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北京民间玩具的“活化石” 承载了多少人的童年记忆!

2020-12-23 16:05:01
相关推荐

曾经在路过国子监街时,见到一家工艺品店!这是一家专门经营“玩具”的老北京传统手工艺品店,名字叫:盛唐轩!是由“绒布唐”第五代传人唐玉捷协助自己的父亲唐启良创立的。老北京人习惯把玩具称做“耍货儿”,就在这些手工制作的传统“耍货儿”中,“绒布唐”可谓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绒布工艺起源于清朝入关以前的军队中,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原本是军士以及家属们闲暇之余,自娱自乐制作的一种“玩意儿”。而“绒布唐”的手艺,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兴起的,至今也有150年以上的历史了。因此,“绒布唐”被专家誉为北京近代民间玩具的“活化石”。

“绒布唐”第一代创始人姓赵,清道光年间人,以绒布手艺为生,他是唐启良的太姥爷(也就是他祖母的父亲),他把手艺传给了女儿(也就是唐启良的祖母);赵老先生的女儿嫁给了“绒布唐”第二代传人唐恒明,唐恒明在咸丰年间做过二品文官,他把家传工艺加以丰富和精细化,常将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朝中的王公大臣,后来家道中落,夫妻二人以在集市出售绒布工艺品维持生计,“绒布唐”的名号开始流传于京城;“绒布唐”到了第三代传人唐普顺手里,工艺又有所发展,军旅生活题材的作品比例在减弱,更加符合老北京日常生活习俗,“绒布唐”在北京流传更加广泛;

第四代传人唐启良,生于1917年,他在继承家传手艺的同时,将这项工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良,使家传手工艺品成为庙会、集市上的经典工艺品和亲友间的馈赠佳品,“绒布唐”“耍货儿唐”的名号在北京手艺界达到顶峰;据第五代传人唐玉捷回忆,当年每到节日或庙会,特别是每年正月初二,善男信女都要到彰仪门(现在的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拜财神,然后都会在唐启良的摊位前请一尊“金马驹”回去,借带宝回家、马上发财之意。晚年的唐启良已经不再亲手做活,老先生做的几只绒布骆驼成了盛唐轩的镇店之宝,中国美术馆还收藏了唐老的“金马驹”、“万象更新”、“马上封侯”等六件作品,首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东岳庙等都收藏了唐老的作品。

泥、纸、木头、绒布、皮毛、胶水、颜料,这几乎就是制作“绒布唐”玩具的全部材料。工艺包括胶土雕塑、制作纸盔、装饰、手工彩绘等主要工序,虽然材料成本不高,但是工艺却十分复杂,没有经验很难完成:要先用泥做成各种造型的泥胎,然后往泥胎上糊糙纸,即使是尺寸小的玩具,也要糊七八层,达到一定的厚度和硬度之后,就成了纸盔,纸盔干了之后把泥胎取出,以中空的纸盔作为骨架,外面包以绒布之后还要进行装饰和彩绘。

因为起源于满族军队之中,而满族马上生活致使“绒布唐”最初的玩具以车、马、骆驼为主,后来融入汉族文化,作品也就丰富了起来,其代表作品有:金马驹、马拉车、马上封侯、排子马、御辇、小鸡吃米、老虎吃小孩、不倒翁等系列。

相比于现在流行的那些精美的卡通布偶和毛绒玩具,“绒布唐”的作品仿佛显得有些“土气”,但是它是依托于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是京味文化代表性手工艺品,不仅具有民族文化传统性,制作也有许多讲究和规矩,比如“马拉车”,车篷的颜色有黄、蓝之分,平民百姓能不能坐车,王公大臣该坐什么样式、颜色的车,都有讲究,因此对于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绒布唐”工艺多采用民族传统色彩,十分的吉祥喜庆,表达着美好的寓意。作品题材广泛、造型古朴、风格醇厚、构思巧妙、韵味十足,充满了浓郁的老北京生活情调,演绎出了最传神的京味文化。

许多上岁数北京人,他们是把玩着“绒布唐”的玩具长大的,所以,对于老北京人来说,“绒布唐”不仅仅是一种玩具,一种工艺品,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童年回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祖国作文100字 五彩的世界作文 我的未来作文600字初一 杨利伟英语作文 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情 写堆雪人的作文 游海洋馆作文400字 我的志向作文200字 扬长避短的作文素材 倾听内心的声音作文 写姥姥的作文600字 时代发展作文 大自然的作文100字 小学作文如何批改 黄昏的云彩作文 沧州名人植物园作文 动物园400字作文 快乐旅行作文 小猫你真逗作文 元旦联欢会的作文 我学会了小学作文 安静的力量作文 2022高考语文作文 跨越作文600字 关于放风筝的作文350字 日出景象作文100字 校园一角作文400字写景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战胜自己的作文600字 成长作文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