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年味没变淡 当以包容之心看待年俗返本开新

2020-12-24 15:15:01
相关推荐

2018-02-15 08:59 | 澎湃新闻

据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贴春联(68.4%)和拜年(52.5%)是人们春节期间参与度最高的两个传统文化活动。62.1%的受访者近些年对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更有兴趣了,青年群体的兴趣度(66.8%)明显高于36周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47.8%)。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历经漫长而复杂的时空演变,已沉淀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然而,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国人过年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年俗式微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形下,很多人都纷纷发出“年味儿淡了”“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感叹。

过年真的越来越没有意思了吗?年味儿到底是“变淡”了,还只是“变样”了?新旧年俗交融的过程中,传统年俗及与之相应的传统文化难道真的会越来越弱,直至无处寻觅?

在公众的印象中,中老年人无疑比青年人怀旧。如果说说年味儿真的“变淡”了,自然应该在青年人身上体现得更明显。因此,青年比中老年对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更感兴趣的调查结果,极大地颠覆了人们的“常识”。

年味儿“变淡”或许多虑了,但传统年俗如何做到“现代化”,同样值得好好做文章,62.6%的受访者希望能结合地方特色举办春节传统文化活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民众的心声。

在“互联网+”时代,“抢红包”之类的新年俗固然业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新潮流,但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统年俗也同样滋润着神州大地,真正被淘汰的往往是那些烙有贫穷、饥饿的记忆,或者落后保守的习俗。

这样的“变迁”,不正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吗?在新旧年俗的交互之中,年味儿并没有变淡,而是返本开新,变得越来越丰富和文明了。这既有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有民众对具有美好文化内涵的传统年俗发自内心的真切回味怀念,还有春节“年俗”本身,因其承载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有着极强的更新能力和顽强鲜活的生命力……

民俗不仅传承传统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伴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观念改变而不断变化发展。作为民俗重头戏的年俗,更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它还映射着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习惯的变迁。

万变不离其宗。新年俗跟传统年俗并非是完全的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变”的是形式,“不变”的则是喜庆团圆的永恒内涵。怀念过去的年味是人之常情,当然不是错,但无视甚至排斥否定年味的新变化,无疑有思想僵化守旧之嫌。身处转型时期,我们更应当怀着多元包容的心态审视年味的变迁。

(原标题《年味没变淡,当以包容之心看待年俗返本开新》,原作者胡欣红。编辑王天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叙事文800字作文大全 写秋菊的作文 母爱依然作文600字 知足常乐作文素材 我在乎朋友作文 我的童年伙伴作文 春之美作文 庖丁解牛作文 观察日记作文四年级 元宵节闹花灯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句子大全 我的家庭小学作文 诗词的魅力作文素材 我最喜欢的书的作文 四年级观察事物作文 向往自由的作文 写台风的作文300字 有意义的一天作文 把握自我作文 蓝色作文 值得我尊敬的一个人作文 未来世界的英语作文 三峡作文 假如我是一本书作文 暑假生活六百字作文 尊重的作文600字 关于科技的作文高中 我的理想演员作文 积极向上的作文200字 马良的神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