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2020-12-24 14:40:01
相关推荐

首先,树立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点,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德育工作不只是学校班主任与德育处的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因为,教师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使命,如果我们无视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内在联系,而单纯的认为德育仅存在思想品德课、晨会课、班会课、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中,势必会造成德育游离于学生的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美育之外,使德育与诸育脱节,导致德育成为硬性的附加物,根本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些教师虽然知道德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中,但无视教育改革规律、敷衍了事、导致德育与智育形成“两层皮”,使得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的不伦不类。而有些教师虽将德育渗透在了学科教学中,但自己言行不一,德育的教育很难在学生心中扎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在育人,这是由教育自身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品德、治学态度,甚至言语、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于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用美好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教师还必须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教师每一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说,要求学生见到纸屑主动捡起,教师自己先要做到。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才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第二,深入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分层要求,正面引导,开展多彩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个性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不尽相同,性格特征存在着差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的不同点,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不搞“一刀切”,而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顺应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高标准与基本标准相结合,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如有的学生家庭离异后,行为习惯不太理想,满口脏话,欺负同学,这时候,教师就应引导其不说脏话,与同学团结互助;有的学生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很好,俨然是一名好学生,但在家里,任性、骄横、目无尊长,这时候,教师更应该倾注心血,争取家长支持配合,引导其言行一致,人前人后一个样;而有的学生成绩优良,还乐于助人,就是怕吃苦,不爱劳动,这时候,教师就应从培养其吃苦耐劳、磨练其意志入手。

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的德育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入口尽量小一些。当然,在引导教育时,要避免空洞的说理教育,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争章活动作为“雏鹰行动”的重要内容,应成为少年儿童发展创新天赋、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通过“雏鹰争章”活动把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更加阶段化、具体化、活动化,让少年儿童看得见,摸得着,作得到。将争章活动与提高德育实效紧密结合,如引导学生争达服务章时,就应与德育知识“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结合在一起,并分阶段实施,低年级重点引导学生认真参加班级学校规定的值日生、大扫除等公益劳动;中年级应重点引导学生为美化教室、校园和周围环境做两件以上的好事,并积极参加“手拉手”互助活动;高年级应重点引导学生在社会上有一个学雷锋送温暖利民服务点的小岗位,并坚持三个月以上。

章目要求制定后,可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争章环节,开展与之适应的假日小队活动,使活动过程成为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的过程。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尽可能少讲些大的道理,多开展些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班队活动,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教师可引导学生收看新闻联播,在班中开设“一句话新闻”,让学生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开展“可爱的家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的熏陶。

第三,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在德育工作中,要改进工作方法,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小问号”,勤于探索、善于钻研的“小发现”,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在传统的观念中,许多教师都把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作为自己的天职,其实,现代教育思想更需要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一个好的提问往往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少年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具有创新禀赋和潜能的时期。保护好这种天赋,需要我们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作为老师,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问题,不能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幼稚就置之不理,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用“为什么”与现实世界摩擦出创新的火花。传统教育经常把同样的知识以同样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只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主动学习才是成功的教育。

因此,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知识产生、应用和发展的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好他们的观察力,鼓励他们多想“是什么”,创造一切条件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事物,探索真理。对他们的观察、实验结果,要多给予表扬,即使是错误的结论,也不要急于否定或武断地下结论。

在一般老师心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受到老师的“偏爱”,评价学生时也往往以成绩来衡量。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体制,大胆鼓励,保护好每一位学生的好胜心,引导他们“做什么”,发挥好他们的创造力,给每一位同学展示才能、发挥特长的机会,让他们在“我能行”口号的鼓舞中大胆创造,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逐渐养成开放式的学习模式、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为他们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四年级作文小猫 什么的爱作文600字 写种植物的作文 最有趣的一堂课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600 同学的肖像作文200字 你好初中作文600字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幸福就在身边的作文 我的期待作文 从来不曾忘记作文 微笑着面对失败作文 关于灵山大佛的作文 改过自新的作文 越长大越孤单作文 童年的趣事作文200字 黄山奇石作文200字 小学作文秋天来了 身边的感动500字作文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400字 禁毒作文三年级 三年级作文唠叨的妈妈 英语作文广告模板 关于漫画的作文400字 英语作文议论文 小学生看图作文 学校跑步作文 去海边玩的作文300字 童话类作文 英文邮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