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茅奖”得主周大新:18岁当兵后最大愿望就是写一本书

2020-12-24 08:55:01
相关推荐

7月12日,在人文社主办的“与故事讲述者面对面——茅奖系列沙龙活动”中,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周大新就他的获奖作品《湖光山色》与读者进行了分享。文学评论家、《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以及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付如初参与了对谈。

1981年3月14日,病中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致信作协书记处,希望捐献出二十五万元稿费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此鼓励和表彰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创作。同年3月20日,茅盾文学奖委员会成立,每四年推举一次。今年恰逢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下文简称“茅奖”)开评。前九届茅盾文学奖共计推举出43部优秀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有18部,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于1998年起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收入该社出版的获奖作品。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也编辑出版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分享会现场,右二为周大新

作家周大新先生的创作历程从1979年开始,《湖光山色》出版于2006年4月,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周大新文集》共二十卷,其中包括长篇小说十卷(共八部),中篇小说四卷,短篇小说两卷,散文集三卷以及电影剧本一卷。

周大新

周大新的《湖光山色》以丹江口水库为地点,描述了一个曾在北京打过工的乡村女性暖暖的故事,依山傍湖生活的她因一段楚长城的意外发现,而走上了一条新路。小说写的是春种秋收、择偶成家、生病离婚、打工返乡、农村旅游这些当下乡村寻常的生活事件,展示的是对人性嬗变、历史遗产和权力运作的思考。

周大新也在这部小说中探讨了乡村表层生活的巨大变迁和当代气息,同时也发现了乡村中国深层结构的坚固和蜕变的艰难,这些内容在现在看来仍旧具有现实意义。

周大新说:“《湖光山色》是我2000年初到丹江口水库周围走了一圈以后写作的,丹江口水库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现在北京河的水源,有三分之一是我们家乡的这个水库的水。我当时沿着这个水库走了一圈,接触了很多农民,我就很想写写他们的生活和困境,最后这个作品的获奖也是对我们乡村生活的一种关怀。”

《湖光山色》:最早的“逃离北上广”作品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谈道:“周大新的创作我比较熟悉,他始终在寻求一种突破,早期的时候从散文、中短篇小说开始,后来有了《第二十幕》这样的惊心动魄之作,《湖光山色》得到广泛认可也是因为它更为直接地面对了当前剧烈变革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它把整个城市的新与旧,人的内心与世道之间的矛盾,很好地揭示出来。”

《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暖暖,寄托了周大新对理想女性的推崇:“我从小生活在的乡村里接触的女性都非常善良,在我的意识里,在两性中间女性承担了建设性的事情更多,男性好打架、吵嘴,甚至动手杀人,战争也基本是男性干的事情。女性养孩子,照顾家庭,所以我一旦写到女性,就想把我对她们全部的喜欢呈现出来。”

《湖光山色》最为“重头”的内容还是它对乡村社会剧烈变革的揭示:一方面旧的秩序还在,那些落后的和先进的东西都在,作品写到暖暖回到家以后,有一天早上忽然听到外面有吹喇叭的声音,娶亲的声音,竟然结的是冥婚,这类东西在贫瘠的土地上还是广泛存在的。另一方面,商品法则、市场规则和商品社会对农村的冲击也日盛一日的展开,周大新用很多笔触写对人心和人性的争夺,这表现在对暖暖的丈夫旷开田的描述:那么一个纯洁、木讷的人慢慢堕落成油滑、黑暗的人。

“这个作品也绝非只写黑白,比如詹石磴这个人物,这个人后来从权力的巅峰坠落之后,让暖暖感到他的那种无奈,他趴下来爬不起来的状况,通过他映衬了暖暖内心的高贵,这个形象也塑造得非常成功。”梁鸿鹰说。

周大新认为看人不能简单地看一面,每个人都有阴暗的东西,只是大家平时把它关在心房一角,不让它释放出来。“如果你遇到某些情况,可能会突然把你内心黑暗的东西释放出来。詹石磴就是因为权力把他黑暗的闸门打开,一旦丧失权力以后,他不是绝对的坏人,我生活中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杀人犯,他为他的妻子杀人,结果他走向刑场回头跟他妻子告别的时候非常感人。”

周大新的编辑付如初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两大题材占的比重很大,一是乡土题材,一是革命历史题材。前者对中国作家来说创作难度非常大,因为乡土题材的作品非常多,你如果没有特色根本出不来。但是《湖光山色》脱颖而出,它最早写到逃离北上广的话题,暖暖从北京城回到乡村,这种超前性、这种预见性都是这个小说特别值得让我们阅读和值得记住的地方。另外,在欲望面前你能够守得住还是会迷失,其实这是《湖光山色》探索的特别重要的方面,也是这个作品有生命力、能够突破乡土题材的题材限制的更广泛的意义。”

持续寻找新的写作路径

编辑付如初也见证了周大新一直以来的创作:“我从很小的时候看周大新老师的《走出盆地》改编的电视剧,后来有机会编周老师的《曲终人在》《天黑得很慢》,包括编辑周老师的文集,熟悉了他所有的创作,内心觉得这样一个作家,表面看上去他是永远都在扎扎实实贴着生活写作的作家,但事实上他就是在生活之外还有特别多的美学追求,他不断在探索,其实每部作品都有结构上的匠心。比如《湖光山色》这本书分乾卷和坤卷,里面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来结构整个篇章,我觉得他把农村的变化,包括农村的伦理变化,在商业的冲击下的这种变化写的很充分。”

梁鸿鹰说周大新一个给自己印象比较深的作品是《曲终人在》,“他不想按部就班地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来写,他设计26个采访者,通过这26个采访者写26个故事,把欧阳首长的一生,把他的无奈的生活写的非常好,他牵扯到对很多问题的反思。这个社会跟每个人都有关系,并不是跟权力者,无论你是做饭的还是看自行车的,跟每个人都有关系。”

周大新最近的长篇《天黑得很慢》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这部作品是在周大新的“采访体的小说”之后的一种新的探索:用口述体这样的形式。“周大新总是在寻找一种新的路径,这个路径能够达到他对世界的理解,也能让小说更好的走进读者。他总在探索,说明他对这个世界保持一种清醒和敏锐的观察。”

谈到茅奖,周大新说:经过这么多专家的挑选,这些作品肯定都是在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比较成功、比较好的、比较大的作品。给一点鼓励,其实对作家挺有好处的。因为经常写作,一个人面对稿纸、面对屏幕,非常寂寞,特别写的时间长了,一部长篇写了几年以后他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时候作品出来以后,作家希望听到社会的反馈,评论家、读者直接的反馈当然好,如果有奖项给大家鼓励,这肯定是一种安慰。对于其他作家也是一个参照,是一个善意的提醒或者指引。

周大新是河南南阳人,南阳曾走出过如姚雪垠、二月河等作家,也是当代一个“出产”作家的重要地方,周大新谈道:“南阳比较穷,大家都想挣钱,写作也是挣钱的一个办法,我最初写作就想挣稿费,坦白说我不是很高尚的,只是后来随着写作不断的接触,我才想到更大的问题,但是最初写作我就想挣点稿费苟且生活。第二个原因,当地老百姓对写作的人特别尊敬,特别崇拜。这就无形中鼓励年轻人去写作,我又是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我18岁当兵以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写一本书。”

关于马上要揭晓的第十届茅奖评选,梁鸿鹰谈道:“我认为茅奖偏好的作品的特点就是现实主义,最终还是现实主义的东西更有人缘。这四年以来作家们的创作也呈现很大的变化,但是现实主义的主潮还是很明显的。”

梁鸿鹰回顾了之前获奖的作品的特点:金宇澄的《繁花》在文体上有探索并对生活有细腻的揭示,李佩甫对《生命册》现实主义的坚守,都很值得看。毕飞宇的《推拿》,格非的《春尽江南》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回忆性的,是反复回到故乡,《湖光山色》也有故乡的影子,你生活经历当中的那些事情,故乡的记忆,在里面扮演很有力量的角色。这些作品随着岁月的淘洗,有些慢慢的黯然失色,后浪推前浪,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能够经得住考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一百字作文 四年级写人作文 景色的作文300字 英语高分作文 想象力的作文 志愿服务作文 英语作文读后感 一个字的作文 感想作文400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作文 四年级100字作文 四年级作文写人 坚持的作文题目 出炉作文 写人的作文600 二年级作文50字 青年担当作文 文竹作文 昙花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怎么写 想象作文四年级 协作文档 介绍我的家乡作文 作文辅导老师 关于自我的作文 雪4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写人类作文 书作文300字 写事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