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的道教 儒家 佛教 是否有一统化的基础与可能吗?

2020-12-24 22:25:01
相关推荐

能肯定是一家,很多人不知道《金刚经》说什么,不知道道是什么,也不懂儒是做什么的。安拉主道,归于道。《圣经》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也还是归于道。道归于儒,佛归于道也归于儒,儒持决策统天下。因果是世界上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不止于个人,人与人、事态与事态之间的关系因思维流转而发生的变化也适用于因果律。区别于个人的心因行果,其它因果是能相互转换的。这是世界的总持律,一切缘法依此而生,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为什么会有因果律?因为平等。神爱世人,因为世人平等。所有的不平等是人心自作骄慢造成资源配置差异越来越大,心不平等才有人间的不平等。因果律下有一个总持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道。道下行法,如纲举目张。道是什么?天地无恩而大恩生,因为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对万物平等以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说仁但是把万物平等地当待哺的小狗。仁为平等,大道至简为公。所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人与道的关系是什么?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人以公为道。心因行果,定心为公即为定人道。平等无我为人道,以平等观定人心,就是人道与天道相合。因:依志愿、依平等心而行,人类以本性天赋任职为快乐而趋同、用管理来追求社会资源均衡配置,果,人类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说的是管理,是我们用当下定未来。定住了心就懂自己的本性天赋,实质上稳定了世界观和价值观,就懂得行事的尺度、知道处世的方法和决策管理的权衡尺度。

后世道教书以《道德经》和《庄子》为主体。《道德经》为人经,是决策层思维及思维提升的途径和行为的指南:道,意、思维。德,心地、人生观。道德经提倡修身、各持天赋,依自身能力当担社会责任。《道德经》说无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因为无为是无分别见,是人类平等。本真天赋区别是因为物职所宜、是为各人职分要依心地而分担,人类天赋为在社会分工中担当不同的责任而存在。

《道德经》谈思维、用虚静观开慧,说人生追求、说教育,说管理、说顺势取势,与儒家求治没有什么不同。《庄子》内七篇有五篇以孔子和他的弟子颜回为主角论道,心神定、通天地,儒,通天地之人。不信道而且妨碍主道的人们,真主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诸教同源,以道解。心主神,道即意、由心主:故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心为道始,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定心即入道。

基督教一本《圣经》闯天下:《圣经》本来就是一部记述当年欧洲和西亚人民历经苦难、艰苦迁徙寻找适合的生存环境的路上所发生事情的史书。基督教信望爱:望即愿望,爱重在行动,信望爱就是信愿行,是以愿发行随了结轮回中的因果爱怨。这与佛教的密修自证没有区别,是用修正行为来启慧。修行是持爱心各尽本心,各尽社会职分。佛教《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这一会可以肯定为佛陀教言所集结。

佛陀既说平等就不会有大乘小乘的分别,也不会说出家才是真修行,不以具足相故句在无断灭分,意即不以出世为念,首先护持人道传承。于法实无所得,应如是生清净心,平等无二所以无我执,无妄念。佛陀佛陀说法四十九年,都在教育人们应以清净平等心行事。说因果、因缘,劝说人们以平等心处理因缘。缘是人的聚散,各随因缘,不仅因为各人思维和天赋层次不同,轮回中结下的缘不一样所以人生道路原本不同。人生道路,在此生是三观决定我们的选择。处理人、事关系的关键在于思维能力,在于能否有智慧应对人生的烦恼。

佛陀主张以教言为本。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与子曰吾道一以贯之的一是同样的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为即道。四圣谛更直白,苦集灭道、成佛即入道,佛归于道、佛即归于儒。佛陀论修心修德,道家论修意修神,心主神、天性本真为德,持本真而行就是修意修神是德道。《道德经》实为德道经,人类各以稳定自心本真天赋担负社会管理职责为自己的人生道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劳动最光荣作文300字 假期感想作文800字 2016安徽高考作文 我的小发明作文400字 描写梅花的作文400字 迎着风作文800字 品味成长作文600字 春节小作文150字 搓丸子作文 初中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生写过年的作文 美丽的春天100字作文 生活的启示作文400字 一篇写事的作文500字 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 最美的什么作文500字 关于校园生活的英语作文 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作文 我和班主任的故事作文 关于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爱哭的我作文4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450字 四季之美作文600字 与书为友作文500字 难忘的时刻作文600字 意外的收获作文600字 有关辩论会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600字 期待的眼神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