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小镇少年到芝加哥大学全奖大神:在南大温暖呵护下成长

2020-12-23 20:15:01
相关推荐

“你走到更好的平台是因为南大给你创造了这么好的资源,让你有往前进一步奋斗的底气。你也要带着这种底气,才能不辜负南大的培养。”

李楠有些腼腆,九食堂的灯光垂到他的脸上,暖洋洋的,显得他眼里的光愈发亮了。

李楠今年大四,在南京大学学习了四年之后,他人生的帆即将在下半年航向芝加哥大学——这所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位列前十的学校,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他说:“说句老话,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也要争取让南大以我为荣。”

从安徽到南京

李楠是安徽人,毕业于萧县实验中学,家乡离南京特别近,因此,他与南大的缘起,“耳闻”始于从小听说的南大“学术殿堂”的身份,“见面”始于高中时那次全校组织的出游,他路过南大时,隔着大门看了一眼它,“那时候就有一种神秘感,看了一眼大门,也觉得很庄严,很有内涵。”当年路过时关着的那扇南大大门,在三年之后徐徐向他敞开,当年未曾见过的南大里的一草一木,在未来的四年里,终于成为了他身边最熟悉的景色。

由于高考发挥失常,李楠最初并没有录到他理想的专业。因此,他在军训时就坚定决心,确立了转专业的大方向,并早早地开始为此做准备。南大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给了学生们很多的选择和方向的自主权,因此,在确定好自己要做什么之后,一个广阔的天地展现在李楠的面前,他有很多机会能够接触他喜欢的化学专业,相应的,在大一期末的转专业申请与考核中,他也顺利地过关。——“老师十分热情,不限制你,你想去干什么都支持你,只要你有自己的想法。”在当时的转专业面试中,一共有五个人跟李楠一起参加考核,最后,五个人都成功地转入了他们心仪的专业。

从课堂到实验室

李楠大三就进了朱成建老师的实验室,而据他所说,他还算是“进得晚”的了——有的比较早有个人规划的同学,大一、大二就进实验室了,早早有了接触科研的机会。进实验室并不难,只要你确立好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联系相应的导师,他们一般不会拒绝你。朱成建老师对学生们十分关照,他向同学们介绍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又给他们牵线搭桥,找相对做得不错的博士生带他们,不同于网络上开玩笑的“本科生进实验室只能洗试管”,博士师兄师姐们教李楠做试验的基本操作,教他怎么看无水无氧操作,怎么用精密仪器等等,又在他对未来感到迷茫时指引他将来怎么挑导师、回国之后又该怎么做……

李楠在描述这群帮助他的人时,用了“无私”两个字。这些师兄师姐的帮助并没有什么目的,他们帮你只是因为,你是南大学生,是他们的学弟学妹,他们当年也曾经这样接受过帮助,于是相应的,在他们有了一定的能力后,他们将这份曾经接受过的温暖又给予了出去,成为了一种传承。实验室里的这群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像一家人一样,一起吃饭、一起努力、一起讨论未来规划……他们在这段人生中努力而向上求索的时刻,都在彼此陪伴、互相帮助中共同走了过来。

从南京到芝加哥

大三暑假,李楠得到了一次去悉尼大学交流的机会。院里连机票都给他们“承包”了,李楠和三个同学一起飞到了悉尼。由于南大和悉尼大学长久以来的项目合作交流关系,刚下飞机就有国际处的老师去接他们,把他们送到住处,又带他们参观校园、组织举行导师见面会、安排他们根据感兴趣的方向进实验室进行研究……一切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澳大利亚的风吹得人微醺,虽然院里安排的交流以研究为主,但还是贴心地给他们留出了空闲的时间,让这群初至澳大利亚的年轻人,将他们的身影留在了悉尼的各个角落。海风、伙伴、自由,年轻人的快乐蒸腾在空气中,久久不愿消散。

这次澳洲之行不仅带给了他学术研究的机会,还带给了他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他的托福成绩从94分提高到了109。

他开始准备申请学校。感谢于大学前三年的踏实、稳重与行动力强,李楠的简历内容十分充实。

(李楠的简历的一部分:他的研究经历)

他在南大做有机化学,在悉尼大学做生物化学,回来之后又去研究物理化学方向、材料催化——他在化学方面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多,因此他选择通过不断的尝试去体验、筛选,“看看其他领域是什么情况,我究竟喜不喜欢”最终留下的,就是最后决定的。正如他所说:“我比一般人好的是,一般人犹豫时还在原地,没有通过实践亲身体验,我可能就直接付出行动了,一有想法就执行力比较强。”

李楠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个小计划——把今日目标写上去,完成一条就打一个勾,这样,每天都有微不足道的小成就,看着打满的勾,他特别有满足感,借此也给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能做好。”,每天都做好了一点点,积攒三年之后,就做好了很多在起初看来难以达成的事。

同时,李楠在做任何事时,都抱着:机会只有一次的态度,尽力做到最好的态度。尽人事,知天命,只要他已经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那就够了,无论结果怎样,李楠都不会觉得遗憾。“发挥自己所长,尽量做到最好。最重要的是自己心安理得。”很多机会都稍纵即逝,想着能不能补救不如抓住眼前的“这一次”。正因抓住了很多个“这一次”,李楠才一步步自我充实、自我提升,变得更好。

而也正因如此,芝加哥大学全奖的橄榄枝被他握进了手中,跟以往一样,他也成功地抓住了“这一次”。

感谢与传承

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在李楠的采访中,感谢的部分占了很大的篇幅。

感谢南京大学——国家贫困计划让高考发挥失常的他进入南大,奖助学金的发放给了他物质上的支持,三三制改革让他得以顺利转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老师们对他的称赞与肯定,让他收获了精神上的满足。

感谢院里的导师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平时在学术上带领他走得更远,有问题时帮他修改,他们的好不求回报,就是无私的关心与情谊。

感谢辅导员老师——平时的活动、奖助学金的评选,她在群里发过消息之后总会再特意联系李楠,防止他错过机会。

感谢父母——每当他感到前面有困难时,回头望,父母是他永远的后盾,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

也正因如此,他在父母期待的目光中走得越来越远,努力去研究、学习,为了不负时光,也不负父母含辛茹苦;

在完成老师们交代给他的任务时,他总会做得很好去回报他们,他说老师既然把机会交给你就是信任你,觉得你能够代表学院、代表学校,所以要尽量做到最好;

在为下一届学弟学妹写申请出国指南时他事无巨细地将所有流程都清晰地写下来,以期用自己的经验为学弟学妹们铺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在他要从南大这块平台走向更高、更远的平台时,他身上带上了一种责任感: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

……

他说:

“希望自己能够保持青春信仰,朝气饱满,大步向前。”

文字 / 杨蕾

美编 / 杨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