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儒家的善违背自然 道家因道法自然而没落?我不认可 你怎么看

2020-12-24 22:25:01
相关推荐

前言:最近有朋友给出了个观点,他说:“儒家的善是违背自然法则的,道家的没落是因为道法自然思想”,朋友要我发表一下看法,朋友的问题有一定的议论价值,可能也是许多朋友心里的疑惑,所以便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儒家思想也好,道家思想也罢,都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而人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存在,人类文明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而然下发展的结果。所以个人不建议将人类文明排斥在自然之外。

如果儒家思想属于自然法则之外的存在,那么这里的自然,更多是指狭义的自然。而狭义的自然,大抵描述的是没有人干预的那种类似野外状态的自然,以这种狭义的自然来看,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都与其相悖离,都属于自然之外的东西。

另外,道家思想可没有所谓没落一说,它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多次“搭乘”着道教出现在朝堂之上,又在学派特色不适合国情的时候,隐入民间。它的延续从来不曾断裂,而道家“清静无为”的学派特色,本来就比较“低调”,以至于在它低调隐入民间的时候,被误解为没落。

道家思想,无论被君主以黄老术的形式在朝堂上大放光彩,还是隐入民间,它一直都有一群忠诚的追求者。几千年来,它必要时显于世,没必要时隐于尘,这是道家思想特色决定的。所以道家思想没有所谓没落一说,只是说某种程度上,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促成了该学派时隐时显的特色而已。

1、人类文明是自然发展结果,儒家善与道家善,议论重点不一样

千百年来,儒释道一直以来都不乏追求者,这里扣题需要,就主要议论一下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吧。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学派特色鲜明,并且都有一套自己的治国思想,但是二学派特色不同,其治国思想要想发挥作用,便需要特定的时代环境。儒家适合用来安定盛世中的人心,维系社会秩序稳定;而道家想,则适合将羸弱的国家带入“强盛”,可以帮助国家打好基础。

通过分析儒家思想的特色,以及其适合盛世治国的特征,我们不难看出,儒家思想的入世意味较重,而儒家思想的“善”,属于人伦社会的“善”。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为”更多源于“道法自然”。老子站在超越伦理社会的高度,看上去似乎是消解了人伦社会“善”和“恶”?真的是这样吗?可能并不是。老子本意并非消解“善”,而是消解“善恶区分”之下的人之私欲。老子针对的是“私欲”。

因为道家老子发现,“恶”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有了“善”的概念,这与无偏私的“自然”属于相背离的情况。也就是说,“善恶”的出现在于“偏私”,其实某种程度上说,老子这里更多是在批判人的“私欲”。

所以,个人认为,看到儒家思想的善,不能脱离其议论善的环境,古代伦理社会秩序要正常进行,就需要与古代那个社会相适应的儒家之善。

而理解道家思想对“善恶”的消解,则需要明确老子消解善恶的目的,这个目的,是针对人们利己排他的过度之欲。如果脱离这个目的去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等观念,就容易走入虚无主义的误区。

当然,道家自然观也是一个研究热点,但是研究道家思想也有多个方向,可以形而上研究它的自然观,也可以形而下理解它在伦理社会的运用。个人始终觉得,道家思想绝不是看上去那般远离社会的“高冷”学说。文化要想传承,就需要在世俗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道家能够千年长盛不衰,说明它虽然看起来形而上意味浓郁,但也可以作形而下的运用。

另外,如果将“自然”理解为那种与人类社会相对的野外,这种狭义的自然下,道家思想也属自然之外的东西。要知道,人类才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如果将儒家身上的入世意味,看成是其与自然背离的证据,那么,以人类为载体来传播和发展的道家思想,也属于自然外的存在。

所以,儒家之善作为伦理社会中的善,和道家思想一样,都是人类社会在自然下发展的产物,当然这里的自然是广义的自然。万事万物都是依循自然生发变化的,人类文明也是一样。所以,不能把儒家思想之善看成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存在,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偏见,不可取。

2、道家“道法自然”思想与其“时隐时显”的特色

道家思想在我国历史舞台上大放光彩,以汉朝和唐朝尤其突出,这两个王朝的开端有相似的地方,即人类都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战火中奔走,汉朝开国君主和唐朝开国君主面临的问题有重合的地方,那就是重建家园、恢复民生、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这个时候,以韬光养晦为主的道家思想,就能派上用场。这是道家思想在历史上“显”的突出表现。

而汉王朝也罢,唐王朝也好,当王朝进入强盛后,道家思想便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为什么?道家思想特色导致的。

道家思想的一个经典理论----“道法自然”,这种“自然”之间,也有一种万事万物按照规律发展的意思。指出“道法自然”这个思想的道家思想文化本身,也逃不过这套“定律”。道家以“无为”作为其思想特色,“无为”更多有顺势而为的意思。那么也就是说,该道家思想出马的时候,道家思想就以各种形式(或承载道教、或以黄老之术等)出现,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当社会发展到不再需要道家思想的时候,道家思想也在自我改良下顺势而隐,否者就要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不能说道家的“低调”,就是其“没落”,这不是道家思想的“没落”,而是不同社会环境下,道家思想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韬光养晦时,需要心性修养以对抗泛滥物欲时,道家思想便应声而出;而需要在秩序稳定的情况下去积极有为,建设社会时,道家思想便顺势而“隐”,这某种程度上也是“道法自然”的一种体现。因此,我们不能武断说道家思想的“低调”,就是它没落的表现。

3、总结

最后,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总结。首先,狭义的自然,是与人类社会所相对的那个人迹罕至的野外世界,对于这种狭义自然而言,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都是自然之外的产物。

而在广义的自然下,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某种程度都是人在自然下自然而然演变出来的结果,而道家思想也好,儒家思想也罢,它们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人。

所以,作为人类社会在自然下自然而然的产物,我们不能在理解儒家思想时,脱离其适用的伦理社会这一大环境,武断判定它违背自然法则。某种意义上说,人类还没有那么强大可以违背自然,与自然法则出现不适应的世间万物,大抵都将在“优胜略汰”下被淘汰。

其次,道家思想能够传承千年,时而“隐”时而“显”,其实也是道家作为一种文化,在“道法自然”这个规律下做出的表现。道家的“隐”只是因为那个社会环境下,它不再适合活跃于舞台上而已,它适合以另一种方式存在。而事实证明,几千年的流传,道家思想从未中断,甚至越来越丰富。所以,道家思想可没有落末一说,即便是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喜欢道家思想的朋友遍布世界各地,这门延续了几千年的古代文化,依旧拥有一大批追随者,比如正在看文章喜欢道家的你。

图片来自网络,千人千面,请文明讨论,素质发言。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颜小二述哲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牵挂话题作文 第一次开卡丁车作文 作文有趣的游戏 最近的作文素材 以充电为题的作文600字 我最熟悉的地方作文 赏雪作文500字 匠心筑梦作文800字 火灾的危害作文 雨后的景色作文600字 关于沉迷手机的作文 最是难忘的表情作文 幸福的英语作文 秋天的作文五年级 土豆作文400字 勤奋好学的作文 物联网英语作文 《答案》作文 三年级作文名字 感激的作文600字 老师您好作文300字 我的同学500字作文 家乡的冬天作文五百字 抱怨信英语作文 歌唱祖国作文 我的同桌小学生作文 梦想在前方作文 人物描写四百字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