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和健康相伴 与幸福同行

2020-12-25 15:05:01
相关推荐

2018-08-08 13:08:59.0

当朝阳唤醒大地,运动健身就像开启每天生活的一把钥匙。老人们打太极拳、舞扇子,一招一式有板有眼;阿姨们和着音乐,列队跳起了健身操;跑友们迈开脚步,不忘用社交软件“打卡”;球友们相约切磋,为每一个精彩表现喝彩……

今年8月8日,我国迎来第十个全民健身日。10年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奥林匹克与东方古国实现了一次伟大交汇,也让全民健身的理念与行动开始深度融入大众生活。如今,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运动健身成为社会新时尚,为越来越多的人带去健康、快乐和幸福。

2017年,国内参加马拉松比赛总人次近500万、健身软件Keep在线锻炼人群高达1.2亿、国内参与滑雪的总人次突破千万……不断上扬的数字,折射出百姓旺盛的健身需求。从“要我练”转变到“我要练”,“健身每一天,幸福你我他”的理念蔚然成风。

群众体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需要以全新格局引领和塑造。怎样顺应广大群众盼健身、盼健康的强烈愿望,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积极探索群众体育工作的新路子,这是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一场全民参与的“健身总动员”画卷正徐徐铺展。

为人民需求服务 构建新格局 展现新气象

2017年11月24日晚,上海市普陀区体育中心。羽毛球业余高手裘林和搭档一起走过红毯,被授予总冠军限量版勋章,“没想到我们也能享受体育明星的待遇。”参加“约战普陀”系列挑战赛,这些草根体育爱好者成为主角。

这一年,全民健身可谓上海的热词。在举办两届市民运动会后,首届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应运而生。10个项目联赛、35个项目系列赛、11个品牌特色赛事活动,每月都有100余场赛事。新颖的赛制激发百姓的参与热情,仅“约战普陀”挑战赛就开展了3044场次。

上海的探索,是全民健身驶入快车道的一个缩影。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赋予全民健身事业新的起点。办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让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是构建体育强国的基石。

目前,全民健身已经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顶层设计。创建体育强省,创建全民健身模范市,创建全民健身模范县“三级联创”构建起全新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各地对标创建、示范带动,搭建多点发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以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为抓手,不少地方在实践中给出生动答案。河南建成县级以上体育社会组织4128个、体育俱乐部914个,引导近4万个健身站点开展活动。山东日照打造“一个体系、三支队伍”,推动健身服务零距离,确保基层群众体育“有人管、有人干、有人帮”;江苏省建设一大批群众身边的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智能健身房……全民健身找准发力点,构建新坐标,让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好处。

2017年金秋,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举行。全运会首次增设19个群众体育项目,近8000名业余选手站上决赛赛场,直接参加海选的民间爱好者达到千万。敞开大门的全运会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接地气、聚人气,这是“全运惠民”理念的具体践行,更是打破体育发展壁垒、盘活体育资源的全新尝试。

与时代发展对接,为人民需求服务,大格局创造新平台,大格局激发新活力。全民健身根植于民、服务于民,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从发展瓶颈突破 寻找新办法 创造新模式

54岁的柔力球爱好者路少霞,每天雷打不动到天津西沽公园晨练。建在这座老字号公园内的全民健身中心去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充气膜游泳馆、室内健身房、足篮球场、乒乓球长廊、健身步道等多种设施,让周边居民享受到“10分钟健身圈”的便利。

健身去哪儿?这是全民健身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场地设施紧缺之间的矛盾,既是全民健身的痛点和难点,也是群众体育工作的突破口。

群众期盼什么就解决什么。江苏瞄准农民锻炼“洼地”,实施万村体育健身工程,绝大多数乡镇已建成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和2000平方米左右的多功能运动场,行政村基本都建有健身房、篮球场、健身路径乃至健身广场等设施。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利用城市改造升级过程中留下的“金角银边”,在街边建起970个笼式足球场,深受大众欢迎。

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智能健身房、商场或旧厂房改造……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因地制宜低成本建设体育设施。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统筹协调,推出解决群众健身难的十项举措,包括建设一批健身步道和自行车道、一批体育运动休闲综合体、一批共享健身服务平台等。广泛动员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加大投入,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加强管理,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健身。

健身有质量,关键在方法。去年8月,《全民健身指南》正式发布,“练什么”“怎么练”有了科学依据,社会反响颇佳。

一系列新突破依托于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改变政府包办的格局,吸纳社会力量办体育,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浙江温州鼓励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群众体育,体育部门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体育赛事培训等服务向社会购买。据统计,全市登记备案体育社团1866家,体育社会组织全年举办各类比赛活动超过5000场,成为全民健身的主力军。

创新观念模式,释放体育资源,激发社会活力,由此形成“全民办体育、体育为全民”的良性循环。各级各类健身赛事活动丰富着大众的业余生活,普惠性公共体育服务在基层生根开花,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向深度融合迈进 汇聚新共识 拓展新舞台

在“十三五”总体布局中,全民健身被赋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等多重价值。“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的大体育思路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之路越走越宽广。

——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携手同行。

在山东日照,体育为城市打上独特印记。“春有国际太极拳、夏有水上运动会、秋有国际马拉松、冬有中国体操节”的四大赛事格局初步形成,2017年,全市通过体育赛事吸引游客1200万人次,拉动旅游收入70亿元、增长40%。

浙江温州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全市社会力量兴办青少年体育训练机构达24家,在训人数1844人,已累计向省队输送102人,在去年的各类省级赛事上夺得111枚金牌。

去年,冰雪、航空、山地户外等项目的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进一步推进体育供给侧改革。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互相支撑,打通跨界平台,短板被不断补强。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大健康”要依靠“大健身”,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从资源调配、部门合作到复合型人才培养,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正逐渐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据悉,国家体育总局已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达成共识,大力培养开运动处方的社区医生和全科医生。探索把体质监测纳入国民体检,在医院开设科学健身门诊……各省也在推行试点,探索路径。

河北石家庄万拓健身服务中心开展了首期“百人百天健康干预”活动。由医疗、营养、运动、体能训练等方面组成的专家团队为健身人群提供体质检测、运动风险评估、慢性病防治等“一站式”健康服务。老百姓纷纷点赞:“与其花钱去医院,不如自觉去锻炼。”

——全民健身和乡村振兴等战略充分对接。

全民健身向广大农村辐射,不仅改善当地百姓体育锻炼条件,更成为促进脱贫攻坚、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新支点。从去年开始,一批全民健身模范县、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得如火如荼。

福建开展“全民健身百村行”活动,3年来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次。挖冬笋、挑谷子接力、60米插秧、传统竹木弓箭射艺……这些充满乡土味又不失竞技性的特色活动,将民俗文化与全民健身结合,勾勒出红火的农村健身图景。

广东创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岭南古村落纵横交错的街巷成为健身舞台。以开展体育活动为契机,推动当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舒心。

……

和健康相伴,与幸福同行,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人人共享体育,体育造福人人。“全民健身日”每年只有一天,但健身早已融入生活的每一天,强健着国人筋骨,凝聚着民族力量。

(编辑:wzf)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