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家离生活可能很近也可能很远

2020-12-24 09:20:01
相关推荐

虚与实

姜广平:你对你的长篇、中篇和短篇有什么基本的看法?

苏童:对它们的满意程度是不同的。说到短篇小说,我能够列举出来我自己觉得比较完美的篇目。而中长篇哩,完美的就很少很少了。我用我自己的评判标准,对自己的中长篇的整个满意度不算高。

姜广平:你的很多中篇小说的结构像短篇小说,非常好。紧凑而自然,有一种回环之美。像《园艺》那一篇小说。

苏童:《园艺》的结构我是相当满意的。把这篇小说的各种元素拆开来看,它的结构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姜广平:我读你的短篇小说,有时候觉得你的短篇好像很薄,很飘,不像你的中篇小说那样厚重。譬如《开往瓷厂的班车》、《什么是爱情》、《把你的脚捆起来》。

苏童:对,这些作品不是很好。

姜广平:包括《八只花篮》提出的问题很大,但表现不怎么样。

苏童:这也不是好东西。

姜广平:你最近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三本自选集,我觉得不能代表你的短篇的最高水准。当然,你的短篇,有很多写得很含蓄而又很凝重。像《吹手向西》、《巨婴》、《小莫》、《小偷》、《西窗》、《拱猪》、《白沙》、《向日葵》和《伞》这样的短篇让人有着深长的思索。《白杨和白杨》也不错,写出了人很难走近人。《仪式的完成》也还行。

苏童:《仪式的完成》我觉得有点不好。意境太深硬。一个短篇如果让人发现一个作家故意在营造某种气氛,想靠某种气氛出奇制胜,感觉可能就不太舒服。《仪式的完成》我觉得有点问题,故意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虽然它得过大奖。

姜广平:有点做的痕迹。

苏童:所谓生存哲学的痕迹很重。

姜广平:你的《白沙》这篇小说,对我非常有震撼。拍照片的细节涵盖了很多东西。它把人的灵魂拍出来了。拍照片想获取死的诗意,但是那个叫老毕的摄影者却拍到了雪莱死的恐惧。但老毕为了一个作品的诞生而放弃了对生命的拯救。

苏童:雪莱确实在死时是退却的,但有力量驱使着。老毕也是一种力量,他也有让雪莱海葬的力量。

姜广平:我觉得《白沙》有着中篇小说甚至长篇小说的重量。

苏童:《白沙》的重量是毫无问题。但叙述上也有点问题。有点功利,直奔主题。

姜广平:你所有的小说都似乎是直奔主题而去的。主题放在你小说的手枪里,呼啸而出射向靶心。这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你的短篇节奏似乎快了点,可能也是很多人的感觉。

苏童:短篇的容量决定了短篇的节奏。短篇可能也就只好这么处理,否则会丧失阅读的兴趣。

姜广平:你在《虚构的热情》里提到:“如何让这个世界的哲学与逻辑并重,忏悔和警醒并重,良知和天真并重,理想与道德并生,如何让这个世界融合每一天的阳光和月光。这是一件艰难的事,但却只能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你觉得你现在的小说离这一步还有多远?

苏童:一个作家的理想与道德的观念,都能在文字背后看出端倪,无论他渲染还是不渲染这件事。我不太喜欢一个作家过多强调自己的道德基础是多么雄厚。作家其实是不可信的。五年以后如果我们再有一次对话,你可能会发现,我说的话跟五年前完全不同。一个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态度其实是犹豫不定的。一个作家他自己还在自我完善,包括世界观和文学观。作家的狡猾有一半是需要的。作家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在发展,在完善,他一直在修正自己。没有一个作家说自己是没有道德感的。但在多大意思上强调你的道德感,在小说之外的访谈或评论中,一个作家可能有这样的力量,但这样的作家是值得怀疑的,应该警惕。

姜广平:你的小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诗体小说,充满了丰富而瑰丽的想象。很多年前,你曾经说你三十岁以后想象力会无可挽留地衰退。现在你觉得你的问题还是不是关于想象的问题了?

苏童:想象力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问题。

姜广平:换一种问法,对想象力,你还有自信吗?

苏童:想象力的自信我有。问题是,我现在怀疑想象力背后的力量有多大。卡夫卡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社会生活在制造无数的小说,但是在我们的小说中却圈不出多少现实生活。虽然他没有提到想象力的问题,但已经将想象力与作家、社会构成的一个三角关系摆出来了。

姜广平:现在我们说起的想象力的能指与所指可能也不太相同。

苏童:我们通常理解的想象力,是一个虚拟的与作家自身生活无关的生活细节的铺张。每一个作家对想象力的理解与说法可能都不一样。

姜广平:你对想象力如何看呢?

苏童:对我而言,我可以做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作家,但我要做一个对现实生活有所超越的作家。

姜广平: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矛盾。

苏童:这涉及到一个问题:作家依靠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姜广平:这里有没有宗教的问题呢?

苏童:我觉得没有。我不可能有一天脚踏实地地去生活在某一处,然后从这里挖一个井来体验生活体验人生丰富自己的创作生活。这对我来说,是不可信的。我觉得这里可以不提想象力这三个字。

姜广平:那么如何理解你的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呢?

苏童:以前我们的认识有一个误区,都认为作家会脱离生活,或者远离生活的最底层。作家应该是洗衣机里的一个滚筒,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它不停地滚动。那景象其实很乱。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发现,作家离生活可能很近也可能很远。但可以这样说,因滚动而产生的水滴造成了很多小说。作家与小说的关系,大概可以看成是滚筒与水波运作的关系。你怎么去描述生活与小说的关系?又怎么描述自己的想象力与机器或那个电脑控制的关系呢?

姜广平:这个比方有点意思。

苏童:我觉得混在一起就没法谈了。很难将想象力抽出来去强调,然后得出一个作家的创作与它的因果关系。

姜广平:实际上,作家写作时,是独自面对一个非常丰富的虚拟世界。

苏童:写作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想象力,我们为什么还要再去提想象力呢?

姜广平:如何走进这个虚拟世界是作家的事。

苏童:走进这个虚拟世界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

姜广平:切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苏童:这不单纯是想象力的问题。

姜广平: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虚与实的对话。

苏童:这是虚与实在较量。很多作家强调了这一点,忽略了另一点。强调了想象力在写作生命中的重要性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想象力是被生活中的某一点激发出来的。是一次激发完成了一次想象。而这一想象则又完全依赖于现实生活或对生活的观察。

姜广平:有时候甚至借助于另一个作家的文字激发出某种想象力。这也是一种进入的方式。我觉得虚与实的对话能更好地描述你的写作。

苏童:我同意你这种说法。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较量比强调想象力更有意义。一个作家很可能就是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裁判。作家可能就只做这项工作。想象力只是他裁判工作所能利用的一点。

姜广平:读者与作家其实也是一种虚拟与现实的较量。

苏童:作家与读者的关系绝对是而且永远是一个虚拟的战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什么的两三事作文 四年级作文300字 四年级写人物的作文 书信作文600字初中 写天气的作文200字 校园一事作文 窗外的蓝天作文 以我的周末为题的英语作文 民族团结一家亲作文200字 作文谁谁谁我想对你说 写滕王阁的作文 吹鸡毛比赛作文 从什么到什么作文600字 我最想发明什么作文 陶醉于作文600字 幸福的一家作文 狗的特点 作文 带有三个小标题的感动作文 时代的变迁的感悟作文 当家的滋味作文400字 粽子的作文500字 成长中的快乐500字作文 以德报怨的作文 优秀作文150字 以醒来为题的作文800字 趣在其中作文 六年级想象作文怎么写 以后悔为话题的作文 献给妈妈的礼物作文 初三开学第一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