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妈总把好的留给我”:家长对孩子太好 造成了孩子“自私”

2020-12-24 10:10:01
相关推荐

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慧的妈妈十分疼爱自己的两个孩子,在吃穿用上总是先让着孩子,生怕苦了他们。

尤其是在饭桌上的时候最明显,因为每次吃饭时,小慧的妈妈都排在最后一个“舔盘子”。

这种情况每次发生在我去她家的时候,也许是出于心疼,我总是忍不住要叨叨她几句,因为我实在忍受不了她的这种“无私”,这让我感觉到了她不爱自己。

在孩子心里:“哇,这些好吃的都是我的”。

久而久之,家长的这种行为会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自私” ,孩子会认为这些好吃的是不需要和妈妈一起分享的。

因为妈妈都给了我,说明妈妈不需要。

生活中也许不难发现,有些孩子是自私的。有人会问:“这是大人教的吗?”

当然没有哪个家长是教给孩子要学会自私的,但却都是在家长日常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演变出来的。它是一种间接的影响。

一、为什么有些孩子这么“自私”?

1、家长的差别化对待

你会发现每一个自私的孩子,家里必定有一个无私的家长,这似乎是一条不争的事实。

家长给孩子的每一份呵护,无不体现着父母的无私,也是这每一份无私,才换来了孩子的成长。

但是成长的路上不仅仅需要家长的无私,更需要的是家长的一点“自私”。

平等的、无差别对待的家庭关系建立,孩子才能够体会到,原来自己在家里并没有特权。

2、缺少分享意识培养

在餐桌上吃饭的时候,楠楠最喜欢吃的是炸土豆条,妈妈想让楠楠懂得分享于是在他最喜欢的食物上面下功夫进行引导。

“让妈妈尝下你的土豆条,看看你喜欢的味道是什么?”

并且也让楠楠尝尝自己的,引导孩子学会一起享受到美食的快乐。

分享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为什么有些孩子不会分享呢?

很多孩子不懂分享的意义,这和父母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导师。

也许很多家长只想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长大,但却忽略了品德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孩子,一定懂分享,这是不可否认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引导。

3、父母的过分纵容

很多孩子在家长“无私”的庇护下,慢慢的形成了一种自我意识很强的心理特征。

孩子只考虑自己的感受,甚至会忽略爸妈的感受,因为这类孩子会为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而很少考虑他人感受。

比如,公共场合大喊大闹,地上撒泼打滚儿,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表现,追根溯源还是家长的过度纵容,事事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只要不犯法。

要知道家长的这种纵容并不有利于孩子成长,恰恰使得孩子变得很自我,目中无人。

这些罪魁祸首都是家长的太“无私”,无私是好的,但也要适度,家长应该学会将自己的无私适可而止,因为你的太“无私”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的交往。

二、自私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有什么影响?

可可在被妈妈送到幼儿园以后,表现得特别不合群,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过来说:“大家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你家可可总要把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一起抢过来,等她玩够了,她才肯分给其他的小朋友们玩。

每次分配小组任务的时候,班里的小朋友们都没有人愿意和小慧一组!”可可妈妈听到老师的批评也很是尴尬。

1、社交没有好人缘

由于可可的自私,导致没有小朋友愿意跟她一起玩。

因为可可已经习惯了把东西据为己有的自私行为,这在人际交往中,直接导致了没朋友。在集体中没有人喜欢和自私的孩子一起玩耍。

当玩具被据为己有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也体会不到了快乐,自然也就不愿意跟可可多接触了。

2、缺少合作意识

自私的孩子很难顾及到同伴的感受,即使对同伴造成伤害也不自知。

在行为表达上缺乏边界感,很容易有攻击性行为出现。

健全人格的形成上,自私的孩子会有表现得很欠缺。没有集体观念,在团队协作中,无法快速的融入,合作意识明显欠缺。

3、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自私的人大多数是自卑的。

在家里每个孩子都是小天使,小公主,但是到了学校和社会这所大学里,自私严重影响了外界环境对孩子的评价,而这些负面评价影响了孩子的自我认知,使得孩子变得自卑。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自私的苗头,一定要及时加以引导,不要让这颗苗越长越歪。

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关键在于家长的重视,引导和纠正。

三、对于孩子“自私”,家长应该怎么做?

1、正确引导

家长有必要及时的指出孩子的自私行为。

孩子的道德观念逐渐建立的过程中,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不贪小便宜,懂得助人为乐,这些教育理念都值得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有所灌输。

2、以身示范

父母的言传身教更加能够看到孩子的积极反馈。

当父母不斤斤计较,对待他人宽厚包容时,孩子也很容易受到感染。融洽的家庭环境是需要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付出努力的,鼓励孩子参与其中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3、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

从点滴做起,让孩子学会做一个有心人。适当的让孩子参加到家庭生活中的家务中,让孩子懂得付出劳动的快乐。

分享不是简单的一个口号,分享的乐趣是在行动中逐渐感知到的。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的作出改变,孩子更加能够乐于接受。

分享虽然是一种美德,也是人际交往中所需要的,但对于孩子来说也不能进行强迫式分享,要引导孩子自主式分享。

这样才能让孩子从自私里走出来,从而为孩子的成长慢慢铺开一条健康和积极向上的阳光之路。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往年中考作文 一棵树作文300字 初二我来了作文 英语短篇作文 有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悲伤的作文500字 我为班级献计策作文 善良的作文400字 对手是自己作文 500字游记作文 为你而歌作文600字 自我感受作文 二年级风景作文 游泰山的作文 我的恩师作文600字 法律作文400字左右 高中精益求精作文800字 关于刺猬的作文 窗外的花作文 介绍重庆的英语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400字左右 冬天的200字作文 我钦佩的人作文 楠溪江作文 窗外的校园作文 游科技馆作文500字 初二生活作文800字 未曾远去作文 去图书馆看书作文 什么刚刚开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