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乡下来了城上人 乡下人忙得不亦乐乎

2020-12-24 18:45:01
相关推荐

乡下来了城上人,乡下人忙的不亦乐乎

1970年隆冬时节,我们生产队迎来了扬州城的薛德志一家三口,老两口为下放居民,儿子薛春生为插队知青。

在他们一家到来之前,生产队就在我家后面一块空地上新建了三间茅房,迎接新社员的到来。

记得那是一个数九寒天的夜晚,我父亲带着三位老农撑船从鲁垛公社接回薛德志一家,大约九点钟,我在被窝里只听见河边有咔咔咔的响声,那是冰块破裂碰撞的声音,接着就听到有人说话声。

我知道接下放户的船回来了,父亲叫我母亲为大家煮锅粥,母亲立即行动起来。

我摸到河边,只见船头有人拎着一盏圩灯,大家在搬行李和一些简单的家具,其中还有一张拆散的架子床,做几次搬到了新房子里。

父亲在微弱的灯光下把架子床安装好,铺了一层干净的稻草,又铺上席子和垫被棉被,一切布置停当,大家才吃晚饭。

他们端起热气腾腾的粥碗就着咸菜炒鸡蛋,嚼着脆棒棒的萝卜干,浑身上下觉得暖和了。

我妈是个细心人,她发现薛奶奶总是唉声叹气,大家都吃两碗了,她一碗才吃了一半,经我母亲劝后她才勉强吃了一碗。等她吃完后,我妈拉着她的手,像是老姐妹一样聊了一阵。

扬州话好懂,宝应话也好懂,她们谈话交流,没有语言上的障碍。

晚饭后三位老农回家休息了,我母亲和薛奶奶拉家常,安慰他们一家:“你们初来乍到,肯定不习惯,慢慢来,过一段时间就习惯了。从今以后,我们就是紧隔壁邻居了,你们有什么不方便的尽管说,我们帮你们解决,我们不会看着你们为难的。”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薛奶奶听后情绪好多了,仿佛遇到了知己。

开始两天,薛家三口都被我母亲叫过来吃饭,后来他们不好意思麻烦我母亲,就另起炉灶。

我妈经常给他家送去一些葱蒜、生姜、青菜。粮食和烧草都由生产队拨给他家,后来生产队又分了一块旱地给他家长蔬菜,分三个人的自留地让他们自种自收。

他们不会干的活,轻的由我母亲帮忙,重的有我妻子帮忙。

农闲时,我母亲就陪薛家人到生产队里人家串串门,我妻陪薛家两口去鲁垛集镇上购物,父亲隔三岔五地上门了解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渐渐和生产队里的人熟悉起来,也能独自串门了,我见他们一家三口脸上有了笑容。

薛爹爹和薛奶奶都是五十岁多的年纪,还有子女在扬州工作。

逢年过节他们老两口和小儿子都要回扬州团聚,临走时总是把他们家的钥匙交给我妈,我妈叫他们自己带着,他们说:“把钥匙交给你,我们一百个放心!”

那一年,因我家庭人口增加,需要翻盖新房,有些家具没处放,怎么办?

母亲想到了那把钥匙,经和父亲商量,自作其主把一些家具搬到了薛家的西房里面去了。

明知这行为不妥,偏要这样做,准备检讨吧。

哪知薛家人回来后,我父母立刻向他们说出了原委,他们老两口异口同声地说:“没关系,没关系,砌房子是大事,谁家没有为难的时候呀。”

说着他们把从扬州带来的富春包子、茶叶、小孩的玩具等送到我家。

我母亲再三推辞,他们显得不高兴了,收下一半,也不高兴,只得全部收下,他们才笑起来并说:“这就对了!”

建房期间,我们一家人都很忙,两个小孩需要人照应,薛家老两口就帮我们看好孩子,看护得很认真,就像照看自己的亲孙子一样。

房子竣工那天,我父亲请他们一家喝竣工酒,我父亲和薛爹爹喝得红光满面,他俩像久别重逢的战友,更像是情同手足的弟兄。

那个年代,劳动力多工分就多,分红时除去口粮钱还能分到现金,无劳力或工分少的农户,需要交现金秤口粮。

薛家三口不会种田,重的活干不了,只能干点轻活。

平时薛奶奶在做家务,薛爹爹父子出工干活,强劳力挑起一百来斤的担子轻松自如,薛爹爹和他的小儿子挑五十来斤的担子就气喘吁吁。

社员们非常同情他们,叫他们挑少一点跑慢一点。“你们哪吃过这样的苦,别累坏了身子。”大家都这样说。

休息时,大家就在田头席地而坐,有几位老汉叼着旱烟杆抽烟,薛爹爹拿出一包“丰收牌”香烟给会抽烟的人一人一支,对方笑着说“别客气,别客气。”便接烟过来,薛爹爹说:“没关系,没关系。”自己也津津有味地抽起来。

田头烟雾弥漫,大家谈笑风生,似乎忘记了疲劳。

在农村这个广阔田地里经受了几个春秋的磨炼,薛爹爹一家基本适应了农村生活习惯。

由于两位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生产队不再安排农活给他们,社员们一致同意照顾他们,免除上交的口粮钱。

他们的小儿子年纪轻,将来还要招工考试,生产队就让他复习功课,这样的安排使他们一家三口心满意足,感激涕零。

1978年的一天,一个好消息传来,公社传达上级文件,对照政策,薛家老两口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可以回到城里子女身边,知青薛春生在农村接受再教育表现合格,符合招工条件可以回城。

临别那天,我妈提着两只老母鸡送给他们,还有社员送鸡蛋、鸭蛋、蚕豆、黄豆、糯米粉等。

我母亲随着送行的人把他们送出村口。车子启动了,薛奶奶眼噙泪水向大家挥手,我母亲也流出热泪不停挥手,向着车子远去的方向望个不停。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队里有人去扬州办事,都要到文昌路向阳巷看望薛爹爹一家,老两口总要向来人问长问短,还特地询问我们家的情况。

我父亲去庐山路过扬州,我妻去南京回来时也从扬州下车去他家,均受到热情接待,直到现在,薛家人的欢声笑语还时时响在我的耳边。(于逸翔记父亲口述)

作者简介

于逸翔,宝应民企高层管理者。学生时代办文学社,军旅时期做文书。用心宣传企业,用笔回味过去。

编审/黄河

主编/ 阿紫

视觉/ 不闲

客服/小婉

本文系晚安宝应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狐假虎威作文 有所畏有所不畏作文 关于松的作文 初二语文一单元作文 班级卫生的作文 有关变化的作文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素材 作文掌声响起来 宜昌的冬天作文600字 中华美德作文600字 二年级作文一百字左右 屠夫与狼作文 杭州西湖作文350字 遇见作文800字初三 让座的作文 英语高考作文满分多少分 春天就这样来到我身边作文 未来的食品作文400字 青年 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题目 关于吃一堑长一智的作文 爱的味道作文600字 写勇气的作文 上海作文300字 朋友的作文结尾 环境的变化作文600字 失败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生命的力量作文 后羿射日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