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江南文人——如果我们拜这些“江南才子”为师……

2020-12-26 00:10:01
相关推荐

01:28

“天下才子,半出江南。”

他们或生于书香门第,传承精英文化血脉;或来自贫寒底层,自学成一代大儒。

近日,随着“家在江南”采访团走访江南六市的名人故居,从提出人生“三重境界”的王国维,到一手缔造武侠小说艺术高峰的金庸,从践行“有教无类”的王艮到探寻“教育救国”的陶行知.......他们不仅闪耀于历史长河,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代大师”。

于先贤讲学处捕捉文化心跳,这些江南才子中,你最喜欢谁?如果有机会,最想拜谁为师?

才子:王艮

籍贯:江苏泰州

生平:

出生于泰州安丰场的一个贫苦的盐丁家中,出身低贱,王艮靠自学起步。

从孩提时直至26岁,忙碌于在家乡烧盐和外出贩盐。27岁以后,开始发奋自学,后来师从王阳明,周游各地,直到独立讲学、自成一家。

主要成就:

泰州学派的创始人,主张“百姓日用即道”,从满足百姓日常需要出发,要施行仁政,顺应民心,维护和满足人们的愿望。泰州学派民主思想的萌芽,比欧洲启蒙运动早了200年。

王艮践行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将教育面向“农夫盐丁”。泰州学派特别重视平民教育,学生中不乏达官贵人,但更多是佣工、樵夫、陶匠等平民百姓。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义禄:

王艮倡导“乐学”,倡导“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这在当时程朱理学思想盛行的情况下,具有开拓性。“泰州学派”提倡的担当精神,对我们当代党员干部有着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才子:金庸

籍贯:浙江海宁

生平:

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袁花镇查氏家族。

“一门五进士,叔侄两翰林”,书香门第孕育了他浓厚的文学底蕴和家国情怀。

他的祖先查慎行是清朝的第一流诗人,而祖父查文清《海宁查氏诗抄》的雕版在查家堆了两屋子。

主要成就:

金庸首先是一个成功的报业巨子,早年在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

更是一个成功的武侠小说家,一手缔造武侠小说的艺术高峰,他以笔名“金庸”创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高度浓缩了金庸一生成就,空前绝后,堪称时代的奇迹。

海宁名人文化研究学者张镇西:

金庸受查氏家族文化影响很深,金庸写的武侠小说好多是关于家乡海宁的。《书剑恩仇录》的故事取材于海宁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在射雕三部曲中不止一次提到嘉兴、海宁等地名,除此之外,以家族、家人为原型的人物、事件也寄托了先生的回忆和思念。

才子:王国维

籍贯:浙江海宁

生平:

王国维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及学人辈出的海宁乡风,对王国维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将王禀及袭封前爵、赐第盐官的王沆,在海宁受到当地人民的长期敬仰。

主要成就:

王国维被称为新史学的开山之人。早年追求新学,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等方面都留下学术遗产。代表作品有《人间词话》《曲录》《观堂集林》等。

教学风格:

行事风格特立独行,治学方法科学笃实。提出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才子:陶行知

籍贯:安徽歙县

生平:

生于徽州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1905年,进入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他在睡觉的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抒发满腔的爱国热情并激励自己为祖国早日走向现代化奋斗。

主要成就:

陶行知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典范,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近代中国危机多难,陶行知是“教育救国”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推进平民教育,宣传生活教育,同时以“甘当骆驼”的精神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

陶行知身体力行,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同贫苦学生同劳动、同甘苦。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习胜:

新安山水的熏陶、徽州文化的影响,使得陶行知在少年时就立下了“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

陶行知身体力行,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同贫苦学生同劳动、同甘苦。这种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等诸多理论观念,也和徽州崇尚读书的教育风气一脉相承。

才子:袁了凡

籍贯:浙江嘉善

生平:

袁了凡生于在嘉善县魏塘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

万历十四年中(1586)进士,十六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

主要成就:

袁了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

他的《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阐明了善的含义、明辨善恶的标准、行善的道理和方法,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

提倡记功过格,袁了凡提倡记“功过格”,“隐恶扬善”、“迁善改过”,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嘉善博物馆副馆长董博:

袁了凡推行平民教育,是江南善举运动的宣导者。他以通俗的形式将“民众的道德”具体化,将劝善惩恶的诸多事例刊刻成“善书”,通过小说、说唱而流行於民间,这为江南民间慈善事业的兴盛起了指导作用。

江南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浓郁风气,时至今日,这里依旧是全国的科教高地和人才高地,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人才基础。

而诞生于江南这片沃土的才子们,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温文儒雅,博学尚读、有家国情怀。在民族艰难前行的过程中,他们的真知灼见,如暗夜星辰,辉耀于历史长空。静默的午后,带着一个学生的敬畏心,和这些“江南先贤”来一场超越时空的灵魂对话......

交汇点记者 周娴 张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想拥有什么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电影英语作文 老师的作用作文 关于劳动的作文200 暑假作文题目大全29个 写人物作文300字左右 300优秀作文 二年级的暑假生活作文 描写飞机的作文 仿写作文评语 少年责任作文 改变自己作文 许嵩高考作文破记录 有关朋友的英语作文 放假第一天作文 感恩母校500字作文 我想有个星期八作文 足球比赛作文500字 公益活动作文 初二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假如我是一朵花作文 有趣的蚂蚁作文200字 打屁股作文1000000字 伟大的母爱作文400字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作文 和睦相处作文 紫叶酢浆草作文 先抑后扬写人作文600字 写景作文大全300字 当有人敲门的时候作文