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完美的她》:“懂事的孩子好”“错 那是假象”

2020-12-25 16:35:01
相关推荐

文/黎庶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可以看成是一个家庭,唐僧是碎碎念的父母,遇到事情拿不出解决方案。一心只念自己心中的经,他只知道孩子所做的违反了自己内心的规则,就要批评孩子。而不去询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孙猴子太过桀骜不驯,如果没有观音菩萨的紧箍咒,他根本不会在唐僧的控制内,孙猴子服的不是唐僧的人,而是唐僧的紧箍咒对他的控制,越控制越失控。孙猴子典型的“套路”唐僧型。反正提前跟唐僧也不同意,反而唠叨,还不如先斩后奏。

而猪八戒典型的爱撒谎型,他知道他要做的那些事情是被唐僧不允许的,要么做了错事怕被批评用撒谎来掩盖。爱吹牛,通过吹牛来得到师父的赞扬。

沙僧是典型的压抑自己内心感受型,他总是默默无闻的挑着他的扁担,从来没表达过自己真实感受,也不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说得好是忠心,说不好就是一具没有思想的躯壳。

孩子“套路”父母、撒谎、否定自己的需求,压抑自己的欲望,行为背后隐藏着被爱、尊重和理解的渴望。

01

孩子撒谎,背后有心事

最近由周迅主演的电视剧《不完美的她》正在热播,穆莲生是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她生在一个不够健全的家里。她没有亲生父亲,母亲有新男友,为了和她的新男友在一起,母亲对穆莲生的存在又爱又恨。

当然,她的母亲是一典型的思想不独立的女人,一个人拖着一个孩子,想要通过男人来寻求解脱。而穆莲生没有独立能力的小孩子,只能依附他们生活,为了讨好她们,她沦为母亲新男友的玩具。

即便她有不情愿,她表现出来的样子总是:我玩得很开心。

她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她的谎言是:掩饰内心的喜怒哀乐,不像一个7岁的孩子,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而她懂事得像个成人,懂事的可怕。

碰到由周迅主演的林绪之,显然她对这位善良的阿姨很喜欢,她本来很失落的说爷爷奶奶去海南疗养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转念她又哈哈笑着说:“阿姨,你上当了,爷爷奶奶去海南疗养我很开心。”

穆莲生突然晕倒,正在和新男朋友谈论要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穆莲生突然喊着:“妈妈。”就晕倒在地,妈妈慌乱的带着穆莲生往医院赶。在医院也没有得到救治,她说:“妈妈,我没事了,你不要担心。”事实上,她并没有生病,而是在装晕倒。

穆莲生表现出来的懂事,背后的恶作剧,表面上更像是“套路”大人。其实她只是在讨好,求关注。

卢梭在《爱弥尔》中说:“大人常在孩子中求大人,他们不想一想,未成大人的孩子是什么样子。”言下之意是:大人不理解孩子,而强迫孩子照大人的样子去做,这是家庭教育的悲剧。

当然,穆莲生的家庭本来就是问题家庭,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庭。反观我们健全的家庭,不能做到真正理解孩子,只会给孩子的逆反埋下伏笔。很多孩子不愿跟父母沟通,甚至抵触父母,逃避父母,这其实是他们内心渴望的真正被理解长期得不到满足。

02

孩子哭闹,背后反应着他的真实需求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讲到日本教育,日本的教育很注重集体主义、他人感爱和几近完美的自我约束。讲求不麻烦别人,如果给他人造成麻烦是不对的,所以从小他们就被教育:在公共场合和他人面前流露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

这种教育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孩子不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这些被压抑了的情绪就在内心积压,却体现在身体上的重大疾病,如情绪低落、抑郁等。

情绪的压抑通过身体表达出来,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躯体化的反应”,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借此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

在日本这种特有教育文化产物下就衍生了一个职业叫“催泪师”,“催泪师”的工作是帮助那些哭不出来或者情绪压抑的人们,通过哭的方式得到情绪上的宣泄和疗愈。

孩子在公共汽车上哭闹的时候,妈妈没有蹲下来问孩子有什么委屈。而是强行制止:“不许哭,再哭妈妈就不爱你了。”“别哭了,烦不烦,吵到别人了。”有些孩子因此越来哭得越来越凶。有的孩子就立即停止哭泣,抱着妈妈说:“妈妈你不爱我了吗?”最可怕的就是立即止住哭泣,来询问妈妈是否爱自己的孩子,因为他已经释放不出真实,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来讨好妈妈。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说:“一个从小被要求去顺应父母,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长的孩子,势必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发展出一个虚假自体。”

意在提醒父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心理需求,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帮孩子释放情绪,哪怕是哭闹呢,也要知道是为什么哭闹。蹲下来,平静询问孩子哭闹原因,比勒令制止效果要好100倍。

03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表达内心真实感受?

原因一:觉得不被父母理解

如果家庭环境过于严苛,孩子的撒谎行为就会被固化。不少家长常常责备孩子,却从不思考自己有没有错,有没有对孩子关心不够。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下意识地逃避惩罚,而撒谎就是最便捷的方法。而孩子的谎言被识破,家长会更生气,打骂得更狠;如果说谎成功了,就会加强孩子的侥幸心理,更加习惯撒谎。

孩子的心声:我曾试图向父母诉说我的真实想法,换来的却责备。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跟父母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原因二:逃避父母给自己的压力

家长们动不动就跟孩子说:“我们辛苦给你提供这么好的物质条件,你还不好好学习,这么不争气。”如果孩子发觉他的能力无法满足父母亲过高的期望怎么办呢?就会有挫败感(我怎么这么差?)有愧疚感(我对不起爸妈!)也有不少的愤怒(都是你们逼我的!)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孩子选择逃避,不去面对父母,也拒绝承受压力。

原因三:孩子真实情绪得不到宣泄

孩子哭泣是有心理需求的,表现一般是,偷偷抹泪,哭声较小,哭泣中穿插一些行为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比如发出声响或做小动作等。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一般不鼓励孩子哭出来,导致他们的情绪无法释放和表达。甚至不少家长在孩子哭泣时,会采取3种错误的处理方式。

1、责怪与评判:诸如“怎么这么不小心”、“男子汉不能哭”之类的话,使孩子得不到家长情绪上的认同和安慰,让他们不敢再在家长身上寻找依靠和支持;同时,孩子会将“懦弱”之类的负面词语接纳到潜意识中,降低自我价值感,导致他们缺乏自信。

2、错误转移: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会给他们食物来转移注意力,这导致孩子成年后会将食物或购物与解除痛苦的情绪联系起来,形成错误的压力应对方式。转移注意力也是对孩子情绪的变相压抑,剥夺了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3、推卸责任:“都怪桌子不好,弄疼宝宝”,许多家长说过这样的话,殊不知这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导致孩子长大后遇到挫折时,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总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这也会让孩子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不知如何从挫折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让这个精神胚胎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利用自己的父母权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需要成长。

面对孩子说谎家长该怎么办?

前提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遵循爱与自由的原则。

对策一: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实话

父母还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要告诉他们:“不要怕,跟爸爸妈妈说实话,把你的遭遇和困难都与我们分享,我们和你共同面对一切。”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才不会选择用撒谎来逃避。

对策二:接纳孩子哭的情绪和不完美

孩子哭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接纳哭的情绪,明白孩子有这个情绪需求,需要经历哭的过程。家长还要对此情绪持认同、支持的态度,比如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摔跤了很痛,妈妈也很心疼,别害怕,妈妈和你在一起。”让孩子感受到“在我伤心的时候,还有人在支持我”。

对策三:尊重孩子,避免用命令、苛责的说话语气

跟孩子沟通,就像跟朋友沟通一样,尊重她的想法。

不能用“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乐在其中作文600字 三年级春节作文300字 快乐的寒假作文 改变作文600字 春节活动作文 水仙花作文 英语作文春节 路作文 作文结尾 作文写作 作文英语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300字 假期见闻作文600字 美丽的乡村作文400字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300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作文 夜空中最亮的星作文 my dream英语作文 有关传承的作文 出发作文600字 关于元宵的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 作文 过年作文开头 作文封面图片 五年级作文题目 我的弟弟 作文 过生日的作文 看电影作文 作文3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