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北京最高端商场SKP拒绝外卖员进入 这件事最关键的问题被忽略了

2020-12-24 15:15:01
相关推荐

身穿外卖工作服不得入内。

这是每个给我们送外卖的小哥们每天都可能遇到的事情,而这两天不少网友因为这个话题在微博上吵翻了天。

7 月 11 日,博主 @曹导在微博发布了一条体验外卖骑手生活的视频。当她穿着美团外卖工作服到北京 SKP 商场取外卖时,却在门口被保安拦下,理由是「穿外卖工作服不能进入。」

正是这句话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曹导在视频中直言:

这就是系统性的对外卖服务行业的歧视。

随着外卖的普及,这两年因为外卖员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从去年的「外卖小哥杀人事件」,到最近的「外卖工作服歧视」,谁应该为这些问题负责?

SKP 拒绝外卖员进商场,这是一种歧视吗?

在曹导 8 分钟的「外卖骑手体验视频」中,一开头就是无法进入 SKP 接单的片段。

在得知无法从正门进入后,曹导先后被 SKP 工作人员告知前往员工通道和连接商场的地铁口取餐,最终都因为身穿外卖工作服而被拒绝进入。

显然这是最能激起众怒的一个场景,曹导表示之所以把这部分剪辑放到视频开头,「是因为这是我这次体验中最让我生气,给我感触最深的一段经历。」

在视频里,愤怒的曹导将矛头直指 SKP,一句句犀利的嘲讽和批评如机关枪一般向 SKP 发射:

SKP 好高贵哦。工作服还分三六九等吗?SKP 制服就更高级吗?外卖服就低级吗?我不知道是什么给 SKP 这种盲目的阶级感。这就是系统性的对外卖服务行业的歧视。我不会去你们家消费任何一样东西,我也呼吁大家不要再去消费了。

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曹导进一步解释了自己对于外卖员遭受歧视的观点:

我觉得歧视的定义就是,根据外形、职业、性别、种族等进行区别对待,并且阻碍了这一个群体的正常工作生活。而 SKP 剥夺了外卖骑手身穿工作服进入一个公共空间的权利,那我觉得就是一种歧视。

有网友将 SKP 的做法与谣传多年的民国标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进行类比,同时也再次感叹外卖员真的太难了。

那么 SKP 到底有没权力这样做,而这样做到底算不算歧视呢?

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在曹导的视频火了之后,也有网友提出了质疑。有一位博主采访了几位在 SKP 接单的外卖员后,发现实际情况和曹导在视频中所展现的有所出入。

两位外卖员都告诉博主 @一只蹦蹦跳跳的尤物,身穿外卖服的确不允许进入 SKP 商场,但可以在员工通道取餐,该博主认为不应该将此事上升到阶级矛盾的层面。

而 SKP 在回应中也表示,商场为外卖小哥设立了专门的取餐地点,不仅是外卖员,其他商场工作人员也要统一从员工通道进入。

当然,这算不上反转,尽管曹导的视频未必完全客观,但事实上商场的确有限制外卖员入场的规定。有外卖员表示,曾偷偷以顾客身份进入 SKP 商场取餐,被保安发现后遭到扣留,保安还对此报警处理。

其实这种情况并非只在 SKP 出现,至少在一线城市十分普遍。一些大型的商场、写字楼通常会明令禁止外卖员进入,设立统一的取餐点,出发点大都是为方便管理。

▲图片来自:红星新闻

以爱范儿所在的 TIT 创意园为例,到了用餐时段,园区也会禁止外卖员入内送餐,外卖员只能将餐点放在园区入口的放置点,让用户自己出来取餐。

抛开道德层面的讨论,这些商场和写字楼其实是有权这样做的。

上海国域达律师事务所的杨旺律师接受界面采访时表示,虽然商场将外卖服作为限制进入条件,有侵犯人格权的嫌疑。但商场也有自主经营管理权,可以决定什么人可以进店消费。

不过很多时候,「能不能」和「该不该」是两个问题,合法未必合理。

目前为止,网友对此事的讨论也很少集中在法律层面,被引爆的大众情绪更多是对于底层群体遭到歧视的不满,甚至上升到阶级对立的层面。

可是这些讨论,可能都没触及问题的根本。这件事中最应该关注的问题,也逐渐被「弱势群体遭遇歧视」的激烈情绪所掩盖。

被忽视的罪魁祸首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商场和写字楼限制外卖员进入,主要是为了维持场所内的秩序。某种程度上和一些五星级酒店、音乐会对入场者衣着有所要求差不多。

且不论这是否算作一种「歧视」,但这些机构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都是为了应对某些外来的人或物带来的管理问题。

就像很多小区禁止共享单车进入,因为随意摆放的单车会影响居民的出行。同样的,商场优先考虑的的对象无疑是消费者和商户,外卖员在商场中跑着送餐,和顾客争抢电梯,都可能对消费者的体验带来负面影响。

这一现象也反映了问题的核心:高速发展的外卖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管理问题,然而外卖平台却没有承担对应的管理责任。

《解放日报》的评论员封寿炎将这类外卖行业造成的问题概括为 「利润企业化,成本社会化」。指的是企业从外卖行业中获取了利润,却将由此带来的管理成本转嫁给社会来承担。

不只是「限制外卖员进入」,我们常常看到外卖员冲红灯、逆行等违规行为,都是这个问题在现实中的反映。

在曹导的视频中提到,外卖员的逆行可能是美团平台的导航所引导,系统按照步行的方式来规划路线,如果不按导航走就可能超时扣钱,结果就是骑电瓶车送餐的外卖员被迫逆行,此前还有外卖员跟着平台导航开了高速公路。

目前像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两大平台,都用上了基于 AI 的智能调度系统。美团的数据显示,这套系统将单均配送时长缩短到 28 分钟以内,这让外卖员的日均单量提升了 46%。

▲ 图片来自:Caixin Global

但人工智能常常也会变成「人工智障」,有外卖员表示,智能调度系统往往无法识别路况和商家出餐时间,可能一份外卖订单制作时间都要半小时,但却要求外卖员在 37 分钟内送到。

外卖员每单的收入大约 3 元,然而一旦超时就会扣除 20 元 - 80 元不等的工资,如果因此遭到顾客差评,每周还要再扣 500 元,还有数据显示外卖配送单均收入正在下降,外卖员只能送更多的单才能维持原来的收入。

在这样的规则下,外卖小哥不得不在个人生计和人身安全之间二选一,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外卖小哥屡屡上演「速度与激情」了。

深圳交警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 5 月外卖送餐行业交通违法 21017 宗。要知道甚至从 1 月 1 日开始对配送员实施类似机动车违规扣分的政策,如果配送员因为交通违规扣满 12 分,从此禁止入职快递、外卖等行业。

然而现在看来,还是有大量外卖员不惜铤而走险。有外卖小哥表示,这基本是行业潜规则,外卖平台也基本默许这种行为,在外卖行业甚至还流传这样一句话:

不闯红灯,不走机动车道的不是好外卖员。

这也逐渐把外卖骑手变成了一种高危职业,根据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统计数据,仅在 2017 年上半年,上海平均每 2.5 天就有 1 名外卖小哥伤亡。

而在去年 12 月,美团一位外卖小哥商场内持刀杀人致死,尽管美团澄清了网上流传因为遭遇差评而起争执的说法,但也表示外卖员因取货问题与店员发生口角。

这样的事情不是孤例,比如有外卖员因为商家出餐慢导致罚款,最后和商家大打出手,所幸这些纠纷没有酿成悲剧。

在外卖行业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中,商场、写字楼、小区等多方给出的解决方案未必是最优的。但不得不提的是,外卖平台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位的。

而整个链条最底层的外卖小哥们,不仅要为这些问题买单,还要承担更多额外的风险。在这种畸形的机制下,爆发出什么结果都不会令人意外。

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这个的问题,这个恶性循环就会持续,长远的结果可能会是平台、商家、外卖员和用户的「多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妹妹被哥哥打屁股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作文 藏在心里的什么作文 做一次家务作文 原来如此作文400字 良好的心态作文800字 关于自律的作文600字 亲情的作文800字初中 寻常的日子也芬芳作文 专四作文满分多少分 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美好的生活作文600字 逆境出人才作文600字 改变作文600字初中 作文最美的风景600字 帮忙写作文的软件 英语作文翻译成中文 青春在路上作文800字 脱裤子打屁股的作文 初一的作文600字 友谊还会继续作文600字 不可怕作文600字初中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优美段落 游记作文开头怎么写 我的意中人作文 我渴望长大500字作文 作文我的童年500字 致即将毕业的自己作文 时间过得快的作文开头 守住本分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