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相貌丑陋被人嘲笑 母亲一句话改变他的人生

2020-12-24 22:15:01
相关推荐

莫言,认识他,一是因为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在国际上获了电影大奖,是中国人第一次获这样的奖。那会儿,我十岁左右,父亲在拥挤的人群中就像在洪水中,苦苦挣扎了许久,终于抢到了两张电影票,跟随父母进到了电影院。电影当时基本没有看懂,没看前觉着应该获奖,看了之后突然迷惑为什么会获奖;当时只是记住了活剥人皮的场景和高粱地里男女主人公让人脸突然红起来,接着影院的观众突然骚动起来的情景。多年以后,才知道是根据莫言作品改编的。

二是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不止一次说,诺奖对他的生活影响很大,周围的人没有反应过来,他自己也没有做好准备。但是,他内心还是无比愉悦的。获奖那天,晚上7点正式宣布其获奖,提前半小时,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问:“我们想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您,您愿意吗?”他说:“我愿意。”工作人员让他在七点前对此保密,但他还是高兴地告诉了家人;并且给山东高密老家的父亲拨通了电话,报了喜讯。

获奖的喜讯,在莫言的心里最想告诉的,并且是第一个想要告诉的是母亲。可是,母亲在1994年就去世了。母亲去世后,他便着手创作长篇小说《丰乳肥臀》;1995年初春,故乡的一间小屋,稿纸上写下:此书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随之眼里满是泪水。

没想到,这本《丰乳肥臀》和在书的扉页写下的“谨以此书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给他带来的却是耻笑和辱骂。丰乳肥臀,这样形容母亲不是太色情化了吗,母亲的形象是伟大和神圣的,书名就是对母亲的大不敬,甚至是亵渎;书里塑造的母亲形象不完美,做了一些违背道德的事,人们接受不了这样的“母亲”。母亲应该是神一样的人物,应该纯洁无暇。这样一个真实的“母亲”,这样一个像“人”一样的“母亲”,人们无法接受。

这样的一个母亲形象问世25年后,人们不理解,一直争议,他也一直沉默。2016年《丰乳肥臀》再版,莫言因此写了一首打油诗,来澄清或者是来感慨写作的本意: 题《丰乳肥臀》

曾因艳名动九州,我何时想写风流。

百年村庄成闹市,五代儿女成荒丘。

大爱无疆超敌友,小草有心泯恩仇。

面对讥评哭为笑,也学皮里藏阳秋。

面对耻笑甚至辱骂,他选择的是沉默,是“莫言”。“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莫言”是笔名。北大一个教授说,莫言能够取得诺贝尔文学奖,跟笔名起得好有重要关系。童年的莫言,特别爱说话,因为平时多说话,总是给家里添麻烦。母亲常告诫,出门少说话。姐姐在一旁说,没用的,不让他说,除非把他的嘴缝起来。多年以后,想起了母亲的话,便用了“莫言”做了笔名。《丰乳肥臀》再版时,有人建议书名改成《金童玉女》,这样也许能被大众接受。他说:《丰乳肥臀》了快二十年了,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当今之世,谁还会被这样一个书名吓退呢?

如今,做父母都在为孩子拼命,拼命地为他们铺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阳光大道,让孩子将来有房有车有钱,一顺百顺,可是,古人说过,少年怕顺。莫言的少年时代不顺。

困于貌。相貌,和我们一点关系没有,因为没有选择权;相貌又和我们关系密切,因为以貌取人是人之常情;尤其在网红时代,颜值可以当饭吃,甚至发家致富。莫言相貌丑陋,小时候,村里有人会当面嘲笑他;在学校里同学会因此欺负他,打他。不谙世事的他,回到家向母亲哭诉。母亲说:“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丑也能变美。”后来,进入了城市,在背后或者当面,有些有文化的人嘲笑他的面貌,他想起母亲当初的话,自己便心平气和。

困于穷。莫言的童年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一天他们村饿死过18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辍学。十几岁的时候,莫言的母亲得了严重的肺病,饥饿、劳累、病痛,让家庭陷于困境,看不到一丝光明和希望。此时他有一种不祥之感:母亲会寻短见。每次,脚一踏进家门,他便急切地喊,娘——,听到母亲的回声,他的心像块石头,扑通落了地。一次,回到家,喊娘,无人应。他顿时慌了。正房、厢房、磨房找了个遍,不见娘。哇哇地哭起来。此时,娘背着一捆柴火走进家门。娘看出了他心思,说:“日子过得再没有乐趣,阎王不叫,我是不会走的。”

人死容易,活难,越难越要活。母亲带着莫言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高大看麦人,撵过来,众人一哄而散,母亲是小脚跑不了。看麦人扇了母亲一个耳光。母亲倒在地上,嘴角有血。看麦人,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母亲坐在地上绝望的神情莫言终生难忘。多年以后,莫言在家乡的集市上碰到了看麦人,他已白发苍苍。莫言想冲上去报仇。

母亲拉住他,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困于名。母亲去世多年以后,莫言的名气越来越大,名人是非多,陷入各种各样的争议之中,有各种各样的误解,有各种各样的子虚乌有,他想冲进去说话,争论。但他停住了脚步,选择了“莫言”,这是母亲希望他有的生活状态——不言,谦卑退让。后来,他想明白了,那个争议的人不是他,与他不相干,他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在故事里已经把该说的话说了,为什么要冲进去说话。

21岁的时候,莫言走出农村,当兵。文革时期,从小学辍学后在家已务农十年;去过一次青岛后产生了走出农村的强烈愿望。当兵是条捷径,当兵又谈何容易?要看家庭成分,贫下中农才有希望,他从18岁就开始争取当兵机会,因为成分不好,四年后才争取到。带着用母亲的首饰换来的一套《中国通史简编》走出家乡,来到部队。

在山东高密老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次肉,部队里一星期就能吃上一次;在老家当了十年农民没有星期天的概念,部队有星期天,星期天什么也不干,这让他害怕、恐惧,有犯罪感。于是他捧起了书,拿起了笔,读书写作。第一个作品在河北保定《莲池》刊物上发表,得稿费72元。最终,莫言从一片“莲池”扑腾而出,最后扑腾到了浩瀚的大海。

莫言,困于貌,困于穷,困于名,最后困出一个“高密东北乡”,反过来,却把高密东北乡建设成了自己文学的领地,文学的王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笑了作文200字 写陌生人的作文600字 写秋天景作文 最美的我作文 童年的趣事作文三百字 小学二年级 作文 西安高考语文作文题 森林防火作文600 燕子搭窝作文 青年作文素材 关于珍惜水的作文 作文关于动物 垃圾分类作文400 理想600字作文 最好的作文600字 六一儿童文艺汇演作文 骄兵必败作文 一件艺术品作文 热爱和平的作文 回报父母的爱作文 宝石花的作文 雾霾作文600字 科学小发明作文 书包作文300字 童话作文 关于桂林的英语作文 兴趣爱好作文300字 变幻莫测的天气作文 妈妈的疼爱作文 作文怎么写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