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翻拍最多的武侠经典《倚天屠龙记》:说说我心中最爱的张无忌

2020-12-24 13:40:02
相关推荐

原文《爱在细微处——说说马景涛版张无忌》文/ 凝眉 【转自绿柳山庄】

“爱不是用来思考的,爱需要行动;爱不只是一个字,爱属于温柔互动词。”

金庸先生对于张无忌性格的塑造,想书迷都已了如指掌,文字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当大的魅力,可以让一种人格特征做立体式呈现。然而映像总归是映像,特征与具体的人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之后倚天被翻拍的各种版本中,原著人物由于演员的不同都带给了观众完全不同的感受。同是主角张无忌,我想,没有人会将他们等量齐观。我一直以来都喜欢马景涛的张无忌,他符合原著却又与别个不同,很多年了,还觉得那样亲切,包括话音语气都熟悉不过。现在细细想来,才懂得了那份熨贴心底的温暖。这种温暖,不是单单“演技”两个字就可以概括的,他带给了我们一个生活中细致鲜活的人物,太多的人文关怀,就像在身边的人,可以感受到他的气息,温暖善良。

我厌烦别人对他的张无忌做草率的定性,不外乎就是拖泥带水软弱咆哮这些字眼,虽然一个角色不可能获得所有肯定。但我想,如果他是你身边的一个人,这样一个温情体贴的人,他的单纯和宽容,善良和关怀,你会做冷面的拒绝吗?无论任何人,都希望有随性和煦的亲人朋友,没有人天生喜欢和锋芒毕露的人一起相处。有人不认可他,本着那几句嚼烂了的话,因为再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认可他的人,喜欢他的人,一时读懂了他,一时又觉得莫名的深邃,其实,他很简单,却又是因为太简单,让他成就了一种广大,无人企及。这种广大是种光芒,在他的眼神里,在他的话语间。

大多数影视剧情节可观,却不能给观众触动,很大一个症结,就是演员之间的距离感。或矫情或疏远的,都不能打动观众。我们感动于周边人事,是因为与自身情绪相交融,接触到生动的人;而我们感动于剧中人事,却是与演员的努力分不开的。人和人的相处,亲与疏之间,情感的深浅,怎样的动作,怎样的语调,怎样的神态,是相当细致的,所以对于演员,就需要相当细致的揣测。语言只是一种表现方式,更多时候,必须借助行为来呈现。

金庸先生在《倚》的后记中言道:本书是为表现父子之情朋友之义的,爱情并不美丽。虽说马版深入刻画的后者,但对于前者,却也是着墨甚多,毫不逊色,并且较之别版,更为完整,更为丰满,更为生动。演员和演员呈现一种亲近自然的状态,角色本身的和谐,亲人朋友之间该有的情感深度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表现。

张无忌成人后在灵蛇岛与谢逊的相认,那样动情的喊“义父”,那样动情的拥抱,别后的所有苦痛与凄凉尽在一刻的相拥中;结局谢逊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唯一的亲人就这样也要离开,无忌忽然像孩子一样,委屈得泣不成声,紧拉着义父的手不肯放。我是很多年后,才明白这种生离的痛苦:各自漂泊无定,历尽人世艰辛,本想在你身边承欢膝下尽一份孝心,不想造化弄人你却要青灯古佛了此残生。我想,这样的情景,人都会为之动容。无论在哪场戏中,只要和“谢逊”同时在场,马景涛都有一个很细微的动作:就是抢先一步,扶住义父向前探摸的手臂,很温顺很谦和的表情。完全可以让观众错觉他们的骨肉至亲。他们形成一个很真实的群体,细微的人际关系和感情,这是值得肯定的。

马版倚天中,“太极初传柔克刚” 一段,当张三丰缓缓的推开关门,烟雾缭然中,凝重的神色…..我深深记得这时马景涛面部的特写:很多年了,当年他就在这里成为了孤儿,之后又深受重伤。父亲临终前将他托付,太师父是他对父母很深很亲切的记忆,而今相见,漫溢着悲喜。就是这样一个不足3秒的神情,他眼中闪动的泪光,是那样难以言明的激动;

面对殷天正父子的殉难,无忌身着丧服,入厅堂便双膝跪地,一步步向前…… 灵堂之上,无忌的一字一句,不只是悲痛,更多的是愤怒。

马景涛真的是一个太过真实的人,我之所以在这里不说是“演员”,是因为太真实了,单单只是“流泪”便有这许多形式,哀伤无助的、沉默忍耐的、锥心刺骨的、幸福欣喜的,他抬眼的瞬间就能给你一个分厘不差的诠释。

其实,对于长辈来说,无忌是那样一个让人疼爱的孩子,他的纯净,他的温性,和他毫无假饰的情感,让人总给他太多的关注和担心。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优秀的,所以背负了太多希望。

于是,才有了杨逍的企盼,有了张真人的担忧,有了殷野王的不解。然而,他身边的女子,依旧那样恋恋不舍他的关怀,无法抵御的温柔。

请温柔的语调安抚情绪不安的蛛儿点

“我会疼你,会娶你,不让任何人欺负你” 他认认真真的说,蛛儿至死不能忘记的。她失去了记忆,如孩子一样吵闹着要水里的月亮,“嘘—— 月亮不喜欢别人碰它的,你一碰它,它会害怕,一害怕就躲起来了…..” 呵呵,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美丽又可爱的谎言,只有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才像童话一般的甜美,那样舒适的语调,让人不禁莞尔。

有人说张无忌幸福,是因为身边那个叫做小昭的女孩,她单纯无所求,温柔顺从。然而对于小昭来说,无忌的出现不也是一种幸福?身处险地,他会挺身而出保护一个素不相识的她,她感激;他懂她的歌声,那样动情的赞许,她暗喜;他对她说起他的母亲,一瞬间真挚得无以复加的孩子气……喜欢这个动作,他伸出手指,含着泪笑“不许食言哦——”;她去摘野果,他也不忘叮嘱一句“当心哪!”。她能不心动吗?小昭其实最懂得欣赏无忌,他在某些时候需要别人的照顾,但他却可以给你百分之百的照顾,在她心中,他是完美的。

《倚天》的第二代男子不多,在大家眼中,宋青书是个失足青年,于是无忌就成了长辈心目中的最佳择婿人选。其实这个教主挺麻烦,人长的俊俏,又是个滥好人,用杨逍的话说就是弄得明教“阵阵酸风醋雨”。其实他老人家当初也是准备以权谋私的,不悔和无忌是否合适,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在不悔心中,无忌哥哥是可靠的,他那样温和,那样善解人意。所以她说心事给他听,伏在他肩上哭泣。无忌和不悔之间的情谊是值得羡慕的,真正的朋友之谊。所以周颠韦一笑拿来调侃,不悔急急辩解,无忌只是释然的笑“别人怎么说随他们嘛,我们不必耿耿于怀的,对不对?呵呵~~~”

喜欢小马讲话时的语调,太特别,“对不对?”“好不好?”“我跟你讲啊”……马景涛原声的运用,是张无忌形象成功的一大因素,同样一句对白,被他加上简单的语气词,情绪和态度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于是大家猜测不悔,猜测小昭,猜测蛛儿,认定芷若,这样明里暗里一番八卦之后,那个女子出现了,那个叫做赵敏的女孩。他待她与别人不同,太不同了。在他固有的关怀之外,还有如此的一种紧张和关切,照顾的细致,爱恨都如此细致。他的异乎寻常的反应,让所有人都觉得惊恐。马景涛对于原著张无忌和“四个女子都暧昧”进行了一个全面颠覆,谁还会怀疑最终的结果。武当山上,再次的较量中,赵敏拔出倚天剑,忽然退一步架在她脖子上,周围人倒没什么反应,可张无忌马上变得紧张起来,伸手急欲阻止,因为他自己也猜不到这个女孩的心思,接下来她会做什么。这时,或许只是出于他的善良。可到后来,一次次的相见,一次次他就掉进了命运的情节里,由不得他。

她为救他而受伤,他关切的抚着她的膝低身询问“怎么啦?叫你不要去的嘛!” 她怨怨的说“我痛你也会痛吗?” 真的是啊,再没有一个让他如此揪心的人;他劝她喝药,轻轻的捋过她额前的头发,关怀备至的看着她的脸,让人心动不已的动作神色;她被人陷害,他心痛她的欺骗,便在此时,也不忍心说那句“你滚——” 他恨恨的说:“你走!马上走——永远不要让我再见到你,走!!”

大闹礼堂后的破庙中,赵敏重伤躺在旁边,无忌为她煎药:只见他先拿起瓦罐,把药倒进碗里,然后双手捧起来,放到嘴边轻轻的吹了吹,之后慢慢的挪到敏敏的身旁蹲下,下意识的推了推她的肩,她重伤不能起。他迟疑了一会儿,伸臂将她抱起,靠在自己肩上,右手端着的药碗再吹了吹,才小心翼翼喂她吃药。当时,敏敏一共闭目喝了四口,无忌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她,他静静的等她喝完,然后把碗放下,伸袖子细心的替她擦了擦嘴角边的药汁…… 这一段,我总是感触太深,几十秒的镜头,没有对白,只有他静静的做着他的事,一连串的动作,他内心的疼爱,那样深的疼爱显露无疑。这应该是没有掺杂导演设计的吧,他却能如此自如的表现出来!她受了伤,他一定心疼,越是心疼他越是觉得不该。路上,她体力不支摔倒的同一瞬间,他急欲伸手相扶,却硬生生又将伸出的手臂收了回去,看着她娇弱的背影挣扎着起身,他只能轻轻叹气……

张无忌对于赵敏的爱恨交织,马景涛表现的尤为特别,这份挣扎,不需要眉头紧锁的故作沉思,也不需要立天指誓自我独白,很多时候,他没有语言,也没有分明的表情,只是默然恍惚的一次失神,或是抿嘴沉沉的一点叹息,就能让你想到那挥之不去的赵敏的影子。

他待她与别的女子不同,连拥抱也不同。不悔、小昭,无忌会像兄长一样柔声安慰;拥抱蛛儿时他显得有些僵硬;至于芷若总是轻靠在他肩头他还特别的心不在焉。唯独赵敏不同,无论是心疼不舍,还是幸福适意,他总是将她揽入怀中,很主动的,双臂环抱,温暖的大手紧扣着她的肩。似乎珍惜这每一刻拥抱的感动,害怕失去。

他总喜欢用额头抵着她的额头,彼此微笑;或是脸颊轻擦她的鬓角,相互温暖的默契。没有哪一部武侠电视会有如此细致柔美的刻画,以假乱真的情侣。他和她的碰触,在我们心中激荡起的,岂止是感动,忽然就想到了前世今生,刻在三生石上的,他和她的名字。

蛛儿离开时对赵敏说“他不会伤心,只会难过。这个世上唯一能让他伤心的,只有你。” 是的,难过和伤心,有太大区别,前者是沉痛悲哀,后者却可以让人血泪纷飞支离破碎。于是最终,蛛儿是他的亲人,而赵敏却成了他的命。

生死相许?生死相许!生死相许……

真的只有这样的忌敏恋才称得上生死相许。

所以,赵敏真的是幸福,因为他是她的。他温暖安全的怀抱属于她,他温柔的吻属于她,深情的,唯一的。

周芷若曾说过“我嫉妒她,我真的好嫉妒她!”她是该嫉妒啊。(连我们都嫉妒,呵呵~~)

就是这样的一个张无忌,温情、真情、痴情。

真的要感谢马景涛,他使无忌的眉目之间,举手投足都昭示着亲近自然的秉性。或许,他灵魂的一面就是张无忌,如同张无忌一样,一缕温情,一缕纯真,一片诚恳,认认真真的完成角色,对待角色该有的情感浓度,所以才有这样的表现。那个唤作涛的人,那个唤作忌的人,眼中同样的微笑,如春水般的清澈温馨,是以让每一个细细品味过他的人,迷醉其中,溺而忘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见闻作文四百字 游雁荡山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两百字 初中生活作文800 做人要守信作文 直面困难作文 北京天坛作文 我与名著有个约会作文 关于火灾的作文 关于校园足球的作文 作文英文翻译 秋天的怀想作文 我真感动作文600字 目标的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100字 不安于现状作文 写比赛的作文400字 原来我很幸福作文 期中考试后的作文 碗中日月作文 作文人工智能 有关教师节的作文 描写亲情的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蚂蚁搬东西作文 用假如写一篇作文 小学四年作文 初三疫情作文 高中和大学的不同英语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350字 窗外作文结尾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