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之初 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看看这首偈语就懂了!

2020-12-24 04:35:01
相关推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直以来,提起这首偈语都少不得要提另一首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从偈语背景说起,

据《坛经》记载,有一日,弘忍大师召集了门下所有人,为他们留下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各自做下一首偈语,并表示如果有谁所作偈语能够参透世间道理,那么就能继承他的衣钵,成为六代祖。这时他的首席大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下了一首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语一出,众人都为之感到惊叹。然而弘忍大师却说从这首偈语就可以看出神秀的境界还未到,不过是佛门的门外汉:“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后来慧能听了神秀的偈语,也让人帮他代写了一首偈语(慧能不识字),写的就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首偈语放在一起,境界如何高下立判。

从偈语作眼处看来,

从字面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首偈语是一种对应关系。可以说慧能偈语是对神秀的一种回应,也是对神秀的偈语的升华。

神秀的偈语作眼于“勤”,在神秀看来,修行讲究的是勤和修,秉承着一颗虔诚的心,潜心修行,才能不被世俗玷污。这样的开悟不能说有错,十分勤勉,但是终究还是逃脱不过俗尘。所以,弘忍大师才会说神秀的境界还未到,以这样的见解难以觅得无上菩提。

而慧能的偈语讲究的是“无”,他讲的是,我只需顾着自己修行,俗世如何其实说到底与我无关。所谓修行,修的只在于一颗心罢了。

从这一方面看,这也是神秀在弘忍大师处落了下乘的原因。

从境界来看,

显然,从神秀的偈语到慧能的偈语是一个从有到无,从外在到内心升华的过程。

正如很多人争论的,人之初,性本善或是人之初,性本恶。这个问题迟迟无所定论是因为两种看法都错了。其实人之初本无善恶,是成长中的经历和选择造就了人们所看到的善恶。换句话说,世上本来就没有生来有罪的人,有罪的是人在后来犯下的种种。

还记得在佛法中,有这样一句话:“佛心自现”,一个人的内心是如何,那么他看到的世界就是如何。一个人的内心是纯良、未被玷污的,那么纵使身处泥泽,他也能出淤泥而不染;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污浊,那么无论他的周边多么清白,也遮掩不住他的浑身恶臭。

当然,相较于神秀和慧能,弘忍大师的境界更为脱俗。他在听完慧能的偈语后所做的评价还是“未见性”,因为既然本来清静,又何必说什么偈语。这种境界颇有一种“你自评说,我自逍遥”的超凡姿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中考作文材料 凤仙花的作文 说明文动物作文500字 托福满分作文 草的作文300字 科技制作作文 写雨的作文题目 妹妹出生了作文 关于文化传承的作文素材 团结的力量作文600字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作文 童年故事作文400字 劳动节的作文300字 联想和想象的作文 关于心理的作文 难忘的体育节作文 我的小螃蟹作文 美好的相遇作文600字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记一次拔河比赛作文 三年级作文包饺子 假如我是蒲公英作文 哈密瓜作文 预测作文800字 追求与放弃600字作文 关于气节的作文 关于二维码的作文 我眼中的北京作文 学生作文评语 我的同桌作文200字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