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55个核心重点问答题复习知识点

2020-12-25 05:35:04
相关推荐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55个核心重点问答题复习知识点

1、法律的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正实施;(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如何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环境?(1)各级政府应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并对中小学生开放:

(2)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3)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饰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5)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对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3、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1)家庭方面:缺乏家庭保护,家教不严,家庭教育方式单一、粗暴,家庭生活不和睦,受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的影响等。

(2)学校方面,只重视知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单一。

(3)社会方面:缺乏社会保护,社会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4)个人方面:无知、盲目模仿、从众心理、报复心理以及寻求刺激、退强好胜心理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不良诱感的影响: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约意识和能力。4、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行为的演变给我们什么启示?(1)一个人走上选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做一些违法的事:③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2)青少年要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5、违法行为、一般违法、犯罪的区别?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两者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处罚的方法也不同。一般违法对社会危害较小,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要承担民事责任或接受行政处罚;而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6、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7、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1)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面不承担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面不享受权利。

(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己履行法定义务。8、公民应该怎样行使权利?(1)会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范围和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9、如何自觉履行义务?(1)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10、宪法的地位及其原因?(1)完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拿程,(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感和法律效力。(4)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适动准则。(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12、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幕严?(1)学习宪法;(2)认同宪法:(3)践行宪法;(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13、依法治国的含义、核心、领导者、主体、本质、根本目的及总目标是什么?(1)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2)核心:依宪治国。(3)领导者:中国共产党。(4)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5)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感。(6)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7)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4、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及各自的地位?(1)科学立法一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2)严格执法—一依法治围的中心环节;(3)公正司法一一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4)全民守法——依法治国的基础。15、依法治国的意义?(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等。16、如何竞争与合作?(1)增强竞争意识,积极参与竞争。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提高合作意话,在合作过程中要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遵守规则,相互信任,主动承担责任。(3)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有的。我们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17、对责任的理解?

(1)贡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2)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3)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和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18、基本国情及其表现?

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①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③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社会十义制度还不宪祷,体制还不够律伞。

19、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三个老总”?(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王位一体: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些民族伟大复兴。

21、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次伟大革命,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中华民

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22、中国的腾飞(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证明了什么道理?

三个“充分证明”:证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你、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路是完全正确的。证明中国的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3、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4)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

24、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多角度:国家、社会、企业、个人)(1)回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走低碳发展之路,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2)社会;向公众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倡导人们坚持绿色消费,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3)全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如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树立诚信意识,依法生产和经营。(4)个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向人们大力宣传节约贷源和保护环境的知识:坚决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从自身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哪些?(1)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政治制度:根本应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6、科技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27、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多角度;国家、社会,企业、个人)28、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转化为我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具体做法是:(1)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艰苦奋斗,继承和弘扬中学民族传统美德。(4)热心公益,关爱弱势群体,自觉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5)积极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絮极行使建议、监督权,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作为学生来说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关键是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1)爱国一一就是要把伟大的爱国精神落实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发奋读书、勤奋工作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上:落实到热爱我们的学校,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上。

(2)敬业一一就是要做好白己的本职工作,完成白己的学习任务,勤奋读书,学有所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3)诚信一一就是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4)友善—一就是要尊敬师长,听从教育,服从管理,团结同学,助人为乐。29、如何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1)立足于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3)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精箱,既能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性,使中华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30、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与危机?(1)现状: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得我国环境问题严重,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浪费污染都很严重。(2)危机: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1、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2、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缓解资源、环境压力;(2)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3、国家加强民族团结、援助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2)有利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架;(3)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34、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繁荣?(1)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人力、物力的支持:(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35、中学生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1)树立维护民族团结意识:(2)宣传维护民族团结的知识和重要性;(3)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4)关心、帮助其他民族同学:

(5)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36、法治建设,青少年怎么微?

(1)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2)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3)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锥护社会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4)向人们大力宣传法治知识和重要性:(5)同破环法治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成。

37、开展扫黑除恶等法治建设活动有什么意义?

(l)有助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

(3)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

38、中华文化: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作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9、文化自信:

(1)原因: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来源: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⑥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

40、中华传统美德:

(1)重要性:是中华文化的精锚,熔铸了中华民族民族志向,民族品格和民族理想,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常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内涵:爱国情怀,奋进品格,高尚情操,伦理规范。

41、中华民族精神:

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作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意义、重要性: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

值导点,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引领。

(2)内涵: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热播,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2)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3)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4)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请社会。44、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该如何面对文化差异?(1)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2)要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被此的理解和包容:(3)要学习和借签优秀外来文化,促进文化交流。45、时代楷模、“最美”等先进人物有哪些优秀品质?(1)心系祖国、勇担重任、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2)高度履行了对白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仟:(3)践行了社会丰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4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1)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还要互相交流借鉴。(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47、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2)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4)我国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4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9、如何全面深化改革?(l)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创新发展:(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先进文明成果;(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0、如何让人民共事发展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3)加强社会保障,打造共建夫治共亨的社会治理格局。(4)动员广泛的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51、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扶贫工作,说明了什么?(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3)我国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52、列举党和国家近年来采取的扶贫措施:(1)加快农村危房改造;(2)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制;(3)实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制度。53、青少年能为精准扶贫做些什么?(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3)从自身做起,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4)为政府扶贫工作献计献策,自己履行义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雨过天会晴800字作文 聆听时间的声音作文 最难忘的一件事英语作文 热闹的街头作文 不要好高骛远的作文 成长回眸作文记叙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500字作文 感恩之心的作文 写语文老师作文 初三考试作文题目大全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参观文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700字初中 加油中国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一天 二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 关于三观的作文 辛苦的老师作文 感恩老师的作文结尾 五十年后的我作文 变化作文500 珠穆朗玛峰的作文 语文作文三年级 学校运动会作文 我最爱的一本书作文 长城作文英语 保尔柯察金作文 看荷花的作文 窗外作文650字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