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抗战时浙江大学西迁至此 70年后校友跪拜贵州湄潭人民

2020-12-25 03:45:02
相关推荐

位于贵州湄潭县湄江镇和永兴镇的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原有文庙、天主堂等25处,现保存较好的主要有9处。2006年5月25日,湄潭浙江大学旧址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国内的108所高校中有91所遭受过轰炸破坏,其中有25所高校被迫停止办学。战火也燃烧到杭州,浙江大学也不例外。

1939年,校长竺可桢来到贵州,先后在赤水、绥阳、瓮安、湄潭等地进行过考察,最终将湄潭选为西迁地址。于是,竺可桢带领700多名师生和几百名家属,几千箱图书仪器,辗转迁徙,最后于1940年抵达黔北遵义、湄潭,历时两年半,横穿6个省,行程2500多公里。1946年,浙大离去。离别之际,湄潭老百姓与浙大师生依依惜别。

当年,在战火中流亡的浙大师生正是通过湄江桥,从遵义进入湄潭城。彼时,在桥的那一头,湄潭的老百姓捧着采来的野花,端着煮熟的鸡蛋,欢迎这所千里之外大学的入迁。

竺可桢先生之女竺宁女士在重游故地时回忆说,浙大四次西迁,都是在战火硝烟、民生困苦的战争背景下进行的,看到如此淳朴、善良的湄潭人民,每一名浙大师生都是流着眼泪走过湄江桥的。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包括湄潭文庙(浙大办公室、图书馆旧址)、天主堂(浙大教授住处)、永兴万寿宫(浙大研究生院旧址)、西来庵(浙大湄江吟社旧址)、和李氏古宅(浙大学生住处)等九处。永兴万寿宫,存两通修建碑记。

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曾在此学习一年。

李政道回忆在湄潭永兴读书时说:“那时湄潭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都十分艰苦,为了节省桐油,我每天晚上都要夹着书本到外面一家茶馆看书。茶馆坐满茶客,我就静静地找个空位坐下来,老板娘照常为我泡一碗茶端过来,摆在我面前,且不收茶钱。”

湄潭办学7年中,分部办公室、图书馆和部分教室设于县文庙内。竺可桢率苏步青、贝时璋、王淦昌、谈家桢等教授在此工作。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来此讲学。浙大西迁贵州,在湄潭共进行了72个专题项目科学研究,为穷乡僻壤的黔北大地播下了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

1943年10月,“中国科学社”年会就在湄潭文庙的大成殿举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到会听取学术报告后盛赞当时的浙大为“东方剑桥”。

据有关材料显示,在解放后的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中,有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谭其骧、李政道、程开甲等45位曾在流亡办学中的浙大工作、学习过;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功臣中,有王淦昌、程开甲两先生曾在流亡办学中的浙大工作过。

1990年7月,“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在湄潭文庙落成,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题写馆名。1997年5月,浙大百年校庆时,时任湄潭县委书记和湄潭乡亲们长途跋涉,为师生们送去一车湄潭当地的大米、茶叶、包谷酒、鸡蛋糕等土特产。

2007年,湄潭搬迁了县四大班子的办公楼,用以恢复文庙状元桥、棂星门、月池等,建设浙大西迁文化广场。

2009年,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湄潭办学70周年纪念活动在湄潭举行,世界各地的浙大校友自发来到湄潭。在浙大西迁陈列馆,一名校友转过身来说:“让我们叩拜吧!我们今天的叩拜,不是什么宗教,也不是什么迷信,我们是为了感谢养育了我们近7年的湄潭人民。”说完,一排排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跪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照片作文 三年级作文怎么写 人生的作文 作文 坚持 作文叙事 信的作文 事情的作文 作文150 未来的作文 作文《梦》 奶奶作文 作文游记 我喜欢 作文 英语高中作文 信 作文 信 作文 作文 幸福 作文 梦想 作文 春节 摘抄作文素材 学校作文 作文二年级 美丽作文 100作文 中国作文 和谐之美美在友善作文600字 初中记叙文优秀作文600字 初中亲情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写事的作文450字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