文 新年作文英语 玫瑰花 作文 作文家乡的风俗 坚守 作文 小学英语 作文 一百字作文 我在作文 时间 作文 英雄作文 怎么写作文 关于春天的作文600字左右 有家真好作文600字 寒假见闻作文500字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最是书香能致远作文 观察植物的作文300字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家乡的美食作文600字 寒假游记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500字 走在路上作文600字 如何保持健康英语作文 美丽的风景作文400字 新学期计划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