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加龙: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020-12-23 16:35:01
相关推荐

中国翡翠 | 原创视频

04:03

在加龙的眼里,雕刻高端翡翠的过程像极了“戴着脚镣跳舞”,自由且束缚。今年,是加龙从事翡翠雕刻的第十四年,在过去的每一天中,他需要不间断地研究每一块翡翠原料,研究玉文化的传承意义,思考材料美与工艺美的结合并为其注入灵感与灵魂。凭借对翡翠的独特感悟,他塑造了一块又一块充满灵气的翡翠雕刻作品,也让大众看到了青年玉雕师的崛起。

藏传佛教

八月,是西藏最美的季节,也是最热闹的季节。远处雪山依旧,峡谷、林原葱茏渗透着绿意;近处,经幡飞扬,藏民的笑容比太阳还灿烂。两年前,加龙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西藏寻找灵感。此后的时间里,加龙潜心研究藏传佛教将之与雕刻的融合,这也成了他近年来雕刻的特色之一。

事实上,最开始做藏传佛教题材,是材料给加龙的选择。在长期研究材料的过程中加龙发现:有一些材料虽好,但不适合做山水题材,也不适合做传统的观音、佛题材。如何在保料之余尽可能展现这部分材料的设计雕刻之美,加龙经常坐在工作台前,手拿材料仔细研究。

新的一批材料到了工作室,加龙再次看到其中有这样的一块。“结合料子本身的特点,我又查阅了大量书籍,最终决定把料子的雕刻题材定为藏传佛教中的绿度母。绿度母法相头戴五佛宝冠,身着天衣,全身装饰璎珞珠宝,坐于莲花月轮之上......面容慈祥美丽,绿度母婀娜的身姿不仅非常贴合材料,并且雕刻时也能更好地处理一些材料本身的小瑕疵。”

第一件以藏传佛教为灵感雕刻的“绿度母”雕刻完成后,加龙也没有想到这尊佛像会广受喜爱并被高价收藏。这让加龙看到了其中的前景。一方面是传统的观音、佛题材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一方面是对于材料的利用藏传佛教题材雕刻是更利于材料美与工艺美的结合展示。

之后,加龙开始深入接触并研究藏传文化。2018年8月,更是亲自去往西藏,实地感受、触摸植根于西藏这片神秘辽阔土地的藏传文化。在离开的时候,为了更好地研究藏传佛教文化,更是请了多尊佛像回去与弟子们共同研究学习。对于藏传佛像题材的设计、创作,加龙认为确实有大环境的影响,但更多的是自己在了解后“心中有佛”。“在了解佛文化的过程中,个人思想也因佛文化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这无形之中给我创作佛像的时候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严肃

一身素雅的袍子,说话语速不缓不急,雕刻时游刃有余,加龙常给人以温文尔雅的感觉,这是作为“加龙”的加龙。换一种身份,加龙不仅仅是青年玉雕师,更是工作室学徒们的师傅。除去柔和的一面,作为玉雕师与师傅,面对雕刻、学徒,他有着严肃的另一面。

《宝瓶观音》

《千手观音》

作为玉雕师,面对雕刻,加龙的严肃表现在对于创新的不盲目迷崇。加龙认为不仅在玉雕行业,事实上各行各业中,随时代发展打破固有模式,实现创新都十分重要。但创新不是一种脱离传统而独立的新思想,不能偏离传统与文化脉络。尤其雕刻界,创新与传统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在雕刻界,佛像、生肖等传统题材一直都深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外形喜人,更多的是其中所传承的吉祥寓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玉文化,雕刻才更有意义。“因为有了传统,创新就变得格外重要,要从手法上去创新,从设计理念去创新。当然面对严谨的部分,不能改的,便是不能差之毫厘。”

《圣观音》

《水月观音》

“还没有学会走,就要跑!”面对擅自下刀雕刻的徒弟,加龙绝对是严肃且严苛的。“大型都没好,为什么要擅自雕细节?”急声呵斥后,加龙离开自己的工作台,走到徒弟的工作台开始与徒弟一起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是与“加龙”完全相反的“师傅的一面”。真正工作中的加龙,不再温文尔雅,而是锱铢必较。诚然,这是在高端翡翠雕刻里,师傅必须教给徒弟的雕刻流程及雕刻谨慎。高端翡翠原料作为稀缺的雕刻原料,在雕刻里,一丝一毫都必须严肃且严苛。这不仅仅是对于材料的珍惜,也是对于客户的负责。而这一切也是加龙于少年时跟随师傅,在师傅身上所学习、继承到的对于玉文化的理解。

《释迦牟尼佛》

《福寿双全》

玉文化

17岁那年,加龙随三伯张炳光开始学习雕刻,进入行业。作为玉石雕刻中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师徒间的传承,加龙从张炳光这里学习到的不仅是技法、学识,同时也塑造着自己做人、品德的准则,更是以玉文化去严格要求自己。

加龙拜师学艺的这段经历之中,他最大收获便是从师傅身上学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作品上,都对加龙有着深深的影响。

《西方三圣》

《莲生妙像》

“玉石是知己,它会和我对话。”当加龙把玉“人性化”,再来看今天的玉文化,显然作为一位肩负传承玉文化的玉雕师,这些对于他来说不够,远远不够。加龙明显地感受到,当下玉文化虽然丰富多彩 ,但在佩戴上终究是缺失了一些味道。“你看古人为何佩玉,那是因为玉里包含了仁义礼智信,都是做人的道理,佩玉,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什么样的人。”

《紫气东来》

“现在经常有人找我定制,我常常问他们为什么买玉,他们的回答基本是都是:好看,戴一戴。”显然,这样的答案并非加龙希望听到的。如何扭转这样的局面,在加龙看来,作为玉雕师一定要去做些什么。在创作中将玉的文化功能和雕刻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在买玉的时候,能够了解到真正的玉文化而不是单单因为好看。

“这其实是一个自我挑战的过程,每一件作品都是挑战,立足当下,我要做到手里的作品永远比上一件好。”

图/加龙精典

加龙

本名张钦荣,青年玉雕名家,中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聘教师,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2006年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张炳光,学习传统工艺美术和高端翡翠设计及雕刻,2012年创办个人翡翠雕刻艺术工作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奇思妙想的作文四年级400字 争论作文500字左右初一 这样想象真有趣300字作文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三年级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心愿500字优秀作文 有志者事竟成英语作文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500字 一言一行总关情作文 借物喻人的作文400字 向雷锋学习作文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 一朵美丽的浪花作文 关于春天的作文300字 童年趣事作文350字 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关于文明礼仪的作文 friendship英语作文 关于圣诞节的英语作文 关于雷锋精神的作文 以感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拔河比赛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400字 人间处处有真情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100字 童话故事作文200字 21年高考作文 他一一了作文 为别人喝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