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杜甫写给李白的这首诗 经常考 但是有一个疑点

2020-12-24 03:15:01
相关推荐

一道常考的语文试题

有一首杜甫的名篇《不见》,常作为语文试题出现。为什么出题人喜欢拿这首五言律诗“作文章”呢?因为这首诗是“诗圣”杜甫写给“诗仙”李白的,一首诗可考核关于两位大诗人的“知识点”,出题人自然对它“情有独钟”了。

这首诗全文如下:“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这首诗写于大约公元761年。诗的大意是:很久没见李白了,他装疯卖傻让人很痛心。世人都想把他杀掉,只有我爱怜他的才华。他思路敏捷,写了很多好诗,却不得不漂泊四方,借酒消愁。他现在头发白了,年纪大了,什么时候回到他青年时读书的匡山,我们一起聚一聚呢。

这首诗韵味十足,千年流传,一直被认为是杜甫与李白友谊的见证,但是,如果细究一下写作时间和李白的晚年经历,却不免让人生疑。

是不是“迟来的爱”?

细看李白晚年的经历:公元757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公元758年永王兵败,李白被一并视为“乱臣贼子”获罪流放夜郎。公元759年,因关中大旱,皇帝“大赦天下”,李白在流放途中获得赦免。

被赦免之后,李白心情顿时极好,写下了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获得自由之后两年,杜甫才于公元761年写下《不见》。诗中称“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实际上,这时候皇帝都已经恢复了李白的自由,免去了他的罪过,又何谈“世人皆欲杀”?杜甫想以“吾意独怜才”表达自己对李白的偏爱,为什么不在公元758年李白罪行未免水深火热时表白?公元761年,李白重获自由身已经两年,再谈“世人皆欲杀”,对李白还有意义吗?李白知道了心情能好受吗?

对杜甫的几种猜想

猜想之一,唐代交通不方便,消息闭塞,杜甫获知李白的消息比较滞后,对李白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写这首诗的时候,或者不知道李白被赦免,或者刚刚知道李白被赦免。

猜想之二,杜甫和李白的交情一般,或许正如古人所言“君子之交淡如水”。杜甫写这首诗时已十六年未见李白,由此也可以推测两人的友谊可能仅停留于诗词的唱和。杜甫写这首诗也许是为了对外人眼中的“李杜友谊”作一个交代。

猜想之三,杜甫知道李白早已被赦免,但为了文学创作的需要,将创作背景延伸到被赦免之前,叙述李白获罪以来的整体情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景物的作文 小事作文 选择的作文 初中800字作文 古镇作文 作文开头摘抄 理解的作文 作文春 英语旅游作文 手 作文 医生作文 六百字的作文 风俗的作文 太阳作文 作文八年级 生日的作文 景作文 五百字的作文 一年级的作文 简单的作文 作文550 作文仿写 语文作文高中 假如我作文 800字高中作文 我的老师的作文 《雪》作文 赞美 作文 王作文 作文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