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端午节的本义竟是辟邪增运 浅谈端午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2020-12-23 19:05:01
相关推荐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民间四大节日,同时端午节在各地还有一些别称,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龙日节等。

端午节的起源比较早,大多数学者会认为端午节源自于先秦时期的夏至节。

时迄夏至,五月是夏季关键性的月份,是禁忌最多的月份,无论是人的身体,还是阴阳转换,均在发生。也就是说端午节恰恰是差不多赶上夏至,夏至在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因此阳气也达到最盛,阴气最弱,阴气开始渐长,这么一个时间段,因此古人认为这个时候阴气和阳气斗争特别激烈。随着阴阳五行说盛行,战国时人以阴阳消长来说明时节变化,以五行配四时、五方而尚“五”,既尤为重视阴阳消长最为急剧的夏至,又因为尚“五”而将节日固定在五月五日。

这一个时令也正是中国北方所种菽黍和南方所播稻谷,都进入了夏季茁长期。加之气温骤升,杂草恶木、病虫害鸟、瘟疫瘴疠也猖狂蔓延而危害农作物及人的生命。事实上,五月五日的时候接近夏至,天气突然开始暴热,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外邪比较严重。天气的突然变热,各种毒虫、细菌活动就会加剧,人也容易得病。

端午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将五月作为恶月,五月五日又被认为是恶月中的恶日。这一天如果生了孩子,就会危及家族、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于是在历史上有在此日出生的孩子被遗弃的风俗。中国的古人企望能于此日助阳抗阴、得生避死、除害获福、去凶化吉,因而古人便于夏至时举行一些活动来祈求丰收和安康、禳除灾害和病瘟。端午节期间,人们经常使用朱索、五色印来装饰大门以防止邪恶。

端午节俗本以祈福禳灾为主题,以避瘟驱毒、防疫祛病等系列活动为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就是要人安然的度过这个节口

佩香囊、戴荷包都是端午节民间的习俗中很重要的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悬挂艾草,撒雄黄酒用于驱赶虫蚁。除了香囊荷包,民间还盛行佩戴五色丝线,俗称五彩绳,直到现在在端午节将要来临之际,很多商家也会争相制作贩卖五彩绳。此外还扩展有赛龙舟、比武、荡秋千等习俗,各自都有不同的寓意,但中心是四个字:“避凶趋吉”。

这些习俗传统穿越时间,跨越地域,在更大范围内传承发展。端午节是民众的生活,不同的生活需求引起了端午节的变化。可以说,这也正是端午节流传千年的生命力所在。

端午节习俗起源是多样的,大致包含了两种取向:避疫祈福,祈求民众生活平安、健康和幸福;人伦道德,传递民众生活中的伦理行为和道德准则。

大概汉人将五月五日视为阴气萌、人易死的凶日,也将此日看作逝者的忌日,进而在此日纪念一些受到敬重的人物,如割股啖君而不求荣华的介子推、忠贞贤能却遭弃迫死的伍子胥、沿江寻求父尸未得而投水溺亡的孝女曹娥、勤政爱民而政绩卓著的苍梧太守陈临等,并且传说他们都死于此日或别离此日。

端午节俗可谓源远流长,其起源本与屈原无关,其传承或历千余年才与屈原逐渐相关,其为屈原而形成的节俗活动则是近两千年来的事情。汉王朝确定了端午仪典,乃使端午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

至晚在东汉后期,人们过端午“亦因屈原”而致端午节俗与纪念屈原相联系。历经汉魏至唐代的节俗演变,屈原成为端午节俗祭祀的主角,纪念屈原成为端午节俗活动的主题,龙舟竞渡和吃粽子成为端午节俗的主要内容,同时端午节俗又因承了古老夏至节的祈禳传统,由此构成的端午节俗大概在唐代就大体定型。

1980年,赛龙舟列入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2008年,端午节被正式定为国家法定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创新的作文800字 关于母亲的作文600字 网络是把双刃剑作文 写活动的作文500字 关于劳动的作文400 开学计划作文500字 机器人打屁股作文 追梦路上作文800字 我最爱的食物英语作文 感谢母亲作文600字 什么让我更出彩作文 包饺子作文150字 我成功了作文300字 以告别为题的作文 关于春天的作文400字 你来比划我来猜作文 坚持自我作文800字 学习伴我成长作文 越来越自信的我作文 有苦也有乐作文 六上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面对挫折作文800字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责任作文600字初中 有关毕业的英语作文 写信的作文100字 激动人心的时刻作文 以告别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