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连载丨军歌嘹亮——我的30年军旅点滴:走出山沟当兵去

2020-12-24 20:40: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人民军队是一座大熔炉。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刊发湘中一位农家子弟从军30年的30个片段,从其成长历程中可以一窥人民军队的风貌,领略军旅生涯的酸甜苦辣以及军人别样的风采。

文丨杨四华

今年是我当兵30周年,30年激情岁月,30年军歌嘹亮,30年风雨走过,30年砥砺前行。闲暇之余,拾掇文字,以30个小片段,记录30年历程,且为回忆,亦当鞭策。

01 走出山沟当兵去

90年正月初三,父亲因心脏病无钱医治离世,犹如一剂猛药,让我幡然醒悟。山沟里的穷孩子,再少不谙事,何日能出头?89年高考落榜,虽在复读,可成绩平平,看不到希望,何去何从?内心徬徨。

初春时节,一派生机。乡政府正在做的征兵宣传,让我突然看到了希望。回家和母亲商量,我要报名参军。母亲犹豫了,她认为,不到四个月就要高考了,努力努力,我应该有希望。母亲找二哥商量,二哥认为,我能吃苦,人又机灵,干事利索,去部队也可以考军校,还可减轻家里负担,也是一条好出路,他很赞成。

一边报名军检,一边继续复读。3月初,顺利通过军检,收到了入伍批准书。姐夫是退伍军人,邀请了几位亲朋好友,姐姐备了一桌子好菜,以酒为我践行。3月23号,在市政府招待所里,第一次穿上了没有肩章、领花、帽徽的草绿色的卡军装。

从此,我是一个兵。

02 北去的军列

黄昏时刻,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人。我们这一批次的有60人,其他方向的兵已经送走了。

我的行李除了衣物,还有一袋子高中课本。母亲和姐姐一家人来了,还有高中同学。第一次出门就去那么远,去那么久,母亲肯定舍不得,噙着泪,把嘱咐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到部队要听首长的话,要多吃苦,活要抢着干,要考军校,要给家里写信报平安,家里不要牵挂等等……,我不停地点头应着。

上了绿皮火车,扒在窗口和同学们开着玩笑,“风萧萧兮易水寒”,全然一副壮士出征的样子。但当汽笛拉响,列车慢慢开动,看到站台上,还在擦着眼泪的母亲;同学们追着火车跑,挥舞的手慢慢消失在夜色中。此刻,泪水夺眶而出。

早前接兵干部说,我们是去南京当装甲兵。本来可以选择去长沙当消防警,但已在长沙工作的二哥坚决反对,理由是离家里近,离他也近,会想着依靠他,反而干不好工作,去南京远一点,凭自己本事干。

第二天一大早,列车到了长沙,转上了去郑州方向的车,到了郑州又转上了去连云港的车。这时感觉不对了,去南京也没有这么绕圈子的。没人敢问接兵干部,有人问得到的答复也是:到了就知道了。第三天凌晨二点左右到了徐州。我心想,去南京一定会在徐州转车南下,可到了徐州,也没通知下车,列车一直往连云港东行。到凌晨四点在一个叫“新沂”的小站通知下车了。

下车后,接兵干部点名分组,30人去了坦克团,30人分到步兵团,我被分到了步兵团。凌晨的风很凛冽,路边是砍的光秃秃只剩主干的法国梧桐,坐上敞篷的军用卡车,半小时左右到了团部门口。又是分兵,先来了一个“一毛二”,在我们30人中,左瞧瞧个头,右看看身材,还用手摸摸我们的胳膊,挑两人走了。然后两人一组,依次有人“领”走。我站在那里最久,像是“弃儿”,到最后才被“领”走,去了步兵连的新兵排。

从此,与步兵结缘。山里长大的孩子,经常爬山走路,腿脚板功夫好,当步兵也许是最好的安排吧。

03 军营第一步

凌晨到连队,上午就开始训练了。由于下雨,在宿舍练习叠被子,新兵班长手把手教,别看这“豆腐块”,技巧还真多。我们经验不足,长短尺寸把握不准,就在被子上做标记。中午没休息,练习站军姿,要求站一小时不动,两眼还要炯炯有神。下午部队传统介绍,参观“团史馆”,得知我们团是一支战功卓著、将才辈出的英雄部队,成立于1927年黄麻起义,从这里走出的将军有100多个,号称“百将团”。连队是团的第一连,是个红军连队。

军营的第一天,感觉班长像个唠唠叨叨的“碎嘴婆”,教我这个教我那个,自己就是一个“木偶”,被班长拧着过了。

后来的新兵生活一天比一天紧,像慢慢上紧的发条。队列训练单调乏味;体能训练从手臂力量、腰腹部力量到腿部力量;班长操练我们的方法繁多,谁完不成就上“手段”。譬如俯卧撑脚架台阶上,下面放盆水,谁撑不了,倒下去就会衣服全湿。有时手痛的吃饭连筷子都拿不动,脚痛的下楼梯像螃蟹一样。射击训练刚开始摸枪,兴致好高,可冰冷的地上一趴一上午,难受极了。初春的苏北,依然寒气逼人,不到几周,耳朵、手上、脚上长满了冻疮,手肿得像包子一样,还溃烂了。

伙食费一块九毛五一天,吃饱没问题,但每天晚上都是面条,有点不适应。我就中午吃饭快一点,吃完再打一碗,晚上用面条汤浇热,享受我的“汤浇饭”。

班长是扬州人,对我们好起来像大哥一样,谁有个感冒发烧,他问寒问暖,又是拿药又是端病号饭;严起来凶起来像“土匪”,像“阎王”,仿佛要吃了你。在他面前,我们说什么都是“狡辩”,唯有服从、服从再服从。他知道我要考军校,更加对我要求严格。有一次练习仰卧起坐,我少做了。他问我为什么偷懒,我说我肚子疼,他挥起腰带,狠狠地抽在我肚子上,还爆粗口骂我。

那晚,躲在被窝里,我哭了,这是当兵唯一的一次挨打和流泪。不是打痛了难受而哭,而是心里憋屈的哭。心想当兵这么苦,当初何不好好学习?而且得知考军校要到第三年才能考,还有好多的条件限制,何时才能看到希望?可想到家人朋友对我的希望,想到来当兵的理想初心,这点苦和委屈又算什么。老兵都是这么过来的,别人能吃的苦我又为什么不能吃?在农村搞“双抢”、种地的苦都能吃,为什么这点苦不能吃?班长的这一腰带把我打醒了,从此我更加努力,再苦再累咬牙坚持。

三个多月的新兵训练在苦累中熬过去了,我因各项训练成绩优异而受到连队嘉奖。给母亲的信中,寄出了我第一份喜报。

04 五月来信

四月第一个星期天,是入伍后的第一次休息。班长安排我们给家里写信,报个平安。平时是没有个人支配时间的,晚上体能训练,训练后洗漱15分钟就熄灯了。

抓住这个机会,上午写了二十几封信,有给母亲、二哥、姐姐和其他亲戚的,还有复读班的一帮同学。还为两个不会写信的新兵战友代写了家信。信的内容千篇一律,主要是报个平安,告知我的通信地址,训练之苦累肯定不在诉说之中了。信封好后,经班长检查,再统一交收发室,盖上“义务兵免费信件”的红色三角形戳记寄走。

四月底,离家近的战友陆续收到回信了。按“规矩”,通信员把信先交给班长,先由班长检查哪里来的,再视情,依“表现”再发给本人。在班长面前,没有一口气完成50个标准俯卧撑的“表现”,想看信的“胃口”就只能被他吊着了。看到战友们来信了,我早已期盼“俯卧撑”了。

五月初的一天晚饭前,班长拍拍他的口袋,笑嘻嘻地对我说:“5封信,300个俯卧撑,看着办吧”。我内心高兴,二话不说撑了起来。但又感觉不对,边撑边问班长:“数量不对啊”,班长说:“有一封文字绢秀,是女同学的吧?加你50个,便宜你小子了”。信都是复读班的同学写来的,都是鼓励我不忘学习,报考军校,他们在进行高考前的最后冲刺了。读着信,感觉又回到了读书的课堂,可想着在这里天天训练,连摸书的时间都没有,心里一片茫然。

母亲的回信是最晚收到的,也许是农村路途远吧。母亲不识字,信是大哥代写的。告知家里一切都好;父亲走了,田地里的活,大哥大嫂都帮着干了;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不要挂念;要记得看书,自己一个人在外注意身体等等。从信中,感觉母亲既在鼓励我要不怕累,肯吃苦,又在心痛我,惦记我,信一定是母亲含泪口述的。

母亲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家书抵万金啊。

05 新兵下连

三个月的集中训练结束,我们下连队了。陆续有人调走,有去师团机关的,有去汽车队、修理所等直属单位的。新兵班长说:“想舒服,去机关小散单位,想出成绩,到基层连队干”。

我分到了连队八班,这个班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荣立集体一等功,叫“英雄八班”。班长是87年入伍的,四川人,军政素质一流,组织上多次要求他提干。他训练方法灵活,不仅教我军事技能,还教我带兵管理方法,不仅和我谈军事,谈打仗,还和我谈理想,谈人生。

新兵训练是基础性的,是把一名老百姓培养成一名普通战士,而下连后的训练是要培养能打仗的战斗员,训练的强度难度更大了。班长知道我要考军校,更是给我加码压担子,全方位培养我。我普通话不标准,字的发音咬不准,经常被人笑,班长就要我天天读报。在他的带领下,我的军政素质突飞猛进,好多科目超过了老兵,有些科目在连队也数一数二了。

连长是我下连后不久才来的,是师侦察科的一个上尉参谋,个子高大,理个光头,英俊帅气,戴个墨镜。到连队后一个星期也不讲话,一下把连队的几个老兵“油子”给镇住了。听老兵说,连队多年没评上先进单位了,他是上级特派来的。连长对老兵管理严苛,“心狠手辣”,对我们新兵严慈并济,关爱有加。连长是在一次生产劳动中开始关注我的。连队的化粪池好深,粪勺舀不着,连长叫老兵回去找雨鞋,我说不需要,穿着解放鞋,直接跃入粪坑舀了起来。当时对我来说纯属一个很自然的举动,因为在家种田,猪粪、牛粪也是挑到田地,用手撒开的。可连长事后对班长说:“这小子真能吃苦,好好培养他”。

指导员了解到我是高中生,还是读文科的,经常要我帮他写个材料。鼓励我要抓住点滴时间学习。听了他的话,我周末休息时间从不打牌,都在看书。由于高一第一学期就分了文理科,我只有自学高二高三物理化学了。

下连后,不仅训练强度难度更大,生产劳动等突击性任务也多了。去泗洪县师农场抢割小麦,麦田一眼望不到边,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去东海县埋铁路光缆,连干三天三夜,满手都是血泡。最佩服班长和他们那些老兵,平时看似吊儿郎当,可训练起来像“小老虎”,劳动起来像“老黄牛”。

下到连队,似乎有了家的感觉,工作有干劲,努力有方向,苦累也就不算什么了。

[作者简介:杨四华,90年入伍,从军30年,历任战士、班长、军校学员、军校教官、军校学员队队长;现为某军校副教授,大校军衔。]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