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弹幕版四大名著走红背后:经典的魅力

2020-12-25 20:05:01
相关推荐

最近,曾经霸屏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再次火了,只是这次的“打开方式”有所不同。

6月下旬,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上线了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1998年版《水浒传》、1994年版《三国演义》、1987年版《红楼梦》和1986年版《西游记》,受到网友们的欢迎与点赞,上线近两个月后热度仍在持续。截至8月24日,弹幕版《三国演义》播放量超过4991万,其余三部均过千万,相关数据还在持续攀升。

经典作品或精品节目与新型传播载体相结合,擦出别样火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坚定的精神内核打造强大内容穿透力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深入挖掘根植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优秀文化特质,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每一名文化传播者的使命。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融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细化到现代生活之中?

集文字、音频、图像、信息互动为一体的新传播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能。

弹幕,即网友们在观看视频时发出的评论,以飞行的形式横穿屏幕,产生无数子弹横飞的效果。近年来,弹幕以其特有的即时性、交互性受到了广大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欢迎。有研究者认为,经典名著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改编为影视剧已经是一种新型传播方式,而新上线的互联网弹幕版本,乃是传播方式的又一突破。

四大名著电视剧变身“弹幕池”,也有一些观众表示不太看好。有人质疑,这样看经典影视作品会不会太过戏谑化?在四大名著的剧集评论区,也能看到许多网友发出的提醒,例如希望尊重主创团队的劳动成果,不要忽略历史条件、不要恶意刷梗、不要在线争吵等等。

其实,年轻人对经典作品有欣赏,也会有他们的调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经典每一次遭遇新一代受众的“打量”,都是一次征服与反征服的较量。所谓经典,定是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没法让年轻人喜爱的经典,也不能几百年、上千年地流传下来。

“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在B站的重新上线之所以引发高度关注,首先源于文学经典和影视经典本身的永恒魅力及其传承过程中积累的深厚群众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梁海燕认为。

的确,原著好、立意高、人物刻画生动立体,才能够提供一幕幕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名场面”。《三国演义》中的各路英豪,《水浒传》中的兄弟情义,《红楼梦》中的爱恨情仇,《西游记》中的正邪较量……“这些文本蕴涵着人类的情感主题和文化基因,所以它们才能重新在年轻人社区里迅速流行起来,以各种新颖的方式拥抱着这个时代的变化。”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黄典林说。

四大名著本身有着坚定的精神内核,任岁月变迁也有其魅力,再加上电视剧的用心制作,所以大部分轻松化的解读,并不会过于影响观众对于作品的认知。

配合弹幕重新看四大名著电视剧,观众不难发现一些当年制作“粗糙”的印记。以《西游记》为例,当时拍摄经费极其有限,只有一台摄像机,道具相对简单,演员也不够。因此,在龙宫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用塑料纸做的“水流”,在山上可以看到远处没有避开的电线杆,在《除妖乌鸡国》一集,迟重瑞不仅演了唐僧,还客串了井龙王,并给太子配了音。

穿帮情节出现时,往往伴随着满屏弹幕提醒“前方高能,有穿帮”,但这些“粗糙”并没有影响观众们对剧集的认可,反而因为在如此条件下仍能有出色的剧本、用心的制作、在线的演技,更显工匠精神,让观众纷纷叫好。的确,虽然《西游记》充斥着简陋的特效,但六小龄童的眼睛一转,孙悟空的机敏就活灵活现;《红楼梦》里没有大明星,但耗时两年的选角和培训,让剧中十二钗都宛如书中走来;《水浒传》“风雪山神庙”一集,电视剧几乎还原了小说里的场面,林冲被逼无奈杀人、雪夜奔赴梁山的几个镜头,构图和色彩都非常讲究,被弹幕称为“世界名画”……事实证明,经典的魅力同样源于创作者对于艺术的匠心。正是这份匠心,才能让现在的观众一遍遍地回味老剧而不倦。

无论何时,内容为王都是文艺创作不变的铁律。“经典因其强大的内容穿透力和文化传承性,在互联网时代依然能够成为年轻人的精神食粮,而且依托新型传播方式开始有了从‘传播’到‘传承’的转变。”影评人张榆泽认为。

互动化传播形态为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名著与弹幕相遇,让年轻人重新爱上经典文学作品,又让经典影视作品重焕生机,为看似很难完成的文化传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经典的作品,即便是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依然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审美;然而老话也说,“要想富先修路”,经典的传播与传承也需要开拓和探索时代化的方式和载体,融入新的时代气息。

其实,四大名著创作至今,正是经历了一代代读者基于不同时代、用不同传播方式所做出的解读、创新。例如,《红楼梦》由曹雪芹创作后,各种点评、续写形成一道独特的“红学”景观;《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则都是从民间故事流传开始,经历了说书人口述、写作文本、戏曲表演、影视作品制作等一系列传播过程,故事更是随着时代更迭经历了许多变化,才形成了现在的版本。以三国故事为例,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中粗陈梗概的史料为其源头,之后,又历经数个世代的累积,晚唐李商隐《骄儿诗》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一句,小小孩童便知晓张飞是虬髯公而邓艾口吃。在这一过程中,说书艺人是重要媒介,通过口耳相传,使三国故事家喻户晓,让忠恕仁义的精神深入人心。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四大名著的当代传播,可以认为它们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峰,叙事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供解读,吸引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前往“攀登”;而在其核心元素保留不变的前提下,不同时代的人们也携带着自己的文化基因,将属于他们的旗帜插在这些高峰之上,叠加了不同时代内涵。

近年来,各种成功的尝试有不少。如《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颐和园等你》等作品,聚焦文物国宝,用历史讲文物、用文物追溯文明,收获广泛好评;李子柒等“网红”将剪纸、竹编、饮食等中国传统工艺和短视频等新形式相结合,受到了国内外网友的广泛关注;各大博物馆上抖音、玩直播、搞跨界,通过微博、微信、淘宝等平台打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从而活起来、火起来;文创产品、国风音乐、国风游戏,将经典作品化身为人物、桥段、服饰、台词等元素,融合进新的流行文化之中……以技术和创意穿针引线,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寻求精神共鸣,在现代生活方式下品尝跨越时空的精神食粮,用自己独特又有创意的方式学习着、守护着、热爱着、传承着历经时光沉淀的人类精神财富,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热衷的事。

当然,新事物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一些问题,无论是弹幕文化还是愈加流行的短视频,都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对于此类问题,除了靠个人的自觉自律外,有关部门和视频网站平台的监管措施必不可少,不能让好事因为一些不良现象打了折扣。

新媒体时代,四大名著与弹幕的“相遇”绝不是孤例,而将会越来越多。在技术支撑下,互动化传播形态也在为文化产业注入新活力,新的传播方式让经典流淌记忆与共鸣,也让文化传承从屏幕滑入心田。这也提示着我们,文艺创作要有更深切的精品意识,以求无愧于未来一代代观众的一次次“回眸”。(孟佳)

原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公益活动作文3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450字 开心的一天作文450字 成长因挫折而精彩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400字 与什么相遇作文600字 假盲人作文400字 心存感激作文600字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四百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与春节有关的英语作文 抽打阴部作文 动物园一日游作文400字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为六一做准备 作文 大爱无声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450字 成长中的美丽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600字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300字 题目自拟的作文5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400字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孤独的作文800字 妈妈真辛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