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甘肃各地端午节习俗 各地大同小异 又有不同的特色

2020-12-23 18:55:01
相关推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马上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字有“初始”之意,而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时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称之为端午,又称端五、重午、端阳、重五。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为纪念战国时期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吃粽子的习俗大多地方都有,另外常见的还有赛龙舟、插艾叶、挂香囊、绑彩线、点雄黄等习俗。除此之外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甘肃各地端午节的风俗吧。

端午节

先来看看我们的老兰州人的端午习俗

插杨柳、艾草的:插杨柳是纪念介子推的。据说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晋文公重耳吃,回国称君后却忘了介子推,后来重耳记起了介子推想请他做官,但介子推藏在了绵山里,重耳无奈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他出来,谁知火烧了三日,介子推竟抱着大树和母亲被活活烧死。为了纪念他,每到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在房檐上插上杨柳,人们把这种插在房檐上的杨柳称为“招魂柳”。

艾草

端午插沙枣花:我记得我家过端午的时候门上插的沙枣花,因为我家门前就有一个沙枣树,记得小时常经常和小伙伴爬到树上摘沙枣,隔壁的三大爷总是拿个树枝追赶我们。

沙枣花

穿新衣服、戴荷包、拴上花花绳儿:过去,过端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农历五月初四傍晚,人们卫生打扫完毕,就将选来的杨柳插在大门和房檐上,插上了杨柳,孩子们就开始穿新衣服、戴荷包、拴上花花绳儿,寓意平安吉祥、驱邪避瘟。

荷包

小孩子戴着花绳子玩耍

吃甜醅子(一说“甜胚子”):过去兰州市区及市郊广大农村,端午节很少有人自家包粽子,因为兰州地处内陆,既不产糯米,也不产粽叶,再加上交通不便利,所以老兰州人多数都不包粽子。端午节只是买几只粽子,或自家品尝送礼。兰州人的端午节应景食品是甜醅子。过去端午节时,兰州家家都要酿制甜醅子。兰州的甜醅子多以以小麦为原料,笔者小时候也吃过玉麦子做的甜醅子,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甜醅子,不由的口水都留下来了,那味道是满满的回忆,既甜蜜又幸福。

甜醅子

平凉地区端午习俗:

缝荷包、端午马甲

端午之前的一个月妈妈们就开为自家娃娃(称端午娃娃)缝合包,做端午五毒马甲了,亲手做的自然是最好的,再用彩色的线捻上长长的花绳子。

漂亮的荷包

包粽子、蒸馒头、蒸糯米糕

包粽子和糯米糕要提前把浸泡一夜。包粽子要用泡软的粽叶包严实,保证煮的时候不会漏出馅。糯米糕做的材料和粽子差不多,但做出来的味道吃起来又是另一番风味。静宁县人端午节喜欢摘玫瑰吃蜂蜜。

粽子

花花绳子、荷包、香包挂在门栓上:为了辟邪,要在五月初四傍晚在门栓上挂上花花绳子、荷包还有各种香包。

河西地区端午习俗(武威、金昌等地):

做油饼子卷糕:在武威、金昌等地,端午节都会做油饼卷糕。炸出薄软的油饼,把粘糕卷至油饼中享用。糯米糕白中透红,油饼金黄金黄,香糯可口。家家户户还要把自己做的油饼卷糕馈赠给亲朋好友,相互品尝。

油糕

穿新衣、游百病:敦煌、瓜洲、嘉峪关、酒泉、临夏地区盛行野外游玩,穿新衣称“游百病”。这一日,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出门游走,“游百病”即出门游走,游乐不生病之意。

庆阳地区端午习俗

戴荷包彩绳寄平安:荷包,是用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苍术、雄黄、樟脑等中草药研成细末,装入锦囊中,利用中药的芬芳气味来达到驱除病菌和增加体香的作用。是一种精致美丽的工艺品,上面有绣出来的花鸟虫鱼等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不论男女老少,在端午这一天还会戴上五彩绳,五彩绳又叫长命缕,由红、黄、蓝、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据说可以辟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庆阳镇原县端午节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习俗,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

甘南地区风俗

甘肃舟曲县,采花节是这里独特的端午民俗,摘一朵达玛花,跳一段朵迪舞,山歌对唱、祈福纳祥。

舟曲人民端午节跳朵迪舞

定西地区风俗

洗浴兰汤:一般是煎蒲、艾zhi等香草洗澡。用柏叶、大风根、艾、蒲dao、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沐浴兰汤

插艾叶: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这是因为端午前后,艾叶长势正盛,新鲜艾叶散发出的强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能有效起到驱蚊杀菌的作用。

插艾叶

陇南端午习俗

“点高山”:“点高山”是陇南最为古老的端午节民俗之一,是对该民俗活动过程的概括,即在高山地带点燃篝火的一种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端午节民俗现象。“点高山”是氐羌民族宗教文化和汉族端午节风俗融合的结果,是一种陇南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在礼县城关镇圆顶山村一带,自古以来就盛行“点高山”。“点高山”之前,当地村民们先是打上火把沿村里的主要道路游行,当地人称之为“绕庄”,据说这样就能驱邪消灾,保全村人平安。“点高山”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

烙花馍:端午前后,走在陇南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见各种印着花的馍,这样的馍已经成为陇南人端午节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礼品。特别是西和县的花馍最出名。

花馍馍饼子

彩色花馍馍

摆露水:端午节当天天一亮,在陇南,就有很多人去近郊的山上摆露水。由于早上湿气较重,草丛中带有露水,鞋袜常被露水沾湿,故称为“摆露水”。而民间也有说法,只有端午节当天早上采的带有露水的艾叶才有艾灸的功效。

露水

系百索子:端午节那天一定要给孩子的小手臂上缠上用五色线做成的百索子,用来辟邪,也有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的意思。据说,百索子一定要戴满一个月,到六月初六那天,大人把小孩手臂上的百索子剪下来,双腿站齐,扔上屋顶。大人腿必须站齐了,否则将来小孩的牙齿会长不齐。

临夏州习俗

临夏人的特色是“花儿”。“花儿”是临夏人特有的语言,诗意地描绘了过端午节的一种习俗场景。其实,临夏人的端午节习俗还远不止于此,还有诸如插杨柳枝、戴花索、佩荷包、吃粽子、喝雄黄酒、踏青等。

笔者发现甘肃好多地方都有几个共同的习俗。

悬钟馗像:这个习俗主要在陇南的一些山区,钟馗捉鬼的故事百姓皆知。每到端午,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故事的起源是唐明皇开元年间,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逃。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唐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门插柳悬艾草:传说,人们把艾草、柳枝挂在门前,可以消疾病、驱鬼邪、避晦气,给今后的日子带来平安和好运。

逛社火看庙会:在甘肃各地的农村都有社火庙会表演。一般以唱戏为主,祈求风调雨顺。

赛龙舟:锣鼓响,号子吹,端午节里,最热闹的当属赛龙舟。说到赛龙舟不光甘肃有,全国各地很多地方过端午节都有赛龙舟的民俗。

赛龙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批语怎么写 打屁股的作文1000字 包饺子作文350字 偶遇作文开头 优秀写人作文大全 简单也美丽作文 初中游记作文600字范文 细节描写作文200字 我喜欢雨作文 厚积而薄发的作文素材 我们班的俗世奇人作文 河南风景作文 关于网络诈骗的作文 2018河南高考作文 关于花开花落的作文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作文 三年级作文海鸥 pte作文 作文开国大典 特殊的一天英语作文 芷江风雨桥作文 写泥鳅的作文 青年的使命作文 我的梦想英语作文120字 向什么学习作文600 法律伴我成长作文 关于奋斗的作文题目 关于成长的作文开头 遥控汽车的作文 如何做蛋炒饭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